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給自己的青春致敬,也像給自己找到點奮鬥的理由一樣,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看一部關於青春的電影。
這個周我選的是彼時火爆中國的《奮鬥》。電視劇《奮鬥》裡的主角們,全部因為這一句而一炮走紅或者是更紅。佟大為、馬伊俐、文章、李小璐、王珞丹。他們飾演的每個角色都深入人心,以至於很多人都沒法想起還有一部電影版的《奮鬥》。
就是這部眾人評價無法與電視劇相比美的電影版《奮鬥》,卻讓我幾次淚流。
我想,不是我情感過於豐盛和細膩,而是每一個對過往青春奮鬥歷史有感覺的人,都會被觸動心底那一根最柔軟的弦。
由李晨飾演的陸濤,是標準的勵志青年,他有才,卻也有些自以為是。然而每一種性格都不是憑空形成的,他這樣自尊心強,和他的家庭分不開。
缺席了27年的有錢父親突然出現,讓陸濤如何接受?然而,當兩人第一次碰面,父親就遲到了。
父親心懷愧疚的說,「對不起我來晚了」,李晨雲淡風輕的說「不晚,,也就才27年。」
這句話直戳人心。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理想中的父親,我們總對父親有一種崇拜式的幻想。我們幻想著自己的父親能夠全知全能,幫我們遮風擋雨,是我們想要成為的一類人。
然而生活總是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我們的父親有時候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他沒怎麼有文化,也不會說教,他只會大聲用力的說「好好學習」。
我們的父親,有時候就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拿著微薄的收入養家餬口,還要受單位領導的苛刻,他什麼也不說,就微笑著面對你,但他不知道你想要的遠不止微笑。
我們的父親,甚至就像陸濤的父親一樣,缺席了我們的人生,或者從來都沒有出現過。
可我們就像陸濤一樣,對父親仍然還有一點念想,當我們完全沒有路可走的時候,跑過去求助父親。
然而,這個有錢的父親,卻拒絕了陸濤。
「如果你只是想用錢解決一切問題,那我不能答應你,你這樣拿著錢和夏琳去法國,不僅剝奪了自己奮鬥的權利,也剝奪了夏琳奮鬥的權利。我沒有教育小孩的經驗,但是當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我的爸爸就是這麼教我的人就是要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
多麼殘酷的說教!多麼冷血的父親!多麼雪上加霜的一段話!
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父親的話是對的。
我們幾次三番的去嘗試生活,去碰壁,去經歷,最終才發現,原來父親告訴我們的,就是那麼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可我們就是要飛蛾撲火般的去實踐。
別人告訴你的,不是人生自己經歷的才是真知。
故事裡董璇飾演的夏琳非常體貼,能夠看出來她心裡深深愛著陸濤,所以願意遷就他,甚至因為他放棄了去法國的夢想。
可是,是人總會有欲望的,夏琳的欲望就是時裝設計,她想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個小小的種子在她心裡生根發芽,不斷壯大,以至於到最後終於被陸濤戳破。
自以為是又有些自私的陸濤不願意放走夏琳,也不願意卑躬屈膝的去解釋,兩人只能陷入冷戰。
其實,夏琳吼出來的那一刻,我聽到了自己心裡聲音的呼喚。
每一個在愛情裡愛得更多的那個人,都願意付出一切,去換對方的真心,他們所經受的委屈和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而幸福卻是兩個人共同擁有的。
讓我驚喜的是陸濤在經過自己的不斷蛻變之後,敢於放手。而夏琳也在好朋友豆豆去世以後想明白一切要待在陸濤身邊,他們兩個人其實都完成了自我的成長。
我認為奮鬥不光是我們為事業打拼,也是為愛情變成更好的自己。
當他們共同願意為對方犧牲自己,他們就真正蛻變為一個合格的愛人,值得敬佩的愛人,值得相守的愛人。
故事裡夏琳和陸濤,楊曉芸和向南應該是平行的兩對。然而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是陸濤和夏琳的戲份比較多。
在我看來,向南和楊曉芸才是整個故事裡面最重要的角色。生活中當然不乏奮鬥,楊曉芸奮鬥在一線,可像向南這樣的宅男,為老婆付出一切的宅男,何嘗不是在奮鬥呢?
他們頂著一張讓每個人都樂呵的臉。卻並不是每一天都快樂。向南想讓楊曉芸成為向南的最值得驕傲的老婆,然而他的能力有限,心性也不穩,所以總在失敗的路上越走越遠,導致楊曉芸最後爆發。
楊曉芸說,「我最大的失敗就是嫁給你。」而向南那一次也沒有迴避,在豆豆的病房外他大聲呵斥道:「都是我不對,你什麼都對,行了吧?」
這段對話多麼像我們平常裡夫妻的日常吵架,所以他們的生活讓我覺得親切,也真實。
當向南最終選擇投靠遠方的表叔,想給楊曉芸創造一個曉芸茶葉。楊曉芸才最終覺悟,她哭著在機場裡大吼大叫。可向南就躲在遠方的角落裡,不敢出來。
最後楊曉芸吹起了哨子,這是兩個人之間的約定,只要她一吹哨子,向南必須出現。於是向南飛快的衝出來,站在了楊曉芸對面。
女強人楊曉芸,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她流著淚說:「我不要做什么女強人,我也不要掙很多錢,我不會嫌棄你沒用,我只想你待在我身邊別離開我。」
那一瞬間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每一次在老公面前承認錯誤的樣子。我們都一樣倔強著,卻也一樣愛著對方。
愛情裡沒有輸贏對錯,家更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看電影的時候,我幾次三番淚流滿面,都是被劇中的臺詞和人物的表演戳中淚點。
多少年前我曾經悟到一個真諦——我們在聽歌的時候會感到痛苦或者歡樂,那是因為我們內心本來就有這樣快樂或者痛苦的因子和源泉,歌詞不過是一個觸發器,打開了我們的閘門而已。
有情的不是文字不是歌詞,而是我們柔軟的內心,就像奮鬥的不光是電影裡的人物,還有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