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YOU AGAIN !Paul!
一開口就被戳中淚點了!尤其前幾句歌詞,讓人想起保羅!虐哭!
It's been a long day without you my friend
沒有老友你的陪伴 日子真是漫長
And I'll tell you all about it when I see you again
與你重逢之時 我會敞開心扉傾訴所有
We've come a long way from where we began
回頭凝望 我們攜手走過漫長的旅程
Oh I'll tell you all about it when I see you again
與你重逢之時 我會敞開心扉傾訴所有
When I see you again
與你重逢之時
MV裡懷念了很多時刻。。。。。
《速度與激情7》(以下簡稱「《速7》」)人氣飆到擋不住的現象與汽車元素在好萊塢電影中的盛行、影片的國際化主創陣容等有緊密的關係。男主角保羅•沃克(Paul Walker)在拍攝新片時不幸因車禍去世,更為其增添了特殊的紀念意義。
你也許已經不記得此前每一部都發生了什麼。沒關係,正如《速7》導演溫子仁(James Wan)所說:只要記住,保羅開車永遠最快,而範•迪塞爾(Vin Diese)開車最有激情就夠了。只不過這一次,「速度」與「激情」已不再是它唯一的追求。
電影《速7》即將在中國上映,而採訪這個系列的演員,是件很有趣的差事。因為當這些銀幕上壯碩無敵的英豪離開了酷炫座駕和重型武器後,面對記者都變得嬌羞拘謹起來,可愛的落差讓人親切舒坦。尤其是範•迪塞爾,當他走進採訪間後聽到攝影師拍照的要求時,自己默默從兜裡掏出了一個迷你音箱,低著頭羞答答地對大家說:「不好意思,我照相的時候會害羞,我得來點音樂。」就這樣,房間裡飄蕩著《速7》為紀念保羅•沃克而作的片尾曲。
很難想像幾個叛逆不羈的洛杉磯街道賽車手的故事,竟以高轉速一路拍到了第7部。從歷史的長河溯流而上,美國的汽車文化起初就透著一種「燃」的氣質。
「汽車」從早期開始就是美國電影發展史中的固定語彙。20世紀初,當電影還只是個生澀的玩物時,「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頓就把汽車追逐戲帶入了早期美國默片。觀眾從卓別林先生《摩登時代》裡,一看就能辨識出大型生產線上的福特T型車。
希區柯克《西北偏北》中加裡•格蘭特的酒後駕駛、《迷魂記》裡詹姆斯•斯圖爾特的鬼祟追車都是電影史上教科書似的經典段落,汽車的速度和移動性大大增強了場面的調度和節奏的把握,讓當時還沒有特效CGI時代的電影一下子變得刺激有趣。
1970年,年輕氣盛的史蒂芬•史匹柏拍攝了一部名為《決鬥》(Duel)的電視電影,雖然全片成本僅30萬美元且只用了10天就拍攝完成,卻當之無愧是賦予汽車武器化甚至人格化的嘗試的開山之作。
從小看著汽車電影長大的美國人,就像從小看歌舞片長大的印度人一樣,早就形成了對某類電影的固定消費習慣。如今拍攝到第7部的《速度與激情》,無疑已將油門踩到了更深處,癲狂地實現著人們對於汽車競速和視覺暴力的所有痴心妄想,也難怪觀眾會忘情買帳。
不過,「速激」之所以比其他汽車系列更常青,或許還有一個原因。從人口統計學來說,美國已經迎來了人種和族裔上最為多樣化,且白人種族優勢最不凸顯的時代。而從2000年的第一部開始,「速激」就構建了一個多元族裔、多元文化主義相融相親的烏託邦夢想。
古巴美女、日本兄弟,各種膚色的人用15年凝聚成了一個緊密的集體,這些人戲裡戲外的仗義和諧和友善競爭,無疑是對「世界大同」街頭童話般的美好詮釋。
更有趣的是,「速激」的演員本身還有著一種美式英雄不問出處的敞亮:出道前,範•迪塞爾是個俱樂部安保,傑森•斯坦森(Jason Statham)在陋巷賣過假貨,米歇爾•羅德裡格茲則是個喜歡滋事打架的野丫頭。這一票完全沒有受過專業表演教育的野路子演員,真真切切在好萊塢創出了自己的名堂,用喝瓶裝科羅娜絕不碰加冰馬丁尼的匪氣,將近期盛行的維多利亞式的儒雅內秀一腳踢開。
提起《速7》難以迴避的一點,便是保羅•沃克的離世。直到如今提及保羅,硬漢們仍會突然遁入感傷,大大咧咧的米歇爾•羅德裡格茲甚至會借主辦方懇請記者少問一些保羅的問題,因為她曾在回答時不經意痛哭過。
《速7》2013年9月開機,11月保羅的事故發生,環球影業一度暫停了拍攝,直至2014年4月才恢復進度。幸運的是,雖然只拍攝了2個月,但保羅已經完成了他大部分的出場鏡頭。
仿似一路有保羅的精神激勵和庇佑,劇組利用了前一部電影裡的未使用鏡頭以及保羅的親兄弟迦勒•沃克(Caleb Walker)和科迪•沃克(Cody Walker)作為替身,搭配新的CGI電腦技術,最終完成了整部作品。或許這也是「速激」系列長盛不衰的又一個原因,因為在它身為商業大片對資本赤裸裸的追求之外,總有一種孩子般純真的情感:就如同全片最後致敬保羅的鏡頭,絕對是大銀幕上用電影語言對「在路上」這個人生哲學最超然的升華,也是對一位愛車的好兄弟最深情的送別。
《周末畫報》X《速7》
Q=《周末畫報》 A=範•迪塞爾、米歇爾•羅德裡格茲
Q:《速7》在導演更換後,這一季有什麼新的風貌嗎?我已看過這部電影,感覺有時它會讓人們想起《碟中諜》甚至像《007》。
迪塞爾:雖然林詣彬(編者註:Justin Lin,曾執導《速度與激情》第3—6部)已經跟我合作了很多很多年,但溫子仁來了後,我們馬上就變成了新夥伴。「速激」中的角色都在進化和突破。作為製作人,在經歷了各種變故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能把電影元素延續下去。最重要的是,我們尊重我們的粉絲,因為觀眾對我們非常忠誠,從第一部開始一直追隨了15年,對角色了如指掌,迫切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對我來說,這部戲不是分割獨立的。我認為新導演溫子仁絲毫沒有受007的影響,他讓我穿上了Tom Ford的漂亮西裝,讓Letty(編者註:米歇爾•羅德裡格茲電影中飾演的角色)也打扮得精美高雅。雖然看著和以前的我們有些不一樣,但這麼做是為了讓觀眾看到角色的成熟和成長。這一次,你會「Oh My God」一樣大聲驚呼,這些是《007》裡沒有的。我們想讓觀眾看到一個嶄新的領隊。
Q:你自己在社交網上經常更新,跟粉絲積極互動,包括宣傳電影信息之類的,網絡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迪塞爾:如果我沒有Facebook,我就永遠不會聽到你們的聲音。過去,你可以買電影票,卻不能跟製片人對話,或者跟明星交流。對於電影人來說,如果聽不到觀眾的聲音,我就不會在第5部裡通過照片走遍全球把Letty找回來。我記得一個女粉絲在2010年給我留言:我非常想看道恩•強森(Dwayne Johnson)和你一起演戲。所以我就找來道恩演警察。2012年我在Facebook問大家還想看我和誰一起演戲,大家說傑森•斯坦森(Jason Statham),他就來演《速度與激情6》了。在拍片前問一下觀眾們有什麼想法,這是好萊塢運作的新主意,這個力量很強大,我也很感激大家,能積極反饋信息給我。
Q:《速度與激情7》裡給Letty準備了更多的情感戲份,還穿漂亮的紅裙子,這部戲裡Letty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羅德裡格茲:這一次跟編劇們打磨劇本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需要有些變革了,於是就把Letty變得更女性化一些。原本一個場景裡,她應該拿著步槍,穿著酷酷的外套和緊身牛仔褲。結果我就跟編劇商量:嗨,拜託編劇,就給我一條裙子吧,我總是穿牛仔褲這些玩意,太沒勁了。失去記憶,不知道自己是誰,讓她變得非常非常脆弱,我也是第一次看到Letty脆弱的一面,所以我覺得這個時候讓她變得女性化一點,再合適不過。
Q:我想提起《速7》總是不免會提到保羅,這部影片應該是送給他最好的禮物吧?
羅德裡格茲:他是我的好朋友,相識多年一起闖蕩好萊塢,我們已經過了要每天都在一起玩,每天都要見面才能證明彼此是好朋友的階段,但我們一直關心著對方。我們剛開始一起拍片的時候,他有了女兒,成為了一個好父親,這個過程太美妙了。突然之間,他就離開了,晴天霹靂一般。他的突然離世實在太令人痛苦了,甚至會讓人忍不住思考生命的意義。對於所有人來講,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拍過最艱難的電影。我們克服了這個創傷,盡力做一部特別的電影,試著去緬懷這個天使——保羅•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