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燕趙都市報誕生那天起我就訂閱了,二十多年來,這張報紙一直陪著我,它就是我的剪報源。」作為燕趙都市報的老訂戶,提起這張報紙,石家莊80歲的任美金老先生滔滔不絕。
老先生在剪報
剪過的報紙有140多種
走進任美金老先生的家裡,書房裡一個大號的木製四層書架頗引人注意。架子上的每一層都放著一摞摞的剪報,架子前面則貼著一張目錄紙,紙上的格子裡面整齊地列印著諸如「中國高科技」「石家莊解放七十年」之類的目錄,根據目錄可以從架子上準確找到相應內容的剪報,整體看上去儼然圖書館的陳列方式。
「這裡面都是我存的剪報,這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地下室有兩個五鬥櫥,裡面存的全是剪報。」跟記者介紹起自己的作品,任美金老先生頗有點得意。
地下室的五鬥櫥裡都是老人的剪報
任美金老先生1965年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曾任河北省人防工程造價管理站站長,2000年退休。「我上大學的時候就喜歡看報紙,工作了以後喜歡收藏報紙。前年逐漸閒下來就開始整理以前的藏報,把我覺得有價值的內容剪下來,分門別類地裝訂在一起,便於以後查閱。」說起自己剪報的事,任美金老先生顯得興致勃勃。
任老先生告訴記者,他剪過的報紙有140多種,有各地的日報,也有都市報,還有各種文摘報。當然,燕趙都市報作為河北最有影響力的都市類報紙更是必不可少。這些剪過的報紙都被老先生清清楚楚地記錄在一個本子上,滿滿的好幾頁。
一年光膠棒用了100多個
除了自己訂的報紙,任美金還到處找報紙,出門在火車、汽車、飛機上,只要看到報紙,他都想法收藏起來留著剪報。有一次,任美金夫妻倆去西安給親戚祝壽,下了火車去坐公交車。剛上公交車,任美金就看到發動機上放著一張陝西日報,如獲至寶的他徵得司機同意後,趕緊把報紙認真地裝進包裡帶回了家。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前夕,任美金把自己整理的500多本剪報集中在一起,在院子裡搞了個剪報展。雖然展覽規模不大,但任美金仍然受到了不少關注。為了支持他,石家莊的一位朋友把自己收藏的一麻袋報紙都送給了任美金。一位武漢的朋友更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報紙郵了過來。「你看,人家把1952年的報紙都給我郵來了,這是豎排版的,很珍貴!」
如今的任美金老先生,雖然已經是80歲高齡,但耳不聾眼不花,作息規律,每天晚上11時睡覺,早上6時準時起床。除了吃飯和上下午各出門溜彎半小時,其餘時間全部用來剪報。寬大的書桌上,剪刀、膠棒、紅筆、黑筆這些剪報工具一應俱全。「現在我的剪報有1200多本,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還多。這一年光膠棒就用了100多個。」說起自己的剪報事業,老先生很自豪。
對剪報分門別類地整理
看著燕趙都市報長大,一直訂閱
在所有報紙中,任美金老先生尤其愛剪燕趙都市報。「我是看著都市報長大的,從它夾在河北日報裡面贈送就開始關注它,後來就一直訂閱收藏,這麼多年從沒間斷過。這張報紙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個剪報源。」任美金老先生說,之所以對燕趙都市報如此喜愛,就是因為這張報紙辦報質量好,知識性、可讀性、趣味性都很強。「燕趙都市報資料性強,信息量大,我每天都能從裡面發現不少自己想剪下來的東西。11月29號那天的報紙,我把正反面全都剪下來了,都有用。」
在老先生的剪報目錄中,記者也看到,不少燕趙都市報曾經的或現在的欄目都被專門設成一個類別收集相關內容,如「河北故事」「風骨河北」「在路上」「鑑藏」等。
2016年是燕趙都市報創刊20周年,為表祝賀,任美金老先生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給報社投稿,文章的題目就叫《我的剪報源》。而對當年的特刊《華年》,老先生更是精心收藏。「那都是有收藏價值的,當然要放好。」老先生說。而每年到了報紙徵訂的時候,老先生總是毫不猶豫地訂上下一年的燕趙都市報,「好像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老先生笑著調侃。
當然,作為燕趙都市報的忠實粉絲,任美金也給報紙挑過毛病,對一些欄目的改變提出自己的意見。「為什麼要挑毛病?就是因為喜歡呀,愛之深責之切嘛。」老先生認為,燕趙都市報的讀者素質都很高,他希望報紙能堅持自己一貫的風格,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讓讀者繼續喜歡它。
「我剪報是想為後人做點事,給他們留下點資料。也希望燕趙都市報能一如既往地陪著我,做我的剪報源。」任美金老先生動情地說。
(燕都融媒體記者盧偉麗 文/圖)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