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則小故事:
一隻駱駝辛辛苦苦地從沙漠一邊走到另一邊,一隻蒼蠅趴在駱駝背上,一點力氣不花也過來了。
蒼蠅譏笑駱駝說:「駱駝,謝謝你辛苦把我駝過來,我走了,再見!」
駱駝看了一眼蒼蠅,「你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也沒必要跟我打招呼,因為你根本就沒有什麼重量。」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蒼蠅」式的人,他們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總把自己看得重。他們總以為自己博學多才,滿腹經綸,是幹大事、創大業的料,而別人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此,自己一旦遭遇失敗,就會牢騷滿腹,感覺懷才不遇,以至心理失衡,容易變得孤立無援,停滯不前。
對於內心真正強大的人,不會把自己看得太重。這是對自己的正確把握和準確定位,是人生的一種智慧和策略。當一個人,不把自己看得太重,他就會擁有一個更加真實、更加豐富、更加美好的人生!
二、學會主動放下架子人人都有架子,只是架子有大小、多少區分以及所針對的人或事不盡相同罷了,無論家庭、單位、社會,架子都無處不在。
俗話說:「騾馬架子大了能駕轅,人架子大了不值錢。」人們還把架子戲謔為「臭架子」,可見對其厭惡之深。常聽人們說「某某人沒架子」,這是對一個人發自內心的褒獎。特別是那些有一定權勢有一定地位的人,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份」,常常放不下架子,總好擺譜,以為那樣能顯示自己的「身價」與「威風」,結果擺來擺去,反倒讓人覺得是一種虛偽和淺薄。
人一旦有了架子,就好比蓋樓時搭的架子,架子可以把人抬到與樓一般高,沒有了架子,人就達不到那樣的高度。但有了「架子」很不方便,彎不下腰,轉不了身,脖子和眼睛都不靈活。「架子」看上去威風得很,其實虛弱得很。
對於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學會主動放下架子。一個人真正放下了架子,就會真正正視現實,在人生道路上就能多幾分清醒,就能帶來緣分,帶來機遇,帶來幸福。放下架子即智慧,放下架子即歡樂,放下架子即財富!
三、知道自己能吃幾碗乾飯曾經,相聲大師馬三立有一個很雷人的相聲,馬老在那個相聲裡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無所不能。相聲的最後,捧哏的問他:「飯量怎麼樣?一頓能吃幾碗乾飯?」馬老尋思了一下,說:「我都不清楚自己能吃幾碗乾飯。」真是於無聲處聽驚雷,仔細回想這句話,越想越覺得可笑,簡直幽默與睿智到家了。真的只有「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的人」才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處處神通呢。
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人,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不知道低調,總是自持清高,躊躇滿志,咋咋呼呼,這就難以在社會上、工作中順風順水了。
對於內心真正強大的人,知道自己能吃幾碗乾飯。一個人必須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自知是做人的最起碼要求。有了自知,人才能得到自信,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生活的才能充實!
四、從來不會吹噓自己的能耐生活中,有些人為了贏得別人更多的關注、認同和推崇,或為了向他人推銷和兜售自己,不惜譁眾取寵,竭盡鼓吹和炫耀自己之能事,大談當年如何春風得意,卻矢口不提碰黴頭、掉鏈子的困窘;大談當年過五關、斬六將的豪壯,卻從不提敗走麥城的狼狽。
誠然,賣弄自己之能,吹噓自己的風光之事和得意之事,能賺到一些豔羨,卻也會招來一些妒忌、反感甚至厭惡。愛自我誇耀的人,是找不到真正的朋友的。因為他自視清高,鄙視一切,不大理會別人的意見。這種人只會吹牛,朋友們避之唯恐不及。這種人常自以為最有本領,覺得幹什麼都沒有人比得上他,瞧不起別人,結果使自己成為孤立者。
對於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從來不會吹噓自己的能耐,很少向別人炫耀自己。他們懂得與其炫耀自己之能,不如鼓吹他人之功,把榮耀給身邊的人,把風光給同行的人,也許會贏得更多稱許和美譽。
五、懂得扯下自己的面子給別人明朝正德年間,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王陽明率兵徵討,一舉擒獲朱宸濠,建了大功。當時受到正德皇帝寵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陽明的功績,以為他奪走了自己大顯身手的機會,於是,散布流言說:「最初王陽明和朱宸濠是同黨。後來聽說朝廷派兵徵討,才抓住朱宸濠以自我解脫。」想嫁禍並抓住王陽明,作為自己的功勞。
在這種情況下,王陽明和張永商議道:「如果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勞讓出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假如堅持下去,不做妥協,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牆,做出傷天害理的勾當。」為此,他將朱宸濠交給張永,使之重新報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總督軍們的功勞。這樣,江彬等人便沒有話說了。
王陽明稱病休養到淨慈寺。有了面子的張永回到朝廷,大力稱頌王陽明的忠誠和讓功避禍的高尚事跡。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免除了對王陽明處罰。王陽明扯下自己的面子給別人,避免了飛來的橫禍。
對於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懂得扯下自己的面子給別人。做人,就應該像大海一樣笑納百川,像天空一樣任鷹翱翔,像高山一樣簇擁群峰,摒棄自大、自負和自滿,毫不吝嗇地對別人的才智、德操、品行送上一句由衷的讚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