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糾結國劇如何「出海」,看看《東方華爾街》就懂了

2021-02-08 骨朵網絡影視

上海國際電視電影節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辦,從明星造訪、星光熠熠的程度上來看,或許在以往,「國際化」三個字只為電影節而準備,電視節僅似一片國際影視劇的版權交易市場。

今年變得有些不同,HBO Asia與Hulu(日本)共同製作的日本網劇《女神探夏洛克》以及FOX與企鵝影視共同製作的《東方華爾街》,將同時在本周進入完結篇,前者的主演竹內結子更在今天來到上海準備和中國觀眾一起觀看結局。

網際網路時代帶動劇集內容的國際化成了明顯趨勢。


只不過,自從去年《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河神》《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網劇,以海外播放權出售的形式登陸國際平臺、在中國網劇界振奮了一次人心之後,今年電視節上的國劇「大佬」在討論國劇「出海」問題時,依然僅停留在版權售賣的層面,難免令人感到悵然若失。

反觀《東方華爾街》,作為國際平臺與中國平臺共同出品並實現全球同步的首部華語劇,開播至今,豆瓣8500有效評論、評分保持在8分以上、內地網絡播放量達到1.4億等多維度數據,都算是對這個中外參與、影帝雲集的創新嘗試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這可能才是國劇真正在「出海」方面走出的最具突破性的一步。

阿里文娛大優酷總裁楊偉東在今年優酷春集談到《白夜追兇》的「出海」時,賦予的原因是它在用「國際語言」說中國故事,這也是FOX對《東方華爾街》寄予的初衷。

3000萬的價值

《東方華爾街》在5月24日首播的時候,騰訊視頻VIP會員可看2集,普通會員可看1集,三天內豆瓣開分8.2,很快又升到8.3,普遍反響是:劇情緊湊又刺激、調色高級、演員精彩,很久沒有看過這樣的港劇了。

3000萬人民幣左右(約4000萬港幣),是這部僅有5集的迷你劇的製作成本。單集成本高達600萬人民幣,無論在中國的電視劇還是網劇界,都是非常有分量的價格,是香港本土劇集造價的7到8倍。

這樣應該就能理解為何可以做到如此電影級別的質感,所謂電影級別,就是金錢與技術結合後的生動與細膩。

預算聽起來十足,但在選角初期,竟然連續遭到「大咖」們的拒演?

福斯傳媒集團(FOX)高級副總裁、亞洲公司中文娛樂節目負責人嚴嘉念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透露過製作初期遇到的困難。

「迷你劇是怎樣的概念?是短篇電視劇還是分集的電影?究竟該如何計算片酬?」

問題很簡單,FOX與承制方映藝娛樂一開始就決定用影帝影后級演員為劇集保駕護航,但如果迷你劇是短篇電視劇,「電影咖」很難想再回流劇集市場,如果是分集電影,那現在的預算對「電影咖」來說又遠遠不夠。

好在通過FOX、企鵝影視兩方平臺以及映藝娛樂創始人劉德華的努力,吳鎮宇挺身而出,張孝全7年後再拍劇集,廖啟智、桂綸鎂、餘男等港臺內地的「電影咖」們紛紛聚首,才促成了這部可能是香港團隊拍攝的首部迷你劇。

「三集片」英劇《神探夏洛克》在中國大受好評

很難想像,香港這片在中國來說影視化工業已經是發達水平的地方,在過去有分上下集、在電視臺播放的電視電影,有體量較小的劇集番外篇,竟然也沒有過像《囚徒》《兄弟連》《神探夏洛克》《黑鏡》這樣節奏緊湊、劇情高能、快速敘事的英美式迷你劇,港劇還是有著和所有國劇一樣對緩慢線性敘事方式的執著。

《東方華爾街》就是想用3000萬去打破傳統,創造一個新概念。

FOX的選擇

中國自從網際網路影視發展至今不過短短五年左右,就已經出現了從六大平臺到BAT三巨頭的內容競爭結果。對於歐美來說,Netflix的崛起,又豈是其他傳統電視平臺能夠輕視的?流媒體平臺已經是全球化的大勢所趨。

對於網絡平臺來說,「內容為王」是不變的真理,歐美影視劇的發展也一直站在行業鄙視鏈的頂端接受仰望。即便如此,歐美與中國依舊遇到了同樣的瓶頸,如何做到內容輸出的全球化?畢竟無論是歐美劇向中國輸出,或是國劇向海外輸出,以往都僅限於海外播放權的成品售賣。

相比較Netflix忌憚中國BAT三巨頭的謹慎,全美最大公共電視臺之一的FOX與傳統收費電視網HBO為了建立自己的流媒體平臺來分享網生群體市場,則顯得更加大膽地改變以往「向亞洲輸出」模式,嘗試「在亞洲製造」模式。

歐美在亞洲合作生產的首部華語迷你劇

HBO Asia首先與臺灣公視共同製作6集迷你劇《通靈少女》,也成為歐美在亞洲合作生產的首部華語劇,有了打破收視記錄和網絡量過億,數據和口碑反響都超預期。

FOX則以2014年與英皇娛樂合作社會寫實電影《雛妓》為試水,獲得極佳的反響後,開始籌備兩部華語迷你劇,分別是金融行業題材的《東方華爾街》與社會寫實懸疑題材的《心冤》。

由葉念琛導演,黃秋生、惠英紅、謝君豪主演的6集迷你劇《心冤》也將在6月播出

對於迷你劇來說,FOX是個中老手,其經典劇目《24小時》《X檔案》《越獄》等,都曾單獨拍攝過從幾集到十幾集不等的迷你劇(美劇正常體量為22到24集一季)。在海外的試水之作,當然也以小體量的迷你劇為最佳選擇。

對於香港來說,上世紀末港劇的輝煌自不用說,成熟的影視化工業流程,使得香港曾誕生過一批非常經典的類型片,除了大家最為熟知的警匪劇《刑事偵緝檔案》《鑑證實錄》之外,律政劇《壹號皇庭》與醫療劇《妙手仁心》則算得上是最巔峰時期。

和香港曾經有過「英佔」歷史的中英文化交融背景有關,香港是一個在思想與生活方式保持高度開放性與國際性的城市,鄧特希所監製的《壹號皇庭》與《妙手仁心》就是早期港劇在吸納美劇敘事模式下植入香港本土文化與東方細膩情感的最成功產物。

畢竟這兩部通過獨特的美劇式群像塑造而被譽為港版《老友記》的劇集,最早一部誕生於1992年,比真正的美劇《老友記》還早2年。能夠成為整個華人市場最經典港劇,就足以證明其模式與意識上的超前。

由此可見,FOX與香港團隊的合作一拍即合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將英美劇成熟工業環境中的技術與敘事模式視為「國際語言」,說出最本土文化的東方故事……比起所有急切的所謂「國劇出海」「文化出海」,最實際的或許不過是這樣的兼容並蓄。

騰訊的造「市」

HBO以美國電視網的身份與臺灣合作了首部華語迷你劇,但FOX的《東方華爾街》才是真正意義上首部「全球同步」播放的華語迷你劇。

因為這一次,企鵝影視「參戰」了。

就像所有不依靠特別部門拍攝的大尺度劇集都難以上線一樣,沒有中國網絡三大巨頭參與的網劇,通常只能在「除內地以外地區」播放。

騰訊視頻在海外劇方面是三巨頭之中推動更為積極的平臺,除了一般的版權採購之外,從去年5月泰劇《宮》(翻拍韓國版)的首次中泰同步播放,到泰劇《命中注定我愛你》(翻拍臺灣偶像劇)的中泰同步播放創下了泰劇在中國網絡平臺最高點擊量的成績,再到日本網劇《女神探夏洛克》的中日同步播放,都證明了其推動海外劇市場的決心。

FOX Asia所隸屬的20世紀福斯,旗下製作公司福斯國際製作,早在2016年已表明製作華語內容電影電視的計劃,2017年就與騰訊旗下的騰訊影業以扶植青年導演為由、有過打造十部漫改網絡電影的「比翼新電影計劃」合作。

企鵝影視參與《東方華爾街》的出品,除了是「20世紀福斯」系與「騰訊」系的一次情理之中的合作之外,企鵝影視不僅拓展了自身海外合作,也「助攻」了FOX對《東方華爾街》許下的「全球10億點擊量」的寄望。

像《東方華爾街》這樣一次三方和諧且成功的合作,應該是所有人最喜聞樂見的結果,甚至可以為國劇學習歐美劇先進影視工業化流程打開一種新思路。

────── 推薦閱讀 ──────

結愛 │ 白一驄 │ 陳凱歌

徐靜蕾 │張朝陽 │ 雷佳音

街舞系列 │ 遠大前程 │ 女子圖鑑

NINE PERCENT啟示錄 │ 新《流星花園》F4

相關焦點

  • 劉德華監製網劇《東方華爾街》超美劇質感,騰訊網劇布局全球市場!
    這也就更突顯了《東方華爾街》的可貴。香港影視也再一次藉助內地網際網路平臺,展現了自己強大的工業實力,以及敢於創新的精神。在如今香港影視市場萎靡不振的情況下。與內地網際網路平臺聯手轉向網劇,以《東方華爾街》為標杆,全面提升製作品質算是香港影視人走出困境的一個絕佳的途徑。實際上,從平臺的角度看,《東方華爾街》其實並不是騰訊的「菜」。
  • 國劇再出海,希冀文化輸出成常態
    時隔幾年,再次有國劇被韓國翻拍。 2016年,《步步驚心麗》在韓國播出。 同樣由於「出海」的身份,《哲仁王后》在中國受到了一定關注,然而,第一集便有劇情吐槽對魚刺非常挑剔的客人「以為自己是秦始皇麼」以及劇中冕冠制式的僭越,再想想一個月之前的韓服漢服之爭
  • 豆瓣8.3的《東方華爾街》只贏在了短嗎?這是FOX在華語劇下的一盤好棋!
    又是為何選擇了企鵝影視這一合作夥伴、以及選擇了《東方華爾街》這一金融題材、更選擇了香港影視團隊與之合作?在這一項目中,FOX所扮演的身份是什麼?低迷國劇市場需要「高階華語劇」其實2018年的華語劇市場相當低迷。今年的步伐已經行近過半,但仍然一部真正意義上大火的華語劇都沒有出現。
  • 我們總算有了一部像樣的金融劇:《東方華爾街》
    近日,劉德華監製,吳鎮宇、張孝全等人主演的原創華語迷你劇正式上線,並取自香港經典的金融題材,名為《東方華爾街》。一提到「華爾街」自然會聯想到美國標誌性的金融中心,聯想到資本市場裡的爾虞我詐,譬如小李子的《華爾街之狼》,又或是被譽為金融百科全書的《華爾街》。但在咱們這裡,有著「東方華爾街」之稱的香港,自然也是一個充滿金融權鬥的都市。
  • 網劇丨中西合璧的《東方華爾街》,把行業劇拍出了快節奏有質感的美劇範兒
    說起香港電視網絡,很多人的記憶應該是TVB(香港無線電視臺),但《東方華爾街》卻和TVB半毛錢關係都沒有。《東方華爾街》由企鵝影視和福斯傳媒兩大影視巨頭聯合出品,這是FOX進軍中國市場的第一部作品,在中國內地,該劇由騰訊視頻全網獨播。同時,中國香港的觀眾可通過福斯傳媒集團旗下的「衛視電影臺」,與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同步收看。
  • 國劇「華流」如何逆襲成功?
    主旋律電視劇《解密》在中國電視劇市場獲得一致好評時,其版權同時也賣到了美國。《步步驚心》《何以笙簫默》《陸貞傳奇》等製作優良的不同題材影視劇也在東南亞多國取得良好口碑,國劇「華流」突破了人們對「華流」出海題材和傳播效果的傳統認知,逆襲而來。伴隨著國產電視劇不斷走高的收視率,業內對電視產業的發展期望值越來越高。不少國內「爆款」電視劇在點燃國內市場之後,開始向國際進發,試圖「出海」以期獲得更大的市場,並在異國他鄉獲得不同凡響的成績。
  • 5部教科書級別的華爾街電影,看看商業大佬是如何煉成的!
    因為其複雜性和神秘性導致人們十分好奇,所以導演就通過電影來帶我們走進商業大佬們的世界,看看市場是如何被操控的,看看商業大佬是如何煉成的,這5部華爾街電影堪稱教科書級別。一、《大而不倒》這部電影根據同名暢銷書改編而來,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在這樣的大起大落之中,掌權者和商界大佬該如何操作呢?
  • 《東方華爾街》不過爾虞我詐,《大時代》才是投資人性拷問
    道理很簡單, 同樣是以股災作為背景,《東方華爾街》刻畫的,不過是一群理性人的爾虞我詐,惟有《大時代》,才寫出了真正的人性 。即使《東方華爾街》看起來在金融方面更專業,更具寫實影射的味道,卻依然無法取代《大時代》在我心中股市神劇的地位。原因很簡單,金融市場,投資,從來不僅僅是那些技術的考量,核心是人性。是的,就憑 《大時代》塑造了 「丁蟹」 這樣一個外行人物,就勝過了無數部《東方華爾街》。
  • 這部'東方華爾街',看了我嫌自己的腦子不夠用
    拍個電影不用花錢還能穩賺,什麼神操作?《東方華爾街》,是企鵝影視與福斯傳媒集團(曾經創作過《越獄》《豪斯醫生》《24小時》《識骨尋蹤》等經典美劇)一同合作拍攝的新劇,這也是福斯進軍中國市場的第一部電視劇。還有不得不提的監製之一劉德華。
  • 國劇"出海"講好中國故事 匠心匠藝展示全面的中國
    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電視人如何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成為一個新的時代命題。第25屆上海電視節期間,與之相關的話題也被業界人士在不同場合反覆提及。
  • 《東方華爾街》:可惜了,這部良心國產劇竟然沒人看!
    在金融行業劇日漸式微,偶像言情劇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出現一部《東方華爾街》這樣製作上媲美英美迷你劇、劇情上比肩香港金融行業劇的良心劇集,且看且珍惜。《東方華爾街》用1997年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海嘯和2018年的現在下了一盤股市風雲的大棋。或許是為了過審需要,《東方華爾街》虛構了一個架空國家高雲城。
  • 東方華爾街,一部差點因為名字錯過的好劇!
    女人宮鬥、男人商戰,是港劇給我們留下最經典的印象,在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最近兩部港劇又讓大家撿起了港劇的那份情懷,一部是次元君之前八過的《宮心計2》,另一部就是今天要說的《東方華爾街
  • 只有5集的《東方華爾街》,狠狠打臉「港劇已死」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推薦菌菌看《東方華爾街》,在各種「慫恿」之下,昨天正式開啟了追劇模式,結果一發不可收,一下子看不完全集的菌菌表示不開心:這麼點怎麼夠看啊
  • 《東方華爾街》:最適合股民觀看的電視劇
    電視劇《東方華爾街》將故事著眼於看不見硝煙的金融市場,揭秘了金融圈行業內幕和權力風暴,以角色為切入點
  • 「燃、爆、迷你」,淺談《東方華爾街》中的「金融江湖」
    如此看來,《東方華爾街》似乎從一開始就瞄準「爆款」席位。 目前劇已播至第二集,區別於大部分行業劇尤其金融題材的劇集,《東方華爾街》剔除了囉囉嗦嗦的人物前史、不再有離題太遠的情感糾葛,集中聚焦商戰,上演專業版金融江湖風雲。
  • 東方不敗為何選擇楊蓮亭?來看看蘇荃如何服侍洪安通,你就懂了
    按理說,男寵多為小白臉,東方不敗為何卻要選擇楊蓮亭這樣一位滿臉虯髯,雄健威武之人呢?其實咱們只需來看看蘇荃服侍洪安通的過程,便可知曉事情的真相。一、外能整頓教務,為教主分憂洪安通所想的乃是如何勾結羅剎國(即俄羅斯),如何扳倒大清,如何割地為王,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教務之上,所以你讓他好好管理教務,那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蘇荃就派上用場了。
  • 為什麼說尚未問世的《東方華爾街》,已經鎖定了爆款的席位?(1524期)
    把它們重新排列組合到一起,才能「釀造」出《東方華爾街》。5月24日,由福斯傳媒集團、企鵝影視聯合出品,劉德華監製,吳鎮宇、張孝全、餘男領銜主演,譚耀文、張可頤特別演出的華語迷你劇《東方華爾街》將全球首播。未映先火的《東方華爾街》,已經在社交網站引發如潮期待。
  • 和《東方華爾街》裡的金融戰一樣,FOX的亞洲布陣也才剛剛開局……
    在「幕前玩家」葉抱一(吳鎮宇飾演)於獄中長舒的一口氣中,迷你劇《東方華爾街》迎來了大結局。                                 就當所有觀眾都等著CASH小組用綠林打法扳倒政商巨鱷時,《東方華爾街》用葉抱一受難變革的逆轉,把敘事拉回了到了現實的殘酷。
  •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這部上世紀90年代的商戰劇,今天在豆瓣上有高達9.2的評分。說它是香港第一神劇,也一點不為過。甚至因為鄭少秋飾演的男主角丁蟹人氣太火,衍生出一個著名的典故——丁蟹效應。 就在最近,天王劉德華監製了一部金融商戰劇,而出品方之一,是美劇圈大佬FOX。 就是那個曾經創作過《越獄》《豪斯醫生》《24小時》《識骨尋蹤》等等經典美劇,大名鼎鼎的FOX。東方華爾街
  • 被經濟學家盛讚的《東方華爾街》,憑什麼能做到豆瓣8.2分?
    《東方華爾街》開播一集後,因為其不摻水的劇情、扣人心弦的商戰橋段、精緻的畫面和富有藝術氣息的風格,迅速發酵,被觀劇後的觀眾輪番安利。更為難得的是,受眾的外延不斷擴大,多名經濟學家也參與到這個劇的討論,為這個劇打call。截止目前《東方華爾街》在豆瓣已達8.2分,足見品質的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