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回頭看去,已經錄了七十多首小曲子。在我看來,寧靜與舒適,是這些作品能夠給大家帶來的感受。文中,我會附上一些我的話,也有樂譜,和演奏的樂曲(樂譜僅供學習參考,如果覺得有侵權,請告知我改正)。請喜歡的朋友,分享在你的朋友圈裡吧!也收藏一下,相信你還會經常的想起她來!謝謝!如果要找到我,文章最後有我的微信,大家一起彈彈琴吧。
我彈的這些曲子,在我看來是都是美妙的。一些是經典的流行歌曲,像追夢人、I believe、知否知否這樣的;也有一些在我看來是老古董的曲目了,可能我歲數大了吧,曲子歲數大,不影響她們的美;也有一些是當前熱度比較高的,年輕時尚的小夥子們、美女們炙手可熱的保留曲目,像人造革探戈、化裝舞會等;大多的一個類別,應當數經典的傳世小品,優美至極,讓人聽了回味無窮的。這些曲子,我都是一天學了一首,然後就錄音了。之前沒接觸過這些作品,所以大體都是對曲子的第一印象留了下來。我也會遇上愛不釋手的時候,也會遇到撓頭的情形,實在無法跨越了,就和朋友們請教一下就好了。這段時間也陸續的錄了幾首中國的作曲家的作品。確實,彈了以後,自己都會被作品深深的打動,我發自內心的建議大家聽一聽。我也覺得能夠演奏他們的作品是我的榮幸。如果你想聽什麼好聽的曲子,一定要建議給我,留言就好,加我微信告訴我就好,有時間了,我就錄一下啦!在北京的朋友,歡迎來做客!
嘆息(黃韜)
不期而遇(黃韜)
星語心願(梁祥毅)
聽海(梁祥毅)
紅豆(梁祥毅)
實際,在很長的時間裡,巴列奧斯是被人遺忘的。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裡,信息傳遞和分發,是往往由巨大的利益來驅動的。所以對信息傳遞進行控制就是以壟斷來實施目的實現的最好手段。還有一個原因,是音樂會上,演奏家是不會貿然的演奏生僻或者是未知可否的音樂作品的。你想,一個音樂會上演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還有一個音樂會,演奏某某懦夫.巴卡司機的作品,你會去買票嗎?你作為聽眾可能不會,演奏者輕易的也不會冒這個險。更多的是,無論歐洲還是美洲,或者中國,確實聽音樂會大多不是聽給自己,大多是讓周圍的人知道,你去聽了音樂會。於是,魔幻的場景會經常的再現,聽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去了。當然,這個是大多數人,並非所有。奧古斯丁·巴利奧斯·曼戈雷,1885年5月5日生於密西昂納斯省聖胡安巴帝斯塔的小鎮,吉他演奏和作曲大師。
奧古斯汀·巴利奧斯·曼哥雷是20世紀上半葉最偉大的吉他演奏和作曲大師。他出生在巴拉圭密西昂納斯省聖·胡安· 巴帝斯塔的小鎮上一個推崇音樂與文學的大家庭裡。他很小就開始彈奏吉他,並在一所耶穌會學校接受小學教育,此間他利用吉他學習和聲。3歲的時候,巴利奧斯就作為公認的天才而獲得了阿桑欣國家大學的獎學金。大學生活中,除了音樂之外,他在數學,新聞寫作,文學方面均有出眾表現。他在書法方面也頗有研究,並且是個非常有天賦的書畫刻印藝術家。
1944年8月7日,奧古斯汀·巴利奧斯·曼哥雷逝世於薩爾瓦多的聖·薩爾瓦多。但是一直到50年後,他在吉他藝術上的成就才被世人所承認。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這位巴拉圭吉他藝術家的傳奇一生。
巴利奧斯的父親,多洛特奧,是當時阿根廷駐巴拉圭的副領事,很喜歡彈吉他。他的母親是一位教師,喜歡音樂以及其它很多藝術形式。所以,小奧古斯汀成長在一個音樂氣氛很濃鬱的家庭裡。據說,當一把吉他第一次放到小奧古斯汀的手裡的時候,他就立刻撥弄出了非凡的聲音。與此同時,巴利奧斯也會演奏巴拉圭豎琴,另外,他還有一項成就不容被忽視,那就是他高超的口哨技藝。
巴利奧斯在13歲的時候,就已經在音樂方面展現了驚人的才華。他的啟蒙老師古斯塔沃·索薩·埃斯卡爾達(Gustavo Sosa Escalada)是一個對巴利奧斯一生影響很大的人物,他不僅教巴利奧斯演奏吉他,並且說服了他的父母把他送到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去正式學習音樂和吉他。1900年,巴利奧斯進入了亞松森的國立大學接受了三年的高等教育,並獲得了該校的獎學金。除了音樂,巴利奧斯還非常令人敬畏的在如書法、繪畫、詩歌、數學、哲學等等很多領域造詣甚深。在1906年左右,他舉行了首場公演。到了1910年,他已經確立了其藝術大師的地位,並開始巡迴表演了。
"曼哥雷"的名字是後來才有的,它源自一個傳說中的瓜拉尼部落酋長的名字,這也暗示著巴利奧斯對自己的某種藝術定位。它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是一個代理商強加給巴利奧斯的,而是巴利奧斯引以為豪的名字,巴利奧斯從不隱瞞自己的血統,他曾說過:"我是印第安人的後代"。在二十年代初,巴利奧斯改變了他的形象。他不僅剃了鬍子,而且通過手術把自己的嘴唇變得薄而平滑了。這可能也是出於他想使自己變得更像一個瓜拉尼的酋長。對此,塞戈維亞顯然有不同的看法:"巴利奧斯試圖毀滅他自己,但是他的天才無法磨滅。"(在聖地牙哥跟他的學生們說的)。赤裸上身,頭上插滿羽毛,這樣的形象對於一場吉他音樂會來說實在是太特別了。從1932年起,巴利奧斯開始使用尼蘇加·曼哥雷作為自己的名字,尼蘇加(Nitsuga)是將他本來的名字奧古斯汀(Agustin)倒拼寫而成的。
巴利奧斯不好政治,但是他支持科羅拉多黨。這使他成為了執政的激進黨的敵人,並難以長期居住在自己的國家。這種走投無路的感覺在巴利奧斯1922年所寫的十四行詩"Bohemio"中有著生動的描述,他把自己描述為:"Dancing in a crazy whirlwind toward the four winds of the planet。"
巴利奧斯曾在寫給朋友的一首詩中寫道:"我是那些在榮耀和絕望中感受著浪漫的瘋狂的吟行詩人的兄弟。"
在巴利奧斯幾十年的演奏生涯中,他到過阿根廷、烏拉圭、巴西、委內瑞拉、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智利、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巴拿馬、哥倫比亞、古巴以及海地。而他在歐洲的足跡則僅限於西班牙、德國和比利時。儘管如此,如何謀生卻總是成為巴利奧斯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有的時候,他顯得成就輝煌,1932年在委內瑞拉的時候,他就曾經在兩個月內連續開了25場音樂會。但另外一些時候,他則不得不靠朋友的救濟生活。
巴利奧斯的最後幾年一直是在聖·薩爾瓦多度過的,他在那裡的國家音樂學院任教。雖然健康狀況日益糟糕,他卻仍然堅持演出和創作,並計劃到北美的訪問以及進行更多的錄音。吉他作品"獻給上帝的愛"完成於1944年,是巴利奧斯的最後一首作品,因而這首作品也常常被稱作"最後的旋律"。
隨筆而已。錄出來分享,喜歡請轉發!
喜歡這首曲子,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聽完這首曲子,別中斷
長按添加吉他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