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的電視劇市場競爭可謂是相當激烈,其中有5部劇的關注度在開播前就非常高,它們分別是《龍嶺迷窟》、《成化十四年》、《我是餘歡水》、《清平樂》以及《獵狐》。綜合演員陣容、流量IP、製作團隊這三個因素,這五部劇被絕大多人所看好,四月初同期上映,讓人有種「神仙打架」的感覺。可是時隔一個月,再回頭來看這五部劇的成績,你會發現原來所謂的「神仙打架」不過如此。
我們先從四月最先上映的兩部說起。
《龍嶺迷窟》上映時間:4月1日
作為一名鬼吹燈鐵粉,我個人對《龍嶺迷窟》的期待度是非常高的,但也正因為是鐵粉,所以對劇情、人物以及演員的表演會更挑剔一些。雖然大家都在說好,但我還是覺得少了原著裡那麼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緊張氣氛。當然了,整部劇的改編我還是比較滿意的,感性是一碼事,理性又是一碼事。如果按原著裡那樣拍,百分百是過不了審的。雖然少了些驚悚,但卻多了幾分歡樂,這對放鬆解壓的觀眾來說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除了故事改編之外,演員們的表演也都相當出彩,不光是「摸金鐵三角」,就連配角(馬大膽、老三、李春來)都個個讓人眼前一亮,更不用說最深入人心的鷓鴣哨,恐怕高偉光之後真的再難有人能超越他了!
另外這部《龍嶺迷窟》的取景以及服化道方面都很講究,用心的製作自然會更受觀眾青睞。
豆瓣評分8.3,打分人數超過18.3萬,足以證明這部劇的優秀。相比起之前鵝廠出品的三部網劇鬼吹燈,《龍嶺迷窟》已經登頂了,就看之後的《雲南蟲谷》能否再度超越前作了。
《成化十四年》上映時間:4月1日
與《龍嶺迷窟》同期上映,但人氣和口碑遠不及《龍嶺迷窟》。這部劇在前期宣傳裡,最大的噱頭就是「成龍和賈靜雯」,然而上映後觀眾的反響實在不太行。原因歸結為三點,「改變太多」,「演員不太行」,「配音不太行」。
《成化十四年》的原著為「清水文」,即雙男主並無過多感情戲,探案、與奸佞之臣鬥智鬥勇才是主線,加入原創女性角色來「稀釋」雙男主可能會產生的化學反應,在原著粉絲看來,實在是沒必要。
人設改得不討喜,劇情的推理也簡直是個笑話。唯一還算合格的就是打戲,「成龍監製」還是有效果的,不過即便打戲再精彩也沒法撐起整部劇。
豆瓣評分5.6算是比較合理,不過不得不說「成龍和賈靜雯」絕對屬於加分項,如果沒有他倆,這部劇跌下5分也不是沒可能。我看了兩集實在沒什麼感覺,然後就放棄了(劇情、演員都沒啥吸引力,主要還是演員~)。
同為愛奇藝獨播,3月底的《民國奇探》和《鬢邊不是海棠紅》比《成化十四年》要好太多了!
《我是餘歡水》上映時間:4月6日
正午陽光的作品一向讓人放心,《我是餘歡水》也不例外。12集的篇幅讓整部劇幾乎沒有注水空間,用「短小精悍」來形容這部劇一點不為過。整個故事包含了社會矛盾,行業潛規則,親情,友情,愛情裡的各種人心險惡,用極具諷刺的手法向觀眾講述了一個黑色幽默故事。其實故事前半段還是挺不錯的,道盡人到中年的各種苦楚,引發大量觀眾的共鳴,但是故事後半段的反轉卻讓人有點接不住了,越看越覺得像是一部yy爽劇,真實的人生有幾個能如此。
另外,劇末的「女權主義」也是引發了很多觀眾的不滿,很多人因此對該劇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口誅筆伐,雖然可能有些言過其實,不過的確存在爭議,所以評分下跌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豆瓣評分從最初的8.5一路下跌,如今再看已經7.4了。7.4對於很多劇來說其實還是一個不錯的分數,把《成化十四年》比下去也是綽綽有餘,不過對於「正午陽光」的作品,大家的期望總還是會高一些,所以難免還是會讓一些觀眾有點小小的失望,不過就我個人來講,我還是覺得挺不錯的,拋開那些「上綱上線」的言論,只用娛樂的心態去看這部劇就完全沒什麼毛病了。
《清平樂》上映時間:4月7日
作為一部正史劇,《清平樂》確實讓很多觀眾眼前一亮。或許你並不了解宋仁宗趙禎,但你一定聽說過「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這也是關於宋仁宗坊間流傳最為廣泛的故事,不過這並不是史實,真正的故事就如《清平樂》中所述,並沒有「狸貓換太子」,但有一位能與呂后、武后媲美的劉娥。說實話,劉太后是劇中我最欽佩的角色,只有她的戲讓我看得感覺意猶未盡,之後宋仁宗的跟他妃子們的家長裡短我反倒是看得有點覺得無趣。
今年《清平樂》之所以被很多人看好,完全是因為去年《知否》打下的好底子。當然,開播之初8.2分也並不僅僅是因為《知否》,雖然劇情推進緩慢,但整部劇的服化道以及厚重的歷史感都屬於優秀級別,儘管前幾集的鋪墊有些長,但也都還在觀眾們的接受範圍內。
不過再往後看,你就會發現《清平樂》真的是太「清平」了。清,劇情寡淡無味,如白水泡飯。平,平鋪直敘,鮮有波瀾。角色過於扁平化,戲劇衝突太弱,就算演員演技再怎麼炸裂,表演再怎麼賣力,也很難打動大多數觀眾。能堅持看下去的,要麼是演員的鐵粉,要麼就是無劇可追,再或者就是和我一樣,為了擠幾篇內容出來。
豆瓣評分從8.2跌到7.2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這部劇不能說它拍得不好,但是確實不太好看,而且69集的長度也讓很多觀眾都望而卻步,真的有點「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的感覺。
據說《清平樂》還創出了湖南衛視十年來黃金檔的歷史新低,雖然也不能因此就說這劇不好,但大眾不喜歡看卻是事實。反觀去年的《封神演義》,爛到極點卻是異常火爆,這就是市場,能左右市場的除了觀眾只剩下相關部門了。
《獵狐》上映時間:4月14日
其實看到演員陣容,我的第一反應就以為是「正午陽光」的作品。王凱、王鷗、劉奕君都是「正午陽光」作品裡的老熟人,但是再看一眼出品公司發現並不是,不過就衝著這幾位演員(包括胡軍、鄧家佳),我依然認為這會是一部不錯的作品。
起初看《獵狐》的時候總還是會有些串戲的感覺。
王凱這邊是夏遠,那邊又是趙禎(清平樂)。
趙子琪,剛看完馮瀟(重生),接著又是上官慧(如果歲月可以回頭),現在又是肖蓉。
傅晶,明明和趙子琪是同齡,偏偏在這部劇裡要演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其實挺違和的,歲月催人老啊,妝畫得再怎麼精緻,還是看得出歲月的痕跡。林響(如果歲月可以回頭)其實還不錯,但是楊建秋真的不太適合她。
串戲歸串戲,但是劇情其實還是有點意思的,經偵這方面的電視劇其實並不多,特別是以真實案件改編的經偵劇更是少見。
起初,我以為《獵狐》會像《破冰行動》那樣激烈,但是看了幾集以後發現經濟犯罪靠的更多的還是一張嘴,郝小強、王柏林都是「嘴強王者」,唯一的區別就是人心。整體劇情嘛,談不上刺激,不過也算是給觀眾們科普了一些經濟知識,記住一點,莊家永遠不會輸!
《獵狐》的豆瓣評分開播時同樣也有8分,這個分數確實有點水分,目前跌到7.5算是一個比較公正的水平。有一說一,雖然劇情也不算特別精彩,但是比《清平樂》還是有看頭一點,再怎麼說劇裡還有個大反派王柏林和一個被迫黑化的楊建群。
總體來講,4月裡上映的這5部劇,雷聲大雨點小的只有《成化十四年》,所以說光有噱頭還是不夠啊,還得有鎮得住場的元素(好劇本or好演員)。當然了,如果要說優秀(按8分為分界線)的話,也只有《龍嶺迷窟》Hold住了全程。
講真,別看《龍嶺迷窟》的播放量只有20億,遠不及之前的《枕上書》,但是你要知道,它只有18集,如果把鬼吹燈一個系列(不談8部,就談潘粵明的6部)的播放量都加起來,近些年恐怕也沒有哪部劇可以超越了,不說了,雲南蟲谷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