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看醫生。
醫生:你為什麼每天抱著暖氣片?
精神病人:我要和工人階級緊密聯繫在一起!
精分的腦洞很奇特,就仿佛他們感受到的和我們感受到的不是同一個世界。
最近票房火爆的電影《奇異博士》,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類似「精分」的魔幻世界,票房和口碑雙豐收,不知道大家貢獻了票房沒呢?
時間倒流、空間摺疊、宇宙穿越、意念物化……各種匪夷所思一一實現。
作為一個正經的心理學公眾號小編,當我看到:天翻地覆、色彩繽紛、奇幻魔法……要不是因為我知道這是科幻片,否則職業病會讓我,下意識地以為,這是部心理疾病電影。
正文開始……
隱藏的彩蛋——異次元世界
電影中「卷福」奇異博士和莫度,在被「漢尼拔」卡西利亞斯,追擊時撞上了一輛公交車。
公交車上坐的正是漫威原作老爺子--斯坦·李。
而他看的這本書就是——隱藏彩蛋。
這本書可以說是本電影所有特效創意的來源。它就是阿道斯·赫胥黎(英國作家)在1954年寫的——《知覺之窗》(The Doors of Perception)。
不僅本書啟發性很犀利,而且內容更能警醒世人。
不是什麼宗教物語,而是在書裡面,赫胥黎詳細記述了,自己服用 仙人球毒鹼,和LSD迷幻藥(Lysergsäure-diäthylamid)之後的體驗。
內容令人瞠目結舌,頭皮發麻。
(看完之後,我不禁要重新陳述一下廣告了: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知覺之窗)
通過 LSD(致幻劑)的作用,他錯誤地提出:人的神經系統並不是知覺的來源,而是一扇過濾的門。
作用是:擋住真正龐大的現實知覺世界。致幻劑能把這扇門打開,讓人們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感知世界。
他錯把致幻效果當作現實,一代文豪,最終死於LSD!
那麼,LSD的致幻效果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LSD(致幻劑)少量的服食,會使人進入一種麻醉狀態。
想像力突然變得豐富,對周圍世界的感知也發生了變化。
眼前出現了一系列活動的圖像,具有萬花筒般的鮮豔色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了的物體突然變得生動起來。
隨後,產生的是思維紊亂:思維斷裂、失重體驗、天旋地轉、物體變形……
世界開始崩塌!銷蝕!變形!人不能抓住物體。物體能抓住人。
身體仿佛不再屬於自己。
LSD致幻劑的服用,會導致精神錯亂、幻覺。幻聽、幻視、妄想……
1、失去自我。認為自己和世界融為了一體,自己變成了上帝。
2、幻聽、幻象、妄想、思維不是自己的……
這種感覺就像——精神分裂症。
實際上,天才施展創造力的時候,其狀態與精神分裂,極為相似。
英國心理學家——波斯特博士,通過十年的研究後終於發現:「創造性的才華和病態的心理,確實有聯繫。
天才中多有精神瘋狂病症,而精神瘋狂症又時常能激發靈感和創造性。因此,許多高智商的人也都患有精神病。
史上天才·精神病
1、亞里斯多德——不理解水
享譽世界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因精神分裂而跳海自殺。他在自殺前說:「願厄裡帕的水吞沒我吧,因為我無法理解它。」
2、梵谷——買我一幅畫吧
1890年在法國瓦茲河畔,因精神分裂最終自殺。一生窮困潦倒。僅賣出了一幅畫——《紅色葡萄園》。
只要活著的人還活著,死去的人就不會死去——梵谷
世界最貴20副名畫之一《向日葵》
精神分裂期間,是梵谷創作高峰期。作品一幅接一幅。線條、色彩、比例,幾乎無需修改。藝術成就達到了破天荒的高度。其中《向日葵》,更成為巴黎羅浮宮鎮宮之寶。
梵谷《星空》
3、尼採——我殺死了上帝
現代哲學之父。在尼採去世後的一個世紀中,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精神分析學、存在主義、荒誕主義、超現實主義……
上帝去哪了?我來告訴你們。我們殺死了上帝。我們都是兇手!——尼採
生命最後的光陰裡,尼採把自己縮進陰暗的房間,進行瘋狂地創作,不眠不休。1天,2天······12天。
長期不被人理解,尼採由於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孤獨,在都靈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馬夫虐待的馬的脖子,最終失去了理智。
註:希特勒宣揚尼採精神
4、牛頓——精神病的集合體
作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牛頓50歲時,因為偏執,最終導致精神失常。而醫藥歷史學家研究牛頓發現,這位天才跟每一種精神科疾病都沾邊兒,比如:抑鬱症、精神分裂、躁鬱等等。
5、畢卡索——性虐狂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從心理學病理學角度分析,確認畢卡索患有精神分裂症。
畢卡索
美國女作家亞麗安娜,在她寫的《畢卡索:創造者與毀滅者》傳記中,從一個知識女性的角度,求徵了畢卡索一生的藝術創造,是跟許多女人虐待狂式的性生活史,有密切關係。
畢卡索《格爾尼卡》
畢卡索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見到自己的畫,進入羅浮宮的人。
6、庫爾特·哥德爾——飯裡有毒
這是一個餓死的數學家。
哥德爾,是與愛因斯坦,同時代偉大的邏輯學家、數學家。晚年的哥德爾總覺得有人要下毒害自己,介於此他只吃妻子做的東西,而且每一次都要妻子先試吃。結果有一次妻子住院了,哥德爾便餓死了。
另外根據種種跡象表明,在大科學家中患此病的還有哥白尼、安培、愛因斯坦。
音樂家莫扎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哲學家康德、作家奧威爾、安徒生、巴爾扎克;詩人拜倫、雪萊、普希金、羅伯特……在生前都患有抑鬱或精神分裂症。
服用完LSD(致幻劑)的感受,就和天才精神分裂時的狀態差不多……
當然,除了感受差不多外,不過不同的地方在於:
可導致運動技能失調、抽搐,甚至全身癱瘓。長期吸食LSD致幻劑,可導致發瘋、自殘、虛無、甚至死亡。
極端情況下,一次服用LSD就會誘發人格解離(ego dissolution)。
欲仙欲死,畢竟會死。
所以,珍愛生命,遠離LSD致幻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