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會等你#
#每周多一點逼格#
彭縈:
Facebook, Tumblr, Flickr上都有一個專屬頁面,叫做Asians Sleeping in the Library... 在圖書館睡覺的那些亞洲人...
後來又有了一個網站叫 Asians Taking Pictures of Food... 在給食物拍照的亞洲人...
哼哼,我們是亞洲人,我們以吃飯時為美食拍照為傲!
馬儼是我司的御用攝影師。
我知道你們都想問,你到底在什麼創業公司??好吧,這也是我第一次公開說,其實我做的創業公司和性格分析還有改變自己都沒有關係啦,我在原麥山丘做市場總監。馬儼之前在萬麗酒店R美食控首屆美食攝影大賽中獲得冠軍,之後又與jw萬豪,麗茲卡爾頓,大董烤鴨店,等酒店餐廳合作。他已經專注拍攝美食17年了,曾經拍攝過《悅食》等作品,所以我們找來讓他給原麥山丘做御用攝影師。
經過馬儼的幾個指點,我的手機拍攝食物水平就瞬間提高了幾個檔次。逼格提高了不少。下面的照片都是我這個學徒現學現賣的。
如何用手機拍美食更有逼格?
by 馬儼
這是一個記錄與分享的時代,自從有了微博、微信,當你在餐廳用餐時,看到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或者是自己在家中親手烹飪的美味,在大快朵頤之前,你更願意拍攝下來,和朋友們分享,或者,饞饞他們。
可是怎麼把美味拍的更漂亮呢?
其實,當你掌握了一些技巧,即使只用手中小小的手機,也可以輕鬆做到。
#能靠窗就靠窗#
首先,當我們到餐廳後,要選擇靠窗的座位,這是要用到窗外的自然光。
因為餐廳的燈光由於色溫的不同,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偏色,我們可不需要一張綠森森或是藍哇哇的毫無食慾的食品照片。靠窗的座位,光線通常是從一側進來,這是很好的拍攝食物的光線,能完美的體現食物的質感。
自然光也有硬光和軟光之分,晴天直射的陽光是硬光,硬光的特點是亮度高,光源方向感明顯,光斑和投影明顯。硬光給人強烈、跳躍、活潑、生動之感。會強烈的表現食物的層次和立體感。但運用不當會有突兀、土氣之感。
彭縈:這是我在泰國的一個水上市場上拍的魚乾,夏天的泰國光線很足
太陽沒有直射到食物,而是陽光經過周圍環境的漫反射,或是有了紗簾的阻隔,光線就變成了軟光。陰天也如同一個巨大的柔光箱,把光線輕輕柔柔地撒下來,軟光帶給人平和、安靜、乾淨、柔和的心理感覺。我更建議你用軟光拍攝,可以更好的表現出美食的顏色和質感,軟光也更好掌握一些。
彭縈:這是我在紐約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一樓的那家米其林一星餐廳The Modern拍的,餐廳一整面都是落地窗,我和朋友靠窗坐,右側的光線就是從MoMA的花園裡傾瀉過來的。
西式餐廳一般都通透明亮,都喜歡用銀、鐵、鋼的餐具,磨得鋥亮,所以西式菜餚也都和牆壁顏色、餐具質地的感覺融為一體。拍西式餐館的食物時儘量要把它們的透亮和精緻拍出來。
#用白紙白杯子補光#
如果你在光線的另一側補一點反光,那就更完美了。這個反光,不用專業的反光板,可以是一張白紙,也可以是桌上的白茶壺、白杯子。
你也可以稍微換換角度,讓光線從食物的側後方或者後方照來,形成側逆光或者逆光,又是完全不同的效果,不過這樣前面一定要有白色的補光,不然食物前面會顯得太暗。
彭縈:這是我拍的原麥山丘的麵包。我們家的麵包主要是軟歐包,是其它家麵包店的麵包的兩三倍大,很有視覺衝擊。但是,大個頭的東西比西餐裡那些一小勺一小勺的東西更難拍好。
這是陰天的時候在我們攝影師馬儼客廳裡拍的,不用反光板,就直接用兩塊白紙板擋住,讓本來是漫無邊際的光線從兩張紙板中間射過來,所以照片會有一束光從正上方打下來的效果。
馬儼說,用手機拍照的最高境界就是,你分不出是手機拍的還是相機拍的。
#讓朋友的手機開著手電筒模式補光#
如果在特別暗的情況下,實在不行,那麼就讓朋友開手機裡的手電筒,不過這樣的光會顯得比較生硬。是最後的不得已的選擇。
彭縈:這是我和朋友在餐廳最裡面的角落吃飯。因為光線太暗,只能讓對面坐的朋友為我打開了手電筒。不過馬儼說,拍照片比較忌諱拍出這樣特別大塊的光和影。
所以,要拍一張好看的照片,除了一個iPhone 6 plus, 還得有兩個iPhone 6補光...
彭縈:這兩張都是在紐約一家非常隱蔽的日式料理店拍的。日本人深受wabi-sabi和禪學影響,喜歡在幽寂、虛幻、柔弱的光線中發現美。他們不太喜歡明晃晃的屋室,也不喜歡閃閃發光的餐具,所以日式料理店要用手機拍食物幾乎都得用另一隻手機補光。但其實效果永遠不如西式餐館裡拍的好。
#45度角#
拍攝的角度也很重要,45度角接近我們用餐時的視角,是常規的拍攝角度,這種拍攝角度更適合有一定高度,比較立體的美食。
彭縈:日菜館裡,拍的時候想突出茄子
彭縈:這是我為原麥山丘去領獎,參加一個酒會,拍的時候想突出點心們的可愛
#俯拍#
俯拍,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俯拍是這幾年國際國內美食攝影流行的拍攝角度,更加能體現食物的造型感,更具有現代感。
用手機拍攝所產生的畸變也比較少,如果光線用的好,幾乎能以假亂真,達到單眼相機的拍攝效果,你一定要試試這個角度拍攝的美食。
彭縈:這拍的是原麥山丘的甜品。
俯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擺,國外很多美食照片都有專門的food stylist來擺好食物。這張照片我做的其實僅僅就是拿起手機而已,拍出逼格主要是攝影師馬儼擺的功勞。
這張照片裡,圓形和三角形對比,大圓和小圓對比。而且擺的的時候不能讓每一個小三角對齊連成一條直線。有的甜品在畫面裡,有的要在畫面外。等等,最後得再灑上一些碎末,添加情趣。
要拍好美食真是不僅要懂美學,還要懂數學...
刻意的隨意真心不易...
#故意不拍整個盤子#
拍攝食物,不用將整個盤子都完整的拍入畫面,適當的裁剪,會讓照片顯得更有張力,更有美感。
彭縈:這招實在太好用了!秒懂
#把盤子擺畫面三分之一處#
不要把盤子放在正中間,上面三分之一和下面三分之一處都是不錯的選擇。
彭縈:等菜餓死了... 沒事做的時候就是擺拍練習的時候 盤子故意放在了上方三分之一處
彭縈:這是我們原麥山丘在封閉內測冬季新品時我抓拍的。
彭縈:這張照片的兩個盤子分別在上面的三分之一和下面的三分之一處。
#一點小物件#
畫畫是加法,而攝影是減法,我們儘量不要拍到和食品無關的東西,當然,有助於烘託氣氛的場景和裝飾除外,搭配得當的裝飾物可以讓食物照片更具有美感和藝術感,更讓人有想像的空間。
彭縈:Napa一個葡萄酒莊裡cheese店,如果只拍幾塊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這樣拍實在是省力氣但是把cheese的豐富和花樣都拍出來了
彭縈:擺,純為擺
#修圖的時候就是各個參數都調來調去#
最後,為了成功的饞到盆友們,讓食物照片更誘人,我們還是要修飾一下我們的照片的,美圖秀秀稍嫌業餘,我推薦Snapseed,這是一款較為專業的手機修圖軟體,可以調試許多不同的效果,通常我會用到亮度、飽和度、對比度、銳度,白平衡、模糊等,有時候也會用到一些特殊效果,軟體是免費的哦。
說了這麼多,正在看手機的你,有沒有很期待下一次和美食的相遇呢?
by 馬儼
他的微博 @攝影師馬儼
今天我做了什麼改變
@Mindy
看了什麼叫「不會聊天」才知道我經常詞窮的原因在哪裡。雖然是個女人,骨子裡卻有漢子氣質,常常使用「上堆」式的談話方式與別人溝通,所以時常講著講著就沒了。雖然這幾年有意識的改變自己跟人溝通的方式,強迫自己多交流,苦於沒有找到癥結,雖有改善卻並沒有突飛猛進的變化。今日的文章絕對有讓我茅塞頓開之感,原來要聊下去,不過要細節點,感性點,幽默點。這樣就再不會出現:你是哪裡人?江西人。像,很像。(完)這樣的對話模式了,謝謝好文分享,今天就改變一點點!
@何偉
每天擠擠時間讀讀書的感覺很美好,這幾天有時候睡前或睡醒之後會玩手機,影響睡眠質量,還容易賴床,這樣不好,另外經常睡得比較晚,第二天起床後昏沉沉的。下個星期的目標,除了繼續堅持每天閱讀40分鐘之外,還要堅持每晚十二點之前躺床上睡覺,而且睡覺時不把手機拿到床上。看到群裡的大家一點點地都在改變,感覺好開心^_^
想和我們一起每天改變一點點嗎?關注改變自己或搜wechanger 查看過去的文章可以回復關鍵詞【目錄】【系列】【精選】
想知道我們的會員特權是什麼請回復「會員」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