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有溫度,熱點有態度。點擊「關注」,每天一篇,貓叔陪你聊熱點!
01
這兩天,臺灣藝人黃鴻升去世的消息,接連上了幾次熱搜。
從16號到現在,很多人還是無法接受他「不在了」的事實。
特別是他的初戀女友楊丞琳,在當天聽聞這個噩耗後,立刻放下了手上所有的工作,並寫道:
我沒辦法形容我有多痛,他對我來說就像家人般的存在,知道這個消息我真的沒有辦法接受。
好友許瑋甯說,他原本明天要參加同學聚會的,可是沒有想到就這樣猝然離世。
就在他去世的第二天,「許瑋甯同學聚會為黃鴻升留位置」的話題,也被頂上了熱搜。
在許瑋甯的微博裡,曬出了他們特意為黃鴻升留的位置,桌上還倒滿了他最喜歡喝的可樂。
楊丞琳更是在社交媒體上,再次發文稱,自己這段時間可能都要一直發跟鴻升相關的內容,因為這是自己懷念他的一種方式。
他的妹妹更是為了把「哥哥留在身邊」,特意把自己的手機壁紙換成了哥哥的照片。
在他的追思會現場,賈靜雯、修杰楷夫婦、張鈞甯、歐弟、曹格、柯佳嬿、鬼鬼、丫頭、威廉、阿緯、衛斯理等,臺灣娛樂圈的大多數藝人都去了,只為了送他最後一程。
而所有人無比悲傷的背後,正是因為這是一場來不及告別的意外。
16號,黃鴻升被發現在家中去世,死因是因為不小心在浴室滑倒撞到頭部,沒有及時得到救治,引發突發性心肌梗塞而去世。
讓人惋惜的是,去世的時候,他只有36歲,正是一個男藝人最黃金的年齡。
22小時前,他還正和家人一起開心吃飯,並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張狗狗的圖片,看起來溫馨又美好。
14號他還開了直播,與粉絲友情互動,最後開心地朝大家揮手道別。只是沒想到,這句「再見」卻成了永別。
就在他意外去世的消息傳遍整個娛樂圈的時候,不少明星都紛紛為他發文表示惋惜。因為在很多人眼裡,他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也難逃命運的安排。
就像網上很火的一句話,說得那樣:明天與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
巧合的是,黃鴻升不幸去世的那一天,也正好是喬任梁去世四周年的忌日。
多年過去後,喬任梁的媽媽依然沒有走出悲傷,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
媽媽沒有一天不在想你,即使大風大雨,媽媽也會如約而至。是我沒有照顧好你,你是媽媽永遠的驕傲。
好友陳喬恩,又一次曬出了粉色天空的照片,連續四年以這樣的方式紀念他,因為這是喬任梁最喜歡的顏色。
突然想起《仙劍奇俠傳》裡那句讓人催淚的臺詞:留下的人才是最痛苦的。
02
就在大家為黃鴻升感到惋惜的時候,就在大家又一次悼念喬任梁的時候,知乎上一個關於「獨居」的問題,又成了熱門話題。
有人說,如果他們在遇到意外或出現自殺傾向時,不是獨居,有人及時發現,有人及時採取救護措施,那就不會釀成悲劇。
特別是在去年,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得主、知名網絡作家「格子裡的夜晚」,因突發心臟病不幸在家裡去世,因為獨居直到10天後才被人發現的消息傳遍網絡時,獨居又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選擇獨居的人,也早已不是一個小眾群體。
據民政部2018年數據顯示,中國獨居成年人口已經超過7700萬,預計2021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9200萬人。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大多數青年群體正感受著獨居。
不得不承認,獨居正在成為青年人的一種主流生活方式。
在前不久熱播劇《三十而已》的大結局,顧佳在打點好公司的一切後,和丈夫離了婚回到了茶廠,王漫妮沒有接受「海王」的複合請求,選擇了出國留學。
大多數人沒有看到期盼已久的「大團圓」結局,在網上總結道:這劇就是告訴人們,日子過到最後,一個人也挺好。
與之相對應的,是不想結婚與離婚的人越來越多。
據民政部2018年另一組統計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國內的結婚率持續走低。從 2014 年的 9.6‰下降到了2018 年的 7.3‰,而離婚率還在持續走高。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不想被家庭與孩子所束縛,更多的追求著自己的私人空間與注重自己的個人感受。
還記得曾在網上流傳過的一個「孤獨等級量表」,從一級到十級,從一個人吃飯到一個人做手術,表中的每一幕都能戳中無數獨居者心裡最柔軟的部分。
03
但獨居,真的是所有意外發生的原罪嗎?
《新京報》曾在微博上發起過一個名為「你對獨居生活怎麼看」的投票。其中排名最高的答案是:挺好的,也很自由。
不少獨居的人覺得,獨處的時候,是最輕鬆的時候。因為即便偶爾覺得無聊,自己也能承受,不會因為累及他人而感到不安。
韓國有一檔收視率很高的綜藝節目,叫《我獨自生活》。裡面曾展示過,近兩年很火的女團歌手華莎的獨居生活。
這個生於90後的妹子,今年才25歲,但她卻很享受獨居。
她雖然住在一間100多平的公寓裡,但她最常呆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客廳。
為了生活方便,她甚至把床也搬到了客廳,吃和睡都在床上解決,家裡也沒有過多的家具,連張椅子和茶几都沒有。
一個人的日子讓她無比的放鬆,早上起來就去冰箱裡隨便找一些食物來吃,吃飽了就繼續躺在床上追劇,困了就倒頭睡一會,根本不用顧及形象,也不用顧及是否打擾到別人。
但看似隨性的獨居生活,卻是「亂中有序」。追完劇後,她會收拾屋子,會給自己畫一個精緻的妝,會去路邊吃一頓烤肉,然後再去超市買一些生活必須品。
有時也會約上幾個朋友來家裡做客,學習吹豎笛,用一些好玩的手工,還會在自己心煩的時候獨自出去散步。
她說,獨居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是讓自己有一個完整的靈魂,可以學會「獨立思考」。
所以我想說,獨居並沒有錯,無論是性格原因還是其他原因。而意外也是一個極端的個例,我們不能因為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就去否定獨居,否定一類人的生活方式。
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應該多關心一下獨居者的生活與心理,並讓他們掌握一些自救的生活技巧。
比如手機不離身,比如把家裡的地板都換成防滑地板,比如家裡常備藥物,比如不單獨飲酒,比如設置一件呼救,比如購買呼救手環等。
選擇獨居可以,但一定要以安全為前提,特別是患有急性疾病的人,最好還是身邊隨時有人。
畢竟,不能為了自由,而丟了性命。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轉發與留言,是貓叔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