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 ZenBook 靈耀 X 縱橫 —— 作為筆記本,這名字實在是拗口且有點中二,作為一款定位高端的筆記本,甚至不如它的產品型號 UXF3000 聽著高級,至少個人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名字是只是一個稱謂,實際的產品力還得看產品本身,下面就由我從設計、體驗、性能和續航 4 個維度來簡單聊聊這 ZenBook 靈耀 X 縱橫筆記本。
現在的筆記本,越輕薄就越傾向將外觀處理得方正、稜角分明,它也不例外。
ZenBook 靈耀 X 縱橫金屬 A 面非對稱設計,萬年不變的 ASUS Logo 居右,以 Logo 的中央為圓心,延展出無數拉絲同心圓,光線打在表面似黑膠唱片,黑中帶點紫,帶點靈動感,個人還是挺吃這一套的。
雖然是做了拉絲處理,但表面「指紋收集器」的屬性似乎不減,挺容易沾染油脂,有潔癖的人需要常備一張小抹布。
靈耀 X 是可以單手翻開的,不過稍稍有些吃力,筆記本蓋上的時候只有中間稍稍凹陷的區域方便單手提起,邊緣的處理還是稍微有點硌手。
視覺上,華碩還給它的邊框加了點提亮的元素,例如 A、B 面之間的邊框,用了淡金色(官稱琥珀紅)來裝飾過渡;C、D 面也用了類似 iPhone 5 的倒角金屬切割,同樣也有淡金色修邊,在 C 面靠近轉軸處也加了一條較粗的淡金色條修飾,讓整機器顯得沒那麼單調 —— 官方稱這是「東方利刃」。
跟 VAIO 類似,當筆記本翻開至大於 90° 的時候,上蓋的尾部會將整個筆記本輕輕提起,一來能讓底部留有一定的空隙滿足散熱;二來微微傾斜的鍵盤、觸控板,操作會更舒適些許。
對於 13.3 英寸的筆記本來說,1.2 kg 的重量還算輕盈,雖說不是市面上的極限,但鋁合金機身、360° 可翻轉的設計、還有不錯的續航 … 重量能控制到 1.2kg 還是挺難得的,而厚度也僅 13.9mm。
這塊 13.3 英寸的屏幕屬「窄邊框筆記本」的範疇,但它還不夠窄,主要是上邊框留給了攝像頭和支持 Windows Hello 識別的紅外臉部識別模塊,下方的 ASUS ZenBook Logo 佔據了更大的邊框,大概是上邊框的 2 ~ 3.5 倍 —— 不過對於我這個 Dell XPS 13 老用戶來說這都不是什麼事兒;如果將下邊框收一收,機身寬度再縮小一些,整機看起來會更加小,但前提是會犧牲一些續航。
這塊 13.3 英寸的屏幕其實是一塊 4K 解析度的 HDR 觸控屏,像素密度約 331ppi,接近現主流手機的像素密度了,對於用慣 2K 筆記本的人來說,提升其實並不算大,但對於長期使用 1080p 甚至是更低解析度的用戶,這個提升可不小,個人肉眼湊近大概 20~30cm 的距離基本難辨顆粒感。
作為一款支持 360° 翻折的「變形本」,它還支持 4096 級壓感的手寫筆,據說還支持類似 iPad Pro 的機身吸附,不過這支筆非標配就不作贅述。
上面提到 ZenBook 靈耀 X 縱橫的設計整體來說還是挺討我歡心的,但有些設計不夠讓我舒心。
C 面底部一塊接近 6 英寸的觸控板,玻璃材質手感不錯,雖然不是 ThinkPad 那般能提供均勻的觸控板按壓力度,但除了觸控板頂部約半釐米的區域,其它區域的按壓力度適中,實際操作還是挺舒適的,在整個 Windows 筆記本陣營中算排前列的;另外,這塊觸控板還能激活出的虛擬數字鍵盤,但說實話,這數字小鍵盤的手感為零,我更樂意用上面單排的數字鍵輸入,有點雞肋。
它的鍵盤鍵程在筆記本陣營中還算長的,理應挺有敲擊感,但實際反饋稍綿軟,個人覺得沒有發揮它應有水平。另外,單顆鍵位面積還是稍微小了點,應該說是有點扁,整個 C 面的鍵盤上下部分的位置充足,華碩其實有能力將鍵位做大那麼一丟丟,只需再做大一丟丟,輸入體驗或許就能再進一步。
ZenBook 靈耀 X 縱橫是如今位數不多,通過 Intel EVO 平臺認證的筆記本,簡單來說,就是體驗、性能和續航的保證 —— 你看 C 面左下角那新的貼紙。
手上這款搭載的是第 11 代 i7 處理器,配了 16GB 運存、1TB 的運存最高配置版本,當然還有 i5、8GB 運存和 256GB / 512GB 版本可選。就手上的這配置版本看來,是完全能滿足日常的絕大部分使用需求的,即使沒有配備獨立顯卡,只要不是用特效全開的方式玩 3A 大作,Irix Xe 核顯的性能也能完全能滿足日常。除非是專業的用戶,否則還是能應付你用 PR 剪視頻,Photoshop、Lightroom 等修修照片也不在話下。
它的散熱在 D 面,散熱風扇的出風口在後側邊框處,正常使用它的散熱性能還好,但這風扇是個槽點,一來很容易被激活,二來風扇噪聲實在有大,還算安靜的辦公室裡面,隔了兩個工位的同事都能聽到尷尬。
它的接口也是挺有趣的,數量雖然不多,但既緊貼潮流同時也不拋棄眼下的實用,左側兩個支持 Thunderbolt 的 USB Type-C 接口,同時也是筆記本的供電接口;右側還配有一個傳統的 USB Type-A 接口,USB 版本來到了 3.2(Gen 1);除此以外,還在厚度有限的邊框上加了一個 HDMI 接口,比起那些只為「未來」只保留 Type-C 的筆記本要良心不少,但唯獨少了 SD 讀卡器卡槽,就連 TF 卡卡槽都沒配。
ZenBook 靈耀 X 縱橫最讓我滿意的,其實是它的續航,67Whr 的電池,官方稱可以支撐 10 小時的續航使用,實測滿電的狀態下,將電源調為「更長的續航」模式、屏幕亮度 50%、鍵盤背光亮度最低的聯網條件下,碼字、用 chrome 刷刷微博摸魚、看看視頻,時而用耳機聽聽音樂,能從上班支撐到接近下班,在接近第 8 個小時的時候電量耗儘自動關機,如果再節省點電量使用,支撐標準的 8 小時工時使用問題其實不大,只要不加班,不帶適配器自帶筆記本上下班也不是不可能的。
配備的 65W Type-C 快充適配器充電速度也能讓人滿意,一次完整充電耗時一個半小時左右,充電半小時就能滿上 40%,成績對於很多「不求上進」的筆記本來說,算不錯了。
筆者已經有兩年沒有接觸華碩的筆記本,在 ZenBook 靈耀 X 縱橫身上看到不少亮點,設計、性能和續航上做到了高端輕薄本該有的水平,也發現一些不足:一些設計、體驗、噪聲控制其實還能做得更好,對於一款售價近萬的筆記本來說,我們有理由對它抱有更高的期待。
撰文 / Chillwim
視覺 / 66
拍攝 /Chillwim
數據 / 大寶肉肉 腹肌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