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勝,未完成的香港電影敘事

2020-11-22 騰訊網

1993年的一天,有點雜亂和汙穢的錄像廳內坐滿了人。幾個社會青年模樣的人叼著沒有過濾嘴的香菸,他們的拖鞋散亂在地上。

我是這群觀眾中為數不多的幾個小朋友之一。那時候,我們這座小鎮的錄像廳大多數都沒有投影屏幕,所謂的當時的大屏幕電視機成為了替代品。

那是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名字我還清晰地記得《天若有情2》,主演:郭富城、吳倩蓮。

那部電影有著一種對於年青人甚至孩子來說莫名其妙的煽動力,對愛情的嚮往和懵懂,對力量的崇拜和衝動。尤其這部電影裡,速度與時間的變換與光影閃爍間,充斥著愛情的捉摸不定和曖昧不清。

我一下子記住了導演有點奇怪的名字:陳木勝。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1993年,《天若有情2》,郭富城,陳木勝,像一個又一個時代的切片,又是一個又一個影像的片段,沉澱在內心深處。

對於一個毫無審美意識的小朋友而言,那種力量與美感,原始而具有穿透力。它不一定深沉和深刻,但是有張力和美好,有的時候會像幻燈片一樣在眼前一晃而過,你甚至會嗅到一股當時錄像廳裡濃重的味道。

於是,陳木勝這個名字,便成為許多70、80後童年記憶的一部分。

那時候的杜琪峯,還沒有形成完全風格化與個人化的影像,在英雄片與動作片的市場上,叫得最響的依然是吳宇森和《英雄本色》。

作為杜琪峯曾經的助理導演,他雖然不在杜琪峯的光環之下徘徊不前,但是他始終也沒有突破個人的局限,他的電影是屬於香港電影導演的電影,但很難說,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標籤和代表一種意義。

但1993年的那部陳木勝導演的《新仙鶴神針》,在眾多當時的新武俠電影裡脫穎而出,甚至成為經典娛樂電影。它的存在,不在於形式上的藝術感,而是它在形式上的時代性,它由各種武俠元素拼貼而成,故事看似支離破碎卻暗合武俠敘事的內在邏輯。它完整地呈現了那個時代的電影人對於武俠電影的嶄新理解和詮釋。

這些在當時的時代性特點,都將成為以後甚至當下的回憶。這些回憶凝聚著集體的閃光點,它帶給人的始終是一種快樂的沉浸。

在之後,陳木勝的動作電影更給人一種過於藉助蠻力的感覺,它固然在影像畫面上好看和刺激,卻過於血腥和暴力,缺乏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理想主義。

並且他的電影敘事趨於成熟卻缺乏個人的想像力,往往遊走於純粹的動作片與黑幫片之間。

從《衝鋒隊怒火街頭》開始,到《我是誰》、《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再到《掃毒》,他的電影往往給人留下的只是一部電影的名字,而不是一部電影的風格,無論是影像學意義上的還是敘事系統意義上的。

而2019年,《怒火戰》成為他的最後一部執導的電影。

2020年8月23日,他因鼻咽癌離世。如果他還在,他會在以後成為又一個吳宇森或是杜琪峯嗎?

這可能也是眾多影迷對於香港電影的期待。

相關焦點

  • 陳木勝,未完成的香港電影敘事
    作為杜琪峯曾經的助理導演,他雖然不在杜琪峯的光環之下徘徊不前,但是他始終也沒有突破個人的局限,他的電影是屬於香港電影導演的電影,但很難說,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標籤和代表一種意義。但1993年的那部陳木勝導演的《新仙鶴神針》,在眾多當時的新武俠電影裡脫穎而出,甚至成為經典娛樂電影。
  • 香港導演中堅力量陳木勝電影排行榜
    陳木勝是香港優秀的導演,雖然不如他半師半友的杜琪峯、陳嘉上等導演那麼成就耀眼經典眾多,拍片數量也不算高產,但依然是值得一提的香港電影界的中堅導演之一。陳木勝導演拍片至今,已經執導 多部電影,其中也有一些作品堪稱精品。
  • 再見陳木勝,再見香港動作電影
    昨天香港導演陳木勝因病去世,正在拍的電影《怒火》仍然在做後期。他的老友徐克杜琪峯舒淇紛紛發聲悼念。以情動人,拳拳到肉,絕對的視覺衝擊和年輕化又動感的電影走向,使得陳木勝電影在九十年代冒出頭角之後叫好叫座的原因。同時也是一代人迷戀香港動作電影的誘因。誰紅他拍誰,誰會打他拍誰,誰打得他拍誰。
  • 由陳木勝的病逝來談上世紀香港電影裡藏著的「秘密」
    嘗試令大家循此銘記陳木勝這個名字,以及這一幕幕何以共同構成和體現香港電影的獨特之處,也許正是影評人應盡之義務。陳木勝(1961-2020)日前以57歲盛齡告別觀眾,絕對是香港電影以至華語電影的損失。敘事上,言簡言賅地交代了劇情和人物性格、主角的關係變化,鋪下了之後的感情發展伏筆;視聽上,畫面組合和聲畫剪接處處流露電影感和香港地道的江湖味道,假如真有香港性(Hongkongness)藏於港產片中,此情此景,庶幾近矣。
  • 陳木勝的離去,是香港電影的巨大損失
    作者:女俠8月23日,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去世,享年58歲。58歲真的不能算老,張藝謀導演奧運開幕式的時候正是58歲,李安58歲的時候拍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此後他們都還有精彩作品出現,可見如果身體不錯,58歲仍是可以大展宏圖的年紀。可是陳木勝沒有等到之後的時光。
  • 陳木勝的離去,是香港電影的巨大損失
    8月23日,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去世,享年58歲。58歲真的不能算老,張藝謀導演奧運開幕式的時候正是58歲,李安58歲的時候拍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90年代,香港電影在國際上賣得最好的就是動作片,陳木勝在連續導演了
  • 香港導演陳木勝去世?留下了香港電影這個「爛攤子」
    只要稍稍熟悉香港電影的觀眾,都知道陳木勝在香港電影界中的地位。過去導演的電影像《我是誰》《特警新人類》《怒火街頭》《雙雄》《新警察故事》《三岔口》《掃毒》等等。這些電影也在網上被挖掘出來,被網友科普。甚至,連「阿偉已經死了」這種熱門的網絡梗,其實都是出自陳木勝導演的電影《掃毒》。不管如何,58歲的香港導演陳木勝已經去世了。他生前還拍攝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由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
  • 導演陳木勝去世?留下了香港電影這個「爛攤子」
    文|令狐伯光8月23日的時候,很多人看到「陳木勝去世」都非常震驚。這位香港導演去世的時候,年紀不大。58歲而已,有很多導演在這個年紀還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只要稍稍熟悉香港電影的觀眾,都知道陳木勝在香港電影界中的地位。
  • 陳木勝,香港電影工業接近最後一批的「紅褲子」
    這個本來出自梨園的名詞,成為香港電影工業最獨特的制度,也成為香港電影黃金年代最普遍的一種「造血」方式。陳木勝就是這種紅褲子制度出來的導演。陳木勝中學畢業就進了麗的電視當文員助理,這只是一份文職工作。但陳木勝每天下班都看到片場的工作人員忙碌的穿梭不同劇組,「什麼是拍戲,我根本一竅不通,但總覺得很有趣,好玩。」
  • 香港電影又一殤,再見「陳木勝」
    1961年出生的陳木勝,伴隨著香港影視業的起起落落,無論是八九十年代的高光,還是千禧年之後的轉型,陳木勝一直活躍在影視圈的一線。陳木勝的作品,不太容易找到香港導演的獨特港味。所以,陳木勝的作品中往往摻雜了商業電影特質,爆裂、飆車、驚險、刺激……其實窩頭反而更喜歡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 紀念陳木勝:支撐起香港電影的人倒在跑道上
    8月23日,香港導演陳木勝不幸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 上一次見到他,還是一年半前的香港國際影視展,他宣布啟動新片《怒火·重案》。二十一年前,陳木勝讓十八歲的新人謝霆鋒主演《特警新人類》,助他成為影壇新貴,如今,在演員斷層嚴重的香港電影圈,把謝霆鋒拉回來的還是陳木勝。
  • 陳木勝追悼會舉行,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也要被送走了嗎?
    ,剛好30個年頭,在這期間,陳木勝恰好見證了香港電影的興衰,更是投出了自己的力量,做出了貢獻。在徐克的江湖裡面,人是沒有辦法藏匿的,而王晶在香港電影低迷的時候,拍爛片養活了一大批香港電影人。有人說:香港的電影世界,沒有徐克或是王晶是不完美的,這句話我很認同,但是我想說的,沒有了陳木勝,也是不完美的,他開啟了一個警匪題材的電影世界。
  • 紀念陳木勝:支撐起香港電影的人倒在跑道上
    1990年的電影《天若有情》是陳木勝的導演處女作。《衝鋒隊之怒火街頭》確立了陳木勝硬派動作片的個人風格,也成為其電影創作中的一個裡程碑式的作品。02以上這些影片的成功,讓陳木勝躋身到香港主流商業電影大導演的行列。
  • 別了陳木勝導演,一代香港電影工業的頂尖匠人
    陳木勝導演上了天堂,才58歲的黃金年齡,以現代人的年體狀況,再拍十五以至二十年問題都不大。剛剛完成的遺作《怒火》,牽涉到香港警察的題材,適逢香港地區時局的特殊紛亂,可以想像在內地審查不一定能一帆風順。即使能過審上映,香港地區觀眾也會懷著複雜心情觀看之。擅長拍攝香港最吃香最犀利的警匪題材的陳木勝導演,在這個時份離開我們,可說是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他處理動作及劇力萬鈞的港式類型片的功架,我認為是香港導演中最頂級的一人。
  • 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離世
    香港導演陳木勝23日早不幸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以《衝鋒隊怒火街頭》(1996)、《雙雄》(2003)、《新警察故事》(2004)、《保持通話》(2008)及《掃毒》(2013)等影片5度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香港導演陳木勝因病逝世
    據香港媒體報導,導演陳木勝昨天因鼻咽癌逝世,終年58歲。導演陳嘉上在微博上確認了這一消息,他痛心地說:「你怎麼就走了,太不舍!」陳木勝1961年10月7日生於香港。上世紀80年代進入香港無線電視臺工作,1983年成為杜琪峯的助理導演,1990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天若有情》。1997年後,陳木勝全身心投入電影圈,代表作包括《特警新人類》《雙雄》《新警察故事》《三岔口》《保持通話》《掃毒》等。他生前曾五次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陳木勝導演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由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怒火》,影片已於去年底殺青。
  • 陳木勝去世了,成龍跳不動了,洪金寶拄拐了,香港電影怎麼了?
    陳木勝的逝世,為晚景悽涼的香港電影,又增添了幾分電影人的不甘。畢竟今年的他,只有58歲。就在陳木勝去世的前一天,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新片推介會上,還剛剛隆重推薦了陳木勝導演的《怒火·重案》。這部還未上映的影片,竟成為了陳木勝有生之年的遺作,還沒等與觀眾見面,便駕鶴西去了。香港電影,到底還能撐多久?1、破碎的時代1990年,陳木勝導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影片《天若有情》,找來了劉德華做主演。
  • 陳木勝因鼻咽癌逝世,作為導演在最黃金的年紀離開了
    《天若有情》大膽啟用了當時的新人吳倩蓮,那時候香港還是流行大眼美女,關之琳、王祖賢、劉嘉玲、李嘉欣等等都是如此,但是吳倩蓮在電影中的精彩表現,甚至一度改變了當時的香港審美。當然剛當導演的陳木勝那是的話語權還是很弱,劉德華一度認為《天若有情》的導演是杜琪峯,因為片場很多決策都是杜Sir決定的。
  • 香港導演陳木勝去世,年僅58歲
    8月23日,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年僅58歲。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怒火·重案》期間已感身體不適,之後去做了身體檢查,不幸檢查出鼻咽癌晚期,電影後期工作都交給其他人接手。20世紀80年代,陳木勝進入香港無線電視臺工作,1983年成為杜琪峯的助理導演;1990年,執導了首部影片《天若有情》,上映後引發關注;1996年,編導並監製了動作電影《衝鋒隊怒火街頭》,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 陳木勝去世!香港動作片痛失一塊金字招牌
    新出來的電影海報上,「我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的Slogan依然熱血,此刻卻已令人不勝唏噓。三十年來拍過近三十部電影,基本上都是動作片的陳木勝去世,令以動作片稱雄世界影壇的香港電影又失去了一塊金字招牌。30年來,陳木勝先後五次得到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的提名,儘管沒有拿到獎,但他的實力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