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熱知識
澳門入關旅行開放已經1個月
冷空氣抵達北方後,三亞便會迎來一年中的又一個旺季,機票酒店飛漲,疫情之下,原來的東南亞玩家也會轉向三亞。如果你想躲避元旦假期的人潮,或者單純追求更低的性價比,好看好吃又好玩的澳門了解一下?
澳門陸地面積32.9平方公裡,比北京市面積最小的東城區還要小,元旦3天就能玩一趟。
澳門現在是我國港澳臺地區唯一已經開放關口接待遊客的特區,低風險地區的遊客只需要持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往返都不需要隔離。
趁現在去澳門,性價比高人還少,可逛吃可觀光可度假,全家都開心。
打卡地怎麼玩?
—
同樣是標誌景點的打卡照,為什麼別人的就是不一樣?同一個地方,玩什麼很重要。
老城區
大三巴打卡,假裝在歐洲
大三巴是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因為形似中國傳統的牌坊,所以也被稱為「大三巴牌坊」,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是遊客來到澳門的必打卡地。
打卡之後千萬不要就這樣離開老城區,除了議事亭前地,交錯縱橫的街巷裡還有許多冰淇淋色的歐式建築。
戀愛巷就在大三巴牌坊的隔壁,嫩粉外牆上是門窗都是明快的綠色,巷子另一側則是黃與黑的搭配,濃濃的葡式風情呼之欲出,在裡面隨便拍,就能假裝在歐洲。
再向遠處走就是連綿成片的老式唐樓與騎樓,各式招牌錯落,斑駁的牆皮與盡顯歲月的痕跡,這裡仍然居住著老澳門人,一些諸如電器、神香、祭品、古董等傳統店鋪也得以保留,年代感十足。
福隆新街則是中西風格混搭的老街,和歐式飄窗相對的可能是中式的雕花木窗,從前是著名的煙花柳巷,現在則是知名的美食一條街。
teamLab超自然空間
在威尼斯人,尋找童話世界
頭頂藍天的威尼斯人無疑是成年人的購物天堂,但今年6月新開的teamLab超自然空間才是所有人的夢幻天地,這個藝術團隊將5000平方米的空間改造成一個沉浸式的奇幻世界,令人著迷。
teamLab曾在2017年於北京798舉辦展覽,展期長達數個月,幾乎天天滿場。
現在的teamLab構造空間的藝術水平與技術能力都有了質的變化,不再滿足於展現複雜多變的光影效果,設立全新的互動體驗項目,觀眾觸摸花朵,花朵會凋謝,觀眾觸碰漢字,漢字蘊含的世界會被釋放,和幕牆上的其他世界互相影響。
更有星球蹦床、水果滑梯、視錯覺房間等等令人目不暇接的裝置玩法。
幕牆上的世界並不再是循環播放的畫面,而是被人們創造出的藝術作品,小朋友現場創作的作品就能成為藝術的一部分。
與其說是觀眾,不如說每個人都是這個藝術世界的創造者。
澳門塔
旋轉餐廳,空中漫步
誰說只有蹦極才能去澳門塔?只要不恐高,就不要放棄這個超棒景點。
澳門塔距離地面223米,從地面乘坐玻璃升降級抵達觀光層僅需45秒,我們可以看到窗外的景觀以肉眼難以抓住的速度迅速離開我們,有一飛沖天的錯覺。觀光層內有玻璃地面,我們可以鳥瞰整個澳門。
如果是帶著父母或孩子,我們可以在觀光塔上的全澳最高的旋轉餐廳用餐,空中的360°視野更加開闊,能夠看到55公裡外的景觀。
餐廳每90分鐘一圈,藍天碧海之間,是日落晚霞與燈火人間互相輝映,一頓飯的時間就能閱盡澳門、珠三角乃至香港的景色。
我們還可以選擇空中漫步這種既安全、又能和天空親密接觸的項目,跟隨專業教練腳步,勇敢邁出第一步,在沒有扶手的情況下擺出各種驚險刺激的動作吧!
被忽略的澳門?
—
下面這3種玩法,大部分第一次去澳門的遊客都會錯過。
龍環葡韻
低調的澳門八景之一
氹仔舊稱龍環,「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自然就是位於氹仔的葡式建築群,整片區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5座比鄰而居的小屋,碧綠透藍的顏色如同夏日冰涼的冰淇淋,較之蒂芙尼藍也不逞多讓,讓人難以相信他們已有近百年歷史。
這裡是中國文化與葡語國家文化及世界文化溝通交流的平臺,其中有展示澳門土生葡人的葡韻生活館,也有反映土生葡人過去及現狀的風貌館,更有展館不定期展出各國的文化藝術品。
除了五座藍綠小屋,海邊馬路還有許多風格迥異的葡式住宅與教堂,造型各異,五彩繽紛,是不能錯過的打卡地。
影匯之星
全球第一個8字摩天輪
新濠影匯酒店大樓的正中央,高懸在130米空中的,是全球第一個8字型摩天輪「影匯之星」。
17個復古科幻主題車廂會沿8字型軌道運行,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澳門的日與夜。
澳門吃什麼?
—
澳門美食集東南西北之大成,無論是澳門本地菜,還是來自葡萄牙的葡式料理,或者來自內地的美食,抑或來自世界範圍內的各國美食,都能夠在澳門紮根,並衍生出獨屬於這片土地的美味。
8餐廳
澳門唯一一家米其林3星
這家餐廳不僅是澳門唯一一家三星米其林,更是澳門唯一一家連續7年摘得米其林3星的中國菜。
8餐廳主打新派廣東菜及精緻點心,僅午間點心就有40多種。
8餐廳就在新葡京酒店裡,餐廳內的裝潢處處體現「8」這個數字,遠看是富貴接連不斷的「8」設計,近看才發現是象徵吉祥的金魚造型,讓人不禁拍手稱妙。
龍華茶樓
發哥吃過的舊式茶樓
在遍地老字號、開業時間50年起步的澳門,龍華茶樓仍然在其中赫赫有名,它開在一棟老唐樓中,是老澳門人私藏的早茶場所,有將近60年的歷史。
店裡依然保持著上世紀60年代的模樣,老式桌椅、三角吊扇、拼花瓷磚,食客們點茶水、燙筷子、從門口的推車裡取點心,搭配周圍食客粵語交流的背景音,好像《澳門風雲》裡的發哥剛剛從座位上離開。
安德魯蛋撻
葡式蛋撻的鼻祖
英國人安德魯將葡萄牙蛋撻和英式蛋奶餅融為一體,製作出輕薄酥脆的撻託,柔滑香甜的蛋羹,咬一口外皮就如松針般簌簌落下,內餡綿軟,甜而不膩。
擁有麵包店的安德魯自此售賣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蛋撻,而他的妻子瑪嘉烈卻因為製作理念不同與其分道揚鑣,並將自己的改良配方賣給肯德基,也就是我們現在能夠吃到的葡式蛋撻。來到澳門,怎麼能不嘗一顆最正宗的葡式蛋撻呢?
這才是澳門,一個好玩好看又好吃的寶藏地,趁它被發現之前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