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你的文藝青年,續作和改編部分除了巨人美食番之外,值得推薦都是和文藝沾邊的,文藝到筆者都想拋卻宅男身份,抱著筆記本去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地方看動畫了。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淺色回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我喜歡雨後的青蛙
我喜歡山前的杏花
我喜歡周三傍晚被霞光親吻的水族館
——彩虹室內合唱團《我喜歡》
又到了草長鶯飛,暖意融融的五月。儘管我們沒有日本的黃金周,五一長假也早就被削減成只夠家庭聚餐的三天。但我們還是可以假裝陽光明媚的窗外正飄著陰晦的梅雨,向身邊所有人宣稱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五月病」。進而心安理得地變身葛優大爺,癱在柔軟的沙發裡持續發黴,直到身上長出蘑菇。
那麼,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何不在蘑菇還沒成熟的時候,關注一下戰況過半的2017年四月新番,隨著本文去看看幾十部作品中,有哪些是值得入股,又有哪些是失望大於希望的呢?
——進擊的巨人第二季
作為4月男性向期待度排名第一的作品,《進擊的巨人》的確不負所望。從戰鬥演出到細節表現都保持了很高的水準,基本與第一季持平,老觀眾可以放心追看。製作公司依舊是WIT Studio。他們的前身是著名的Production I.G 6課,四年前《進擊的巨人》第一季是該公司設立後第一部正式作品。因此他們對《進擊的巨人》的理解也很深,第二季動畫中增強人物個性的改編,ED中對漫畫最新連載內容的瘋狂劇透都體現了這一點。
第二季動畫始於兵團在牆內發現巨人,大抵對應的是漫畫三十四話。按照十二集的規劃,第二季最多做到艾倫奪還戰,是原作中兵團不斷吃虧,比較沉悶壓抑的一段,也是漫畫從最初的末世求生向中後期的人類內鬥轉變的章節。篇幅過短是第二季唯一的弱點,筆者已經不止一次聽到有人抱怨為什麼只做十二集了。
畢竟漫畫連載進度十分充裕,第二季別說做半年番,就算做整年番和漫畫達成同步完結都是完全可能的。按照官方說辭,WIT Studio的理由是人手不夠只能先做這麼多。還有傳聞說其實工期並非十分緊張,只是因為間隔四年,出於穩妥考慮先投放一季看看反響,如果反響強烈第三季很快就會拿出來。
細思恐極的ED,看過漫畫的朋友大概都明白這是在表現什麼。
不過,想必追巨人的同好們也並非真的在意一季還是半年,漫畫早就追著看過了,動畫的意義更多是複習,以及重溫一下幾位巨人影帝在暴露身份前的各種表演。總而言之,作為日本漫畫近年來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只要不對斷肢什麼的過敏,巨人還是很值得一看的(第二季第7集的演出也很爆炸哦)。
推薦人群:巨人FANS、對血腥度有一定接受程度的觀眾、陰謀論愛好者。
推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