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信號?搭上疫苗概念「順風車」,這家醫藥公司市值衝進行業前列...

2021-01-18 澎湃新聞

原創 金旻 國際金融報

股價年內翻倍,業績卻增幅不大,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又開始減持,難道是覺得「高處不勝寒」了?

7月27日,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泰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杜興連於7月23日減持公司股份30萬股,減持均價為215.66元/股,累計減持金額約6469.8萬元。

記者注意到,由於搭上新冠疫苗概念的「順風車」,康泰生物年內累計漲幅已達136.8%。截至7月27日收盤,康泰生物報207.89元/股,最新總市值1398億元,位列A股上市醫藥公司第七。

高管集體減持套現

今年2月10日,康泰生物發布公告稱,其與艾棣維欣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書》,共同研發新冠DNA疫苗。自那時起,康泰生物一舉邁進「新冠疫苗概念股」之列,股價也開啟「猛漲」模式。

2月17日,康泰生物3名副總裁苗向、甘建輝和朱徵宇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別減持公司股份12.63萬股、7.02萬股、4.22萬股。隨後,2月19日,康泰生物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杜興連披露一份減持計劃,擬以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30萬股。

此後,雖然康泰生物未再披露任何減持計劃,但實控人杜偉民的一波操作被市場質疑為變相減持。

5月29日晚間,康泰生物董事長杜偉民宣布離婚,並將其持有的約1.61億股公司股份分割予前妻。按當日收盤價146元/股計算,此次離婚杜偉民分割股份的市值達235.54億元,刷新A股歷史最高「分手費」。

值得一提的是,袁莉萍持有加拿大國籍。有投資者表示,A股市場中不乏出現離婚「精準」分割股權,從而實現減持套現的案例,實控人的這波操作不排除是自導自演的可能,目的就是減持離場。同時,袁莉萍自己也在公告中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或減少其在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股份的可能。

此外,7月21日,康泰生物宣布擬投資10億元建設新冠肺炎疫苗生產車間等設施。隨後,該公司股價猛增,並於7月23日登上歷史高點,報收於219.25元/股。當天,康泰生物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杜興連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30萬股,套現約6469.8萬元。

為何杜興連能恰好在公司股價衝上最高點時順利減持套現?其現在的減持行為是否意味著康泰生物的股價最高值已到,之後將開啟下跌模式?

上海地區某私募人士對記者指出,「目前康泰生物的估值確實是比較高。業內龍頭智飛生物年收入、淨利潤都遠高於康泰生物,但康泰生物的估值卻一步步逼近智飛生物,我們認為康泰生物估值並不划算,待市場回歸冷靜後,其必將開啟下跌模式。」

不過,一名醫藥行業分析師卻持不同觀點,他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二季度康泰生物的表現十分優秀,而且其在研產品即將步入收穫期,我們預計公司業績未來有望得到進一步增厚,現在股價大幅上漲也證明了二級市場對公司未來的看好。」

二季度疫苗銷量暴增

公開資料顯示,康泰生物的主營業務為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其已上市銷售的產品有無細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重組B型肝炎疫苗(釀酒酵母)、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5種疫苗。並擁有在研項目30餘項,其中已申請藥品註冊批件3項。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7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歸母淨利潤2.6億元,同比增長0.6%。其中,今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康泰生物產品銷量下降,淨利潤下滑逾97%。而到二季度業績,公司恢復高速增長,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收6.93億元,同比增長48.63%;歸母淨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62.44%。

上海地區一名疫苗銷售代表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一季度醫院都暫停了疫苗接種,導致一季度的疫苗銷售受到影響。隨著二季度疫情形勢的好轉,很多家長會帶著孩子去醫院補接疫苗,所以二季度疫苗銷售呈現暴增形式。不過,今年上半年,疫苗總體銷售量與往年差距不大。」

資料顯示,康泰生物正「瞄準」疫苗界的黃金品種——13價肺炎疫苗。該疫苗原研企業為輝瑞公司,是全球銷售額前十的藥品中唯一的疫苗產品。目前,康泰生物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還在審評審批中,但沃森生物的同款疫苗已於1月11日獲批上市。

同時,康泰生物研發進展較快的產品還有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目前已進入審評階段。據了解,研發同款疫苗的公司還有「新冠疫苗第一股」的康希諾生物,其被納入疫苗被優先審評品種名單。雖然康希諾的產品還未上市,但其找了製藥巨頭輝瑞公司負責該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學術推廣。面對如此強大的競爭對手,康泰生物將如何應對?

針對上述疑問,《國際金融報》記者聯繫了康泰生物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相關回復。

記者 金旻

原標題:《什麼信號?搭上疫苗概念「順風車」,這家醫藥公司市值衝進行業前列,一致行動人卻在減持套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醫藥:公司為美國疫苗輝瑞公司、GSK等公司進行進口疫苗的代理...
    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為輝瑞、GSK等公司進行進口疫苗的代理及配送業務,近年來國內市場增長良好,感謝您的支持。  上海醫藥早在1994年就登陸A股上市,其主營業務覆蓋醫藥研發與製造、分銷與零售全產業鏈,是滬深300的樣本股,身處於行業內巨頭位置。公司前身為原上海第四製藥廠,創建於1866年,至今已有過百年的歷史。
  • 醫藥生物行業41家公司股價翻倍背後:疫情是行業發展試金石 創新成...
    在醫療物資、檢疫檢測、疫苗等板塊的帶動下,醫藥生物行業走出了一輪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雖然後期一度出現回調,但截至2020年12月23日收盤,醫藥生物指數仍整體上漲超50%,244家該行業上市公司實現股價上漲,其中41家股價翻倍。在這一年,恆瑞醫藥的總市值直逼6000億元,醫療器械行業龍頭邁瑞醫療的市值也一度逼近5000億元大關。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
  • 醫藥或持續高燒,疫苗有市夢率風險,但優質股3-5年成長邏輯未變
    來源:紅刊財經創新藥械、港股醫藥等核心醫藥股的資產總市值從3-5年的維度看還未體現其價值。醫藥板塊積累了巨大的漲幅,發生波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短期看,疫苗類公司都快出現「市夢率」了。不過長期而言,中國疫苗市場不可限量。
  • 證券之星:葛蘭 醫藥行業的投資女王
    拿到一家公司,首先行業的景氣度是一定要看的,比如競爭格局,這家企業在整個競爭組的競爭位置等;另外像財務指標,可能要做很多的驗證;所有公司上下的管理層,包括廠房參觀等,會做非常細節的工作。2012年末,葛蘭在調研光伏,在辦公室打完無數電話後,她開始跑全國各地草根調研,幾乎一個月沒有回家。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長期的力量,醫藥正青春
    ◆ 中國:不同領域多點開花,多因素助推行業加速發展。從 2020 市值 TOP20 的中國醫藥上市公司來看,涉及的醫藥細分領域非常之多,包 括綜合及綜合藥品 5 家、醫療器械 1 家、CRO/CMO 企業 4 家、醫療服務1 家、網際網路醫療 2 家、生物製品(包括疫苗)6 家、品牌中藥 1 家。
  • 千億醫藥巨頭異動:直線拉升奔「漲停」 要成醫藥一哥?
    來源:證券時報網醫藥:你必須知道的「保命」必修課,聽吳丹講《行業投資精品課·醫藥》,帶你學懂行業投資。原標題:千億醫藥巨頭異動!盤中直線拉升奔「漲停」,竟因沾邊科創板,要成板塊醫藥一哥?沉寂已久的醫藥巨頭股價盤中突然異動,一度近乎「漲停」,原因則是一則與科創板有關的大消息。這家公司便是港股上市的石藥集團(1093.HK)。
  • 股價17年漲320倍,醫藥龍頭股為何這麼猛,恆瑞醫藥到底怎麼樣
    今天我們聊到的這家上市公司,可謂是A股市場的「傳說」,17年的時間股價上漲了320倍,最近8年裡,股價翻漲了17倍,就算是這兩年,股價也沒消停,漲了2倍,真是應真了那句「漲不停,不停漲」的情況。這家公司就是醫藥龍頭股:恆瑞醫藥。
  • 第四批藥品集採倒計時 醫藥行業將加速創新轉型
    12月17日,醫藥股上演集體爆發行情,四環生物、西藏藥業、海欣股份、譽衡藥業等漲停,陽普醫療、長春高新、貝達藥業、恆瑞醫藥、華仁藥業漲超8%。  醫藥行業將加速  創新轉型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20年至未來五年的帶量採購,考驗的是企業價格決策能力,更考驗的是企業戰略決策能力和產品布局能力。
  • 華安蘇卿雲:醫藥行業估值高但可以消化,四大邏輯看好未來「滾雪球...
    「巴菲特以滾雪球為例來比喻投資上尋找好的上市公司,再找長長的雪坡,有溼厚的雪,慢慢的雪球就可以滾起來,醫藥行業非常符合這種投資特徵的一個行業。」能夠進入醫藥採購的企業營銷費用降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生產、研發工作上。」「未來醫藥行業所面臨的一個機遇,首先就是疫情所帶來的疫苗的一個需求,目前疫情還沒有看到很快結束的趨勢;二是國民對於自身健康意識的提升;三是政策也開始在補過去沒有重視的短板。」
  • 《奇妙科技館》第一季疫苗家族的神奇鑰匙丨第4集 搭個順風車
    《奇妙科技館》第一季疫苗家族的神奇鑰匙丨第4集 搭個順風車 2021-01-06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消費、醫藥、軍工還是周期?誰來引領A股?
    對於生物醫藥板塊而言,生物疫苗板塊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子板塊,也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方向。可以看到的是,7月以來,生物疫苗板塊相對於醫藥生物板塊漲跌幅波動較大,這意味著:生物疫苗板塊相較於整個醫藥生物板塊而言或有更強的「博弈」屬性,或者是預期變化的指示器。
  • 億萬富翁蔣仁生,疫苗行業「最懂銷售」的人
    投稿來源:虎符財經雖然業績增長好,股價表現也給力,但是智飛生物(300122)這家A股疫苗上市龍頭,始終沒有擺脫「背靠默沙東大樹」、「業績全憑銷售帶」的商標。前三季度業績猛增六成智飛生物自2002年投入生物製品行業,2010年9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第一家在創業板上市的民營疫苗企業。儘管在長生生物疫苗造假時,智飛生物也遭遇了來自於行業的打擊,但目前來看,智飛生物股價與市值依然節節高升,現總市值超過800億元。
  • 疫苗傳捷,醫藥再崩
    受消息面影響,11 月 17 日 A 股海運、港口、機場、煤炭、金融、地產、汽車等順周期板全天衝高,多數逆周期行業則低開低走。值得玩味的是,同新冠疫苗相關性較高的醫藥板塊,不僅沒有受到消息面利好,反而慘遭重錘。
  • 淨利潤激變有玄機 泰格醫藥晉身行業龍頭路漫漫
    原標題:淨利潤激變有玄機,泰格醫藥晉身行業龍頭路漫漫    泰格醫藥(300347.SZ,03347.HK)H股上市不到一周,市值逼近
  • 疫苗龍頭市值直逼茅臺,「作妖」後蒸發百億又反悔
    當天股價直接暴跌20%,市值直接蒸發一百多億。沃森生物到底做了什麼轉讓交易竟能成為眾矢之的,二級市場對其的憤怒、不解與失望源自何處?透過沃森生物風波,其背後依舊是一個老套的資本狩獵故事。賤賣「下金蛋的雞」,投資者原地爆炸事情的起因並不複雜,將時針撥到上個星期五。
  • 醫藥行業巨震:哪些公司會被「打骨折」?
    首批冠脈支架中標價格引發行業震動,在此基礎上,外界紛紛猜測,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採也免不了一番「靈魂砍價」,很可能會砍到「骨折價」。醫藥股再遭迎頭重擊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採風暴刮到A股,稍微企穩的醫藥股再遭迎頭重擊。11月25日開盤,醫藥股集體下挫。
  • 深度解析復星醫藥:股價回撤超30%!反彈趨勢將如何?
    催化這波翻倍行情的是新冠疫苗概念。8月5日,復星醫藥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宣布其與BioNTech在國內開展基於mRNA技術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值得注意的是,二級市場上半年瘋狂炒作疫苗概念股時,復星醫藥並未受到關注。數據顯示,疫苗指數(8841313.WI)今年2月至6月的漲幅高達73%,同期復星醫藥漲幅僅為29%。7月以來,疫苗指數漲幅為18%,而復星醫藥漲幅翻倍。
  • 巴菲特三季度砍倉巴裡克黃金 買入輝瑞、默克等四隻醫藥股
    巴菲特的科技股持倉不斷走高伯克希爾三季度大舉押注醫藥行業,同時大幅減持了剛買入沒多久的黃金股,並繼續減持銀行股,對蘋果股票的持倉也有所減少。在這幾家公司中,輝瑞和默克都在開放新冠疫苗。上周一,輝瑞、BioNTech發布新冠疫苗Ⅲ期試驗第一次中期數據,顯示疫苗有效率超90%,比「最好的預期還要好」。這一結果宣布當天,輝瑞股價漲逾7%。在增加對這四隻股票的持倉後,截至三季度末,伯克希爾在醫藥板塊的持倉金額翻倍至93億美元。
  • 回歸初心:什麼是順風車的解困之道?
    編者按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孕育的新興業態,從2014年第一輛嘀嗒順風車誕生以來,順風車行業跌跌撞撞一路走來,已是六個年頭。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17家順風車平臺的註冊車輛共3000萬臺,註冊乘客3億。搭順風車出行,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 上市至今暴漲近180倍:恆瑞醫藥再創歷史新高!總市值超過5600億元
    拉長時間看,從2000年上市至今,不過20年時間,恆瑞醫藥股價累計漲幅達179倍。財務方面,公司無商譽和有息借款,上市後連續20年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長,連續多年的淨資產收益率超過20%,毛利率常年在85%以上,緊逼茅臺。隨著公司股價和市值暴漲,恆瑞醫藥掌門人孫飄揚財富也水漲船高。其財富增長26億美元,增至391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五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