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看過很多光學錯覺,已經習慣於眼睛或大腦被欺騙的感覺,對這種欺騙已經熟視無睹了,但這張肯定還是會讓你耳目一新,被騙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和境界。
不像其它視錯覺圖像,不管你如何告誡自己這不是真的,只是一種錯覺,你的大腦也絕不會承認,它是一張靜態圖像而不是gif動圖。你看這張圖像的時候,無論如何想讓中間方格像事實上的那樣保持不動,你也沒有辦法做到。
那麼這種錯覺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張圖像是由間隔相同的平行橫線及縱線形成的小方格,中間被挖空了一塊,然後填補了更小的一塊進去。不過這些平行線並不僅僅是線,它們還通過線段和交點的規則陰影,形成了一個個小的類似馬賽克的方塊。
有的人可能不相信這些線條是平行的,看起來似乎傾斜得很厲害嘛。你可以用尺子比劃一下,或者看看下面這張示意圖就明白了。
產生錯覺的原因是,中間方塊的陰影方向和整個圖像的陰影方向顛倒了。方向相反的陰影讓大腦在處理輸入的信號時,會讓兩個網格看起來像是在向相反的方向移動。由於人看東西的時候眼睛焦點會有微小的移動——大概類似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吧,在焦點持續不斷的微小移動中,兩個陰影方向相反的方格看起來就像是在不斷跳動了。
由於圖像的跳動是大腦處理眼睛輸入的信號後產生的,所以無論你如何想擺脫這種錯覺都沒有可能。不過我感覺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眼睛離屏幕近一點,儘量只盯著一個小方格的一個,當你盯得圖像有點模糊的時候,就可以減輕這種跳動的感覺了;
二是把圖像放大,方格變大後,跳動的感覺就不那麼明顯了;
三是把陰影的方向調來一致,哇,整個世界都清靜了,不過這是作弊。
這也說明了錯覺和眼睛焦點的移動相關關可能是正確的。
現實世界對人的思維來說實在太複雜了,所以我們的思想總想走捷徑,通過感知事物彼此之間的聯繫來節省處理能力,就像我們在電腦中用矢量圖代替位圖來節約存儲空間和電腦處理能力一樣。一旦捷徑發生了某種變化,讓現實和感知之間出現不匹配,我們的大腦就可能出現錯覺,甚至無法糾錯,就像面對這張圖片,任何人都無能為力。
生活也是這樣,每天走相同的路,去相同的地方,做相同的事,大腦就會走捷徑,就會遲鈍。只有不斷改變,才能看到不同,才能看到希望和未來。
分析得可能不一定正確,如果你有更好的解釋,不妨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