第 92 屆奧斯卡提名名單於今日終於出爐,此前口碑不錯的《小丑》(Joker)一口氣獲得了 11 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大獎,是獲得本屆提名數最多的作品。《愛爾蘭人》(The Irishman)、《1917》(1917)、《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等影片則各以 10 提名緊追在後。
斯嘉麗·詹森憑藉《婚姻故事》以及《喬喬的異想世界》分別獲得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女配角提名,這也是她首次同時獲得最佳女主和最佳女配提名。此前掃蕩其他獎項的韓國影片《寄生蟲》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 6 項提名,而 Netflix 出品的作品本屆奧斯卡獲得了 24 項提名。
完整入圍名單:
最佳影片
《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喬喬的異想世界》(Jojo Rabbit)
《小丑》(Joker)
《小婦人》(Little Women)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1917》(1917)
《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寄生蟲》(Parasite)
最佳導演
奉俊昊 —《寄生蟲》(Parasite)
薩姆·門德斯(Sam Mendes)—《1917》(1917)
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
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託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小丑》(Joker)
最佳男主角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Leonardo DiCaprio)—《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
傑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小丑》(Joker)
亞當·崔佛(Adam Driver)—《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喬納森·普雷斯(Jonathan Pryce)—《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s)
最佳女主角
辛西婭·艾莉佛(Cynthio Erivo)—《哈麗特》(Harriet)
斯嘉麗·詹森(Scarlett Johansson)—《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西爾莎·羅南(Soairse Ronana)—《小婦人》(Little Women)
查理茲·塞隆(Charlize Theron)—《爆炸新聞》(Bombshell)
芮妮·齊薇格(Renee Zellweger)—《朱迪》(Judy)
最佳男配角
阿爾·帕西諾(Al PAcino)—《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s)
喬·佩西(Joe Pesci)—《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知音時間》(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
最佳女配角
弗洛倫斯·皮尤(Florence Pugh)—《小婦人》(Little Woman)
蘿拉·鄧恩(Laura Dern)—《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瑪格特·羅比(Margot Robbie)—《爆炸新聞》(Bombshell)
凱西·貝茨(Kathy Bates)—《理察·朱維爾的哀歌》(Richard Jewell)
斯嘉麗·詹森(Scarlett Johansson)—《喬喬的異想世界》(Jojo Rabbit)
最佳原創劇本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1917》(1917)
《寄生蟲》(Parasite)
《利刃出鞘》(Knives Out)
《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
最佳改編劇本
《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s)
《小丑》(Joker)
《小婦人》(Little Woman)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喬喬的異想世界》(Jojo Rabbit)
最佳動畫長片
《遺失的環節》(Missing Link)
《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Klaus)
《我失去了身體》(I Lost My Body)
《馴龍高手3》(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The Hidden World)
《玩具總動員4》(Toy Story 4)
最佳外語片
《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
《寄生蟲》(Parasite)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基督聖體》(Corpus Christi)
《蜂蜜之地》(Honeyland)
最佳紀錄長片
《民主邊緣》(The Edge of Democracy)
《為了莎瑪》(For Sama)
《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
《洞穴裡的醫院》(The Cave)
《蜂蜜之地》(Honeyland)
最佳紀錄短片
《正義仍缺席》(In the Absence)
《聖路易斯的超人》(St. Louis Superman)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Life Overtakes Me)
《跑去跳支恰恰舞》(Walk Run Cha-Cha)
《女孩的戰地滑板課》(Learning to skateboard in a Warzone (If You’re a Girl))
最佳實景短片
《足球俱樂部》(Nefta Gootball Club)
《烽火中的兄弟》(Brotherhood)
《The Neighbours』 Window》
《塞雷婭》(Saria)
《姐姐》(A Sister)
最佳動畫短片
《女兒》(Daughter)
《小野貓與鬥牛犬》(Kitbull)
《勿忘我》(Memorable)
《妹妹》(Sister)
《發之戀》(Hair Love)
最佳原創音樂
《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The Rise of Skywalker)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1917》(1917)
《小丑》(Joker)
《小婦人》(Little Woman)
最佳原創歌曲
I Can’t Let You Throw Yourself Away/《玩具總動員4》(Toy Story 4)
(I’m Gonna) Love Me Again/《火箭人》(Rocketman)
Into the Unknown/《冰雪奇緣2》(Frozen II)
I’m Standing With You/《不可能的事》(Breakthrough)
Stand Up/《哈麗特》
最佳音效剪輯
《1917》(1917)
《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
《小丑》(Joker)
《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
《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The Rise of Skywalker)
最佳混音
《星際救援》(Ad Astra)
《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
《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
《1917》(1917)
《小丑》(Joker)
最佳美術設計
《1917》(1917)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寄生蟲》(Parasite)
《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
《喬喬的異想世界》(Jojo Rabbit)
最佳攝影
《1917》(1917)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小丑》(Joker)
《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
《燈塔》(The Lighthouse)
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爆炸新聞》(Bombshell)
《朱迪》(Judy)
《小丑》(Joker)
《沉睡魔咒2》(Maleficent:Mistress of Evil)
《1917》(1917)
最佳服裝設計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小丑》(Joker)
《喬喬的異想世界》(Jojo Rabbit)
《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
《小婦人》(Little Woman)
最佳剪輯
《小丑》(Joker)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喬喬的異想世界》(Jojo Rabbit)
《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
《寄生蟲》(Parasite)
最佳視覺效果
《1917》(1917)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Endgame)
《獅子王》(The Lion King)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The Rise of Sky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