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對於調色至關重要的卻被國內人忽略的過程--色彩管理.所以說色彩管理重要,因為調色首先第一條,你要保證觀眾看見的即是你看到的,可能有朋友說,觀眾的監視器未必是準確的,那麼我們到底要以蛇麼為標準,這是個好問題也是個好的開始.
首先如果你的播放平臺單一,比如就在某某大屏幕播放,那麼最好的標準就是現場播放環境
比如你的播放平臺比較亂,那麼行業標準就是最好的標準,你在一臺偏色的監看上做出的調整可能到另一臺監看上就會發生色偏,亮度錯誤導致的細節丟失,而你在一臺標準的監視器上作的調整即便你拿到一臺偏色的監視器上看,因為素描關係和色彩關係是對的,也不會差很多
首先說色彩管理
Color Management:色彩管理。
簡單來說完整的色彩管理分為三個步驟:
Calibrate(測量)、Profile(生成描述文件)和Mapping(色慾轉換)
再說幾個名詞:
LUT:Look-Up
Table,顏色轉換查找表。一般LUT都被置於顯卡驅動或作業系統色彩管理模塊內,中高端顯示器中也會內置LUT。LUT分為兩種1DLUT,和3DLUT,1DLUT通常只記錄了對應顏色的輸出,而3DLUT是一個3D數字矩陣記錄了顏色的對應轉換和影響方式,所以3DLUT文件通常很大,LUT通常情況下根據精度可以分為
6bit、8bit、10bit、12bit和14bit。
Gamut:色域。色域的概念就是字面意思,指在某個範圍內所能描述的顏色範圍,也是對色彩進行編碼的方式。
色域會根據顏色模式的不同而發生描述方式上和色域覆蓋範圍上的不同。
注意顏色模式不適色域
常見顏色模式有:RGB、
CMYK、YUV和Lab
。RGB最為常見,也是被最廣泛使用和認可的顏色模式;CMYK主要用於印刷,其描述的色彩數量少於RGB模式;YUV主要用於視頻的色彩描述;Lab主
要被Photoshop等專業圖形處理軟體使用,因為其能夠表達的色彩數量是最多的
CIE xy:是一個表達顏色範圍坐標體系,我不知道我這麼說定義是否準確,但是實際意思就是,參考CIE 1931 XYZ色域,也就是說CIE xy的坐標範圍就是CIE
1931 XYZ色域的覆蓋範圍。而前面提到的sRGB、ARGB、ProPhotoRGB等色域,通常情況下均是在CIE
xy標準中被量化的。見下圖所示:
這是網上找來的一張標準的CIE XY坐標系,可以看到CIE 1931的白點是D6500,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用的色域白點色溫都是D65,因為色域之間沒有直接轉換方式,而只能通過一個標準色域為參照映射過去,我不知道我說的是否明白,色慾的映射不適絕對的是相對的,因為映射標準是CIE1931 所以標準白點通常為D65
Delta E:即ΔE,原諒我不標準的東北話發音,我每次讀這個該死的字母大家都會哄堂大笑,這個玩意兒用來描述標準色域的某一點的色彩與實際測量到的色彩間的差值。ΔE=2是一個分水嶺,當ΔE≤2時,色差無法被肉眼察覺,而當ΔE超過2時,色差逐漸能被肉眼明顯辨別。因此判斷一款顯示設備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就是經過校色以及色彩管理後,其ΔE的平均值大小。一般不錯的監視器應該低於1。
Luminance:亮度值,單位是cd/m?
還有就是顯示器面板類型,這個也很重要,因為不同的面板有不同的背光冒著決定監視器性能不同背光也需要不同的較色儀.
還有較色儀:常用的有蜘蛛,愛色麗,還有更高檔的柯尼卡美能達系列的.
軟體:Dispcalgui,hcfr,Calmanstudio,truelight,cinespace,lightillusion等等,免費收費都有,功能也各有千秋,大的區別無非是支持的色域不一樣,支持的硬體較色儀不一樣等,這個些我都會在以後講解,軟體功能其實無關緊要,紮實靠鋪的基礎最重要,理論基礎不夠紮實即使最好的軟體,結果也未必正確.
如果大家想做好色彩管理還是要深入讀懂,因為色彩管理是個很硬性,很理論化的東西,基礎不紮實一定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