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是很奇妙的,有的人一拍即合,久處不厭;有的人認識了好久,也不是泛泛之交。人際交往本就是煩惱的根源,常言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現實社會,很多時候,人和人之間的聯繫,都有著某種利益關係。
以前,總聽說,在校園時代結識到的好朋友才可能會是一輩子的朋友,出到社會以後結識的朋友,或多或少有著某種關聯,不像學生時代的簡單純粹。也許是當時年紀還小,並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長大之後,才明白這大概就是成年人世界裡拒絕的「無效社交」。步入社會,可接觸的圈子大了,但社交的圈子卻小了,多年以後發現,好友不過是當年念書時的幾個夥伴。
最近有一個很流行的詞,叫做「無需回應式友情」,指的是現在很多朋友之間的相處,很久沒有不見面,不需要刻意聊微信,也不需要時不時聯繫,但這並不會影響到你們之間的關係。想要發信息的時候就發,也不用在意對方回不回,甚至聊著聊著人就不見了,然而過幾天之後還能接著再聊,彼此不會尷尬,也不用顧慮。這樣的相處方式,不需要及時回應,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卻不會感到陌生,才是最舒服的相處方式,是友誼的最高級。
即使再親密的關係,也要有分寸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如果想要失去一個人,那麼就去無限接近他;如果想要長久,就要保持距離。當你無限接近一個人,無限深入了解一個人,或許展現出來的習慣以及人性的陰暗面,並不是你能夠接受的,保持距離,彼此尊重,才是相處之道。
當下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渴望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所嚮往的相處關係是舒服。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有適當的距離感,是情感保鮮的秘訣。等一個人秒回信息的過程是很煎熬的,最好等到了還好,若是沒有等到,會因為通信的5分鐘,毀掉了接下來一整天的心情。保持著不遠不近的關係,想發消息的時候就發,但並不在意對方是當下秒回,還是幾天之後回,很自然地接著做自己的事情,過自己的生活,這樣的關係才最讓人舒服,也才最長久。
朋友之間的相處,無需回應,不覺尷尬,不會生疏,這才是友誼的最高形式。人和人之間相處講究的默契和分寸,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是相處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