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冬天終於威風凜凜的到來了。
走在路上不由得將雙手藏進口袋,捏捏自己肚子上的小肥腩溫暖冰冷的小爪子。
這種冷冰冰的天氣就很想吃一些熱乎乎的東西。
比如,咕嘟咕嘟的泡菜鍋。
我第一次知道泡菜這種東西還是通過我的韓綜白蓮花——runningman。
剛開始還託韓國的朋友帶過幾包,不知從哪一刻開始上海的進口超市和各大超商中都可以隨處看見泡菜的身影。泡菜於是和從小吃到大的酸菜一起,成為了我的冬季最愛。
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寫道:「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
我的老家原是在淮河以北,既沒有北京人整車整車買白菜的霸氣,也沒有江浙水果「膠菜」一顆顆販賣的精緻。在大棚下的水泥攤頭上,圍著頭巾踹著雙手的老婆婆會熱情地招呼我,用彎月型鐮刀削去白菜粗重的根部,往鐵盤的稱上整齊地碼上三顆,堆成一個小小的金字塔。
「看吧!高高的!」她開心地笑著。
倘若那個時候我知道泡菜的做法,說不定會包下她所有的白菜抗回家,那該是怎樣的幸福。
Runningman的泡菜大捷專輯中詳細介紹了泡菜的做法。
八吉爾也很用心的幫大家截圖下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1.大白菜去掉老葉,對半分成兩半,撒上鹽後靜置兩個小時以上讓它脫水,以便可以更好的吸收未來即將讓它美味的醬料。
2.放入很多的絲:
3.糯米糊和大蒜泥:
4.還有一味神奇的調料——生蠔肉(這個在平時吃的時候感覺好像沒有吃到過,可能都碎掉了)
5.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過程:
把小蔥段、大蒜泥、糯米糊、白蘿蔔絲,胡蘿蔔絲、梨絲、生蠔肉、辣椒粉、蝦醬和魚露全部倒在一起攪拌攪拌攪拌,就成了泡菜醬。
6.然後把用鹽脫水過的大白菜過水劑幹,就可以開開心心的給它做大醬SPA了。
每一個葉片上都抹上厚厚的泡菜醬,這種一家人圍著做美食的感覺真的超級幸福。
抹完醬料的泡菜就可以封裝在盒子裡等它靜靜的發酵啦。當然沒有發酵的泡菜也是可以吃的,只是味道會稍微差一點。因為樸實的白菜在發酵中會產生大量的乳酸,這是鮮美味道的來源——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我正在吃酸菜燉粉條。
關於泡菜的吃法,runningman中也在我無數個飢腸轆轆的夜晚,毫無保留地做了慘無人道的展示。
1.比如和白切肉一起下飯
2.比如燉雞肉
3.比如辣炒章魚
4.作為配菜的點睛之筆
5.當然也少不了我最愛的咕嚕咕嚕泡菜鍋。
泡菜鍋是對冬天最大尊重!
外面寒風呼嘯,一家人圍坐在桌前,臉盆般大小的銅鍋裡咕嚕咕嚕的冒著滿足的泡泡,火辣辣的泡菜將湯汁潤染得鮮紅火熱。
那顏色紅一絲則俗氣,淡一絲就不夠味道,最是剛剛好的濃度,將泡菜發酵後的醇厚融化在湯裡,平淡淳樸的水立刻就變得嬌豔鮮活起來。
已經被賦予了靈魂的湯汁包裹著肥美的五花肉、柔弱的金針菇、嬌嫩的白豆腐、粉紅的午餐肉、連愣頭愣腦的土豆都變成柔和起來。
輕輕吹吹湯匙中熱乎乎的辣湯,小心的送入口中,周身瞬時就變得溫暖起來。
我覺得泡菜湯最終的靈魂就是吃到最後時,一定要放入一包韓式拉麵,上海街頭講究些的店家還會問你是否要加一份芝士,鋪在拉面上,看著他們一點一點變軟,慢慢的和濃稠的湯汁交會的難捨難分。泡菜鍋吃到極致,完結的時候鍋中必定已經見底,那醇厚的精華已經完全被拉麵吸附,一滴都不會浪費。
後記
北方隨處可見最接地氣的大白菜在巧婦手中變化後,隨即被賦予了全新的價值。變得「魚非魚,花非花」。在我看來這是最樸實的魔法,比任何奇幻的風景都要迷人。
冬天了,把runningman投屏到電視上,一家人圍著泡菜鍋,聽著「歐巴」「歐尼」的聲音,我覺得這就是我最溫暖的感恩節了。
感謝你看到這裡,希望在這個寒冷的夜裡,我的文章會讓你覺得溫暖。
如果喜歡請關注我,讓我們一起體會人生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