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成功?很多人都會說:「掙很多錢,買豪車和別墅。」也有人說:「獲得一定的名氣,具有廣泛知名度。」那麼,如果在這個「成功」定義的前提加上一個期限,答案是否會發生變化?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小孩子被人熟知,進入走向了「掙錢、出名」的道路,張峻豪就是這樣的一位童星。
張峻豪在五歲便登上了春晚,相較於同齡人來說,他在小小年紀就走上了人們認為的成功之路。他的走紅,不是因為顏值,也不是因為演技,更不是家中有明星父母,而是因為他因模仿大人跳廣場舞而獲得知名度。他小小的眼睛裡經常流露出迷茫的眼神更是讓他收穫了不少粉絲。獲得知名度後,張峻豪也頻上熱門綜藝,還與吳孟達共同參演《新烏龍院》的拍攝。
小小年紀已經達到了很多人無法成就的高度,但輿論壓力也隨之而來。走在街上被人要籤名、強行拍照、沒有自由玩耍的時間成為了這個孩子的生活常態。越來越多的「上學有什麼用,你已經會掙錢了」、「別上學了,跟我一起拍戲掙錢吧」······這樣的話語出現在張峻豪的身邊。
慢慢地,張峻豪開始討厭上學。當他的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已經無能為力。隨時時間不斷變化,張峻豪的星途也逐漸失去色彩,淪為了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人。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總會有人成為「張峻豪」,他們在小小年紀拿著百萬出場費、擁有前呼後擁的粉絲和廣泛的知名度。但是,這樣真的好嗎?過早成名真的沒有好處嗎?
過早成名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獲得更多的機會和選擇
可能我們很多人在成年以前的絕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很早地去選擇一份自己的職業。可當孩子擁有一定的名氣後,曝光度的增加會讓更多的選擇和機會擺在孩子面前,讓他們去嘗試和選擇。就比如,舞蹈和唱歌這種存在天賦的學習,沒有去挖掘的話,天賦是無法體現出來的,而過早成名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會讓這種天賦轉化為成就的。
那麼過早成名又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
容易自我迷失
因為過早成名有一個很大的限制,那便是「年齡」。因為很多東西是要經過歲月的沉澱和磨練才能夠鍛鍊出來的。在成年明星和童星之間,「自制力」是比較明顯的一大對比。因為經歷過,成年明星他們心中清楚道德和法律的「紅線」,但過早成名的孩子不知道觸犯「紅線」的懲罰是什麼,他們就會觸碰「紅線」,在燈紅酒綠的世界迷失自己,忘記本心。
健康狀況受到影響
因為這個社會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很多商家害怕這種過早成名的孩子熱度消失的快,就會在一段時間內給孩子安排大量的演出。試想,成年人的身體都無法承受過多的工作量,更何況一個孩子。
當孩子真的遇到過早成名的情況,我們希望家長不要將孩子變成撈快錢的「機器」,更應該做的,是加強對孩子的教導,讓孩子不成為下一個「張峻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