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醫學專業和其他專業不同,每個學期安排的課程不僅多,書本也是很厚一本,所以玉才君和花魂醫師的觀點比較一致,功夫下在平時,不要搞考前突擊。尤其是基礎課,一定要學好,因為大三之後所學的內外婦兒耳鼻喉等一系列臨床課程都需要用到它們,可以說基礎課沒學好,臨床課將會很吃力。即便是成績比較優秀的同學,在學到臨床課時,都會回過頭來複習解剖、生理、病理之類的課程。
說到平時,除了上課要好好聽講做好筆記外,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的複習也是很重要的。課前預習不需要逐字逐句從頭到尾看,大致看一下知道那個章節的大概框架就已經很OK了,當然如果有時間找網課看一看也是一個不錯的預習方法。如果沒時間看課本也沒時間看網課的同學,花魂醫師建議可以看看醫學資料牆裡面的資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雖然目前資料牆裡面資料還不是那麼完善,但依舊有不少可以參考學習的好資料。課後複習最好的辦法就是做題了,可以去圖書館借一些習題或者網上買,當然也可以聯繫花魂醫師購買(比淘寶便宜很多)。如果覺得紙質版的習題貴,也可以聯繫花魂醫師索要電子版的習題,是免費的。下圖中的習題集系列是醫學資料牆粉絲購買最多的版本。
課堂中最重要的還是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並做好相應的筆記。這裡介紹一下玉才君做筆記的方法(因為花魂醫師不怎麼在課堂做筆記,而是教材和輔導書做筆記,花費的時間會很長,不推薦)。玉才君一般喜歡把筆記做在書上,如果老師講的東西書上有的話,就直接用螢光筆在書上畫下來,如果書上沒有的東西再摘抄到書本的空白處。這樣的好處是,不僅做筆記比較省力,複習也比較方便,既可以看課本詳細內容,也可以根據劃線和摘抄筆記看重點內容。
如何高效複習,同樣是可以參考玉才君的建議:一本醫學教材,至少也有幾百頁,多的有一兩千頁,一個科目就算全考選擇題,也不會超過一百道題,就算考一百選擇題,每個選項一個知識點,一張試卷所涉及的知識點也不會超過五百個。當然考試不會全考選擇題,所以涉及的知識點並沒有那麼多。所以期末複習,肯定不是通讀整本書,這不僅效力低下,做了大量無用功,可能到頭來花了最長的時間考了最低的分。如果老師不給重點,如何才能知道一本書哪裡是重點呢,當然是老師上課講過的東西咯。不過即便是記性再好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師講過的全部記下來,這時候筆記這時候就發揮重要作用了,沒講過的一般不會考(90%的概率),就算考了分數也不多!所以重點複習課堂筆記是最有幫助的方法。如果自己沒有記筆記,又找不到學霸借筆記給你看,可以考慮找找學長學姐弄到歷年的期末考試真題,如果有真題,絕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以上都沒有的話,花魂醫師的建議就是參考其他學校的重點,因為一本書的重點就那些,每個學校老師講到的重點內容相差不會特別大,所以別人的重點也是有一定參考價值。醫學資料牆收錄了不少複習重點,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獲取方法也很簡單,一個途徑是在公眾號後臺回覆你所需要科目的全稱。另一個途徑是在公眾號回復【期末複習重點】。
簡單介紹幾門醫學基礎課的一些學習體會吧,可能有一些不全面和存在個人偏見的地方,歡迎廣大戰友留言指正、補充。
解剖學
解剖學絕對是重中之重,後面學到的臨床課程,沒有一門可以離得開解剖。但是學校安排的解剖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解剖的需求,故解剖需要花大量時間自學,即便是畢業了,在臨床工作中還是要回過頭來學習解剖。初學者學習解剖,聽老師講理論課,相當枯燥,如果遇到一個幽默的老師,那還好,如果遇到一個念PPT的老師,那麼完全沒有複習的欲望了。關於解剖課程,花魂醫師推薦霍琨老師的課程,很不錯(後臺回復霍琨)。標本課很重要,課本上的平面圖,不容易理解,看到標本了,就很容易理解各種解剖層次和方位,同時可以給人很深刻的印象,容易記住。當然現在也有很多解剖軟體可以用,學習起來也很方便。對於解剖,最後總結一點就是多看圖譜,多看標本,比較難記結構,多背口訣。
解剖學記憶口訣
人體解剖學圖譜—骨骼
人體解剖學圖譜—肌肉
人體解剖學圖譜—消化系統
組織學與胚胎學
組織學與胚胎學相對薄一點,也比較容易學,但也是很重要的一門課,因為這門學科是以後病理學的基礎,比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會提到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出現鱗狀上皮化生,如果你連什麼是鱗狀上皮都不知道,那麼怎麼能理解慢支患者的病理改變引起的功能改變呢。其實組織學就是一個微觀的解剖學,從顯微鏡下認識正常的人體結構,因此這門課也是要多看切片,了解哪些部位有哪些細胞,那些細胞有什麼功能,自然而然就知道那個組織器官有什麼功能了,後面學到具體某種病的時候,講到某些組織或者細胞化生什麼改變的時候,你就會很容易知道這個病會引起什麼變化。舉個例子,當你組胚學的不錯的時候,即便你沒學過鱗癌、腺癌你也大概知道他們的區別了。
組胚典型切片
組胚章節習題-緒論
組胚重點複習
生理學
在基礎課裡面,生理學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如果生理學不好的話,後面學習具體疾病的時候一些疾病的發病機制就很難理解了,甚至一些藥理機制都涉及到生理學。比如重症肌無力的發病部位是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後膜,該膜上乙醯膽鹼受體(AChR)受到損害後,受體數目減少。臨床特徵為部分或全部骨骼肌極易疲勞,通常在活動後症狀加重。因此這類疾病的治療,也是圍繞神經肌肉接頭處的生理機制來考慮,具體不展開講,要不然會佔用太多篇幅,影響閱讀。言歸正傳,生理學的學習可分為兩個部分,理論課和實驗課。實驗課上可以驗證一些書本上的理論,加深印象。雖然生理教材看起來也不像是很厚,但是要真的讀完它真的不容易,很多東西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學會的,特別是生理這門課,更多的是要去理解。因為生理學是考研科目之一,網上的學習攻略很多,花魂醫師也不敢狂妄自大,相信那些考研學霸們分享的攻略更加權威有效,同學們不妨可以找找看,畢竟磨刀不負砍柴工,學習一個好方法,,終身受用。
生理學知識框架圖
生理學記憶口訣
生理學思維導圖
病理學
到了病理學,就是進入橋梁課階段啦,學好了前面的基礎課程後,相信學起病理應該不會很吃力。其實,即使你前面沒有學好,病理學理解起來也不會很難。學習病理最終要的還是總論部分,適應與損傷、損傷的修復、血液循環障礙、炎症等這些基礎知識一定要花大篇幅時間學習透徹,到了後面的各論,講到具體疾病的病理變化,學習起來就簡單的多了。 病理和組胚一樣,也是要多看切片, 如果能和組胚的正常切片對比看的話效果就更好了。當你知道了正常組織中出現了哪些異常的東西,就很容易理解它引起的病理變化。同樣病理學也是考研科目之一,現在好好學習,後面考研複習就會輕鬆多了。在這裡強烈推薦花魂醫師筆記系列病理學部分,真的值得一看,後臺回復病理學即可。
病理標本大全
病理學記憶口訣
病理學思維導圖(全)
病理-動脈粥樣硬化
藥理學
藥理學學習起來相當枯燥!和其他科目相比,藥理的知識點比較零散,同時各種藥名又極其相似,很多同學複習的時候根本摸不到頭腦,抓不住重點。其實不然,我作為過來人,可以告訴你,既然這門學科叫做藥理學,那麼重點在一個「理」字,其教學目的並不是要讓你記住所有的藥物,而是要掌握這一類藥的共同特點!書上每類別的藥物都會給出一個代表藥,通過這個藥物來讓你認識這一類的藥物,因此,只需要掌握這些代表藥物就基本掌握了藥理學的重點。這樣這本書就薄了很多吧?至於其他藥物,一般只要知道它屬於哪一類就可以了。幸運的是,藥物的命名往往有一定的規律,其後綴往往相同!如普奈洛爾、美託洛爾等。
總結
學習方法固然重要,但勤奮永遠都不可以丟掉的。不同的目標,學習策略會有很大差別。學神想要學習所有東西,自然除了學好課本之外,更要查閱文獻,了解該學科前沿的東西,他們往往都會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對網上的攻略則只會呵呵一笑,這麼簡單的東西,還需要攻略嗎。學霸則會認真學好課本,大量刷題,最後考取高分使他們的目標。而普通學生則要麼是學習動力不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天制定計劃,明天看劇,後天又來認真學習。要麼就是每天盲目的學習,每天端著厚厚的書死扣,最後坐在那裡發呆而不自知,一個晚上下來,發現才看了兩頁書。
因此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的學習計劃,計劃不可貪多,最好要留足夠的空閒時間來補那些因為特殊情況沒有完成的學習任務。如果每天排的滿滿當當,今天老師叫你去實驗室搞什麼,明天室友拉你去逛超市,最後每天都有一些任務沒完成,到最後每天都是在補前面的計劃,到了最後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學習。在後臺回復【計劃表】,可以領取一堆計劃表,本來是給考研的同學用的,但是花魂醫師認為即便是在校生,也應該制定自己每個月、每周甚至每天的學習計劃,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計劃不可能一次制定,永遠管用。根據自身情況制定自認為最合理的又能完成的計劃,先執行一周看看,再根據這一周的表現,重新制定一個新的計劃。如果上周300%完成了目標,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制定的計劃太簡單了,這次你就可以加大一點難度。如果你只完成了30%,就要反思一下,到底是計劃制定了太多了,還是自己壓根就沒有按計劃走,或者壓根就沒有認真學習,調整好自己的態度,重新制定一個相對簡單一點的計劃,下一周認真執行,再看看效果。一般需要經過多次反覆修正計劃,才能制定出一個相對合理的計劃,因此不要因為某次計劃完成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某次計劃完成的不好而妄自菲薄。
期末考試僅僅是醫學上的一個小小的坎,後面還有千千萬萬個大大的坎等著我們去闖,因此不能有半點馬虎,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一步一步往前走,祝願大家都能通往自己想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