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發生院內感染致數十患者無法透析?患者家屬:醫院已重新安排...

2020-12-20 紅星深度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近日出現了院內感染病例。圖據黑龍江日報

4月16日,一名哈爾濱市民爆料稱,哈爾濱市第二醫院發生新冠肺炎院內感染病例後,80餘名尿毒症患者無法正常入院透析。目前,紅星新聞記者從部分患者家屬處了解到,已接到院方重新安排透析的通知。

上述市民爆料稱,她母親為尿毒症患者,此前在哈市二醫院做透析治療,15日接到醫院不能做透析的通知後,詢問過幾家醫院也沒有得到收治。據她了解,同樣急需解決難題的,還有在該院定期做透析的80餘名患者,「之前組建了群聊,群裡還有不少患者因為沒有及時透析出現水腫等症狀。」

此外,市民王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的爺爺今年78歲,患有尿毒症晚期,在該院透析治療近一年,這期間每周透析三次,分別是周二、周四、周六。「我爺爺病情很嚴重,一周三次的透析強度算很大的了,已經離不開透析了。

同樣是15日,王女士接到醫院電話稱無法如期進行透析,「醫院沒說是否可轉院分散至其他醫院治療等,可是爺爺的病情拖不得,我們十分擔憂。」

據王女士講述,目前她的爺爺已出現水腫、胸悶和心衰等症狀,可是她嘗試聯繫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以及一些腎病專科醫院,卻沒有醫院願意接收。

哈市二醫院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疫情原因,目前醫院已停診,不看病也不接收病人住院,病患若需透析建議聯繫其他醫院。哈醫大一院同樣稱不接收新病人。

哈市二醫院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表示,醫院發生院內感染後,按照上級部門及防疫部門的要求,院方已經對相關病區和區域進行終末的消毒,針對透析病患遇到的問題,目前正在等待上級部門的進一步安排和指示。

據央廣網16日消息,哈醫大一院和哈市二院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立即清空出現病例的病房,將在院患者轉移至其他病房實行單人單間隔離治療,原病區進行終末消毒,目前正在封閉中,患者將收治到其他病區。並從4月16日起,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對所有入院患者和陪護人員開展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未經檢測的不允許住院和轉院。患者新入院要先實行單間收治,排除新冠肺炎風險後才能合併收治。

下午,紅星新聞撥打哈爾濱12345市長熱線,工作人員稱,他們已接到透析患者的相關情況,已反饋給衛健委,會有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17日晚,上述爆料市民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接到哈市二醫院工作人員通知,其母親可於18日進行透析,目前他們已完成核酸採集。同時,王女士也接到了院方的電話,稱其爺爺透析時間安排在了19日。

紅星新聞記者 李文滔 羅丹妮

編輯 張尋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相關焦點

  • 尿毒症患者照常透析、早癌內鏡依舊能查:這家醫院如何做到疫情防控...
    風溼科執行主任葉霜團隊在嚴格按照醫院相關規定的基礎上,結合風溼病患者易感的特點對規定進行細化,對於已預約的外省市患者由醫療助理電話溝通,按照病情分類,指導非急重症患者在當地就近就診。急重症患者就診前,由醫護人員再次篩查,保證診治工作有序安全。對於因疫情而未能及時就診的患者,風溼科團隊通過公益在線諮詢,由風溼科資深醫師及專科護士為患者們提供就醫指導和心理疏導。
  • 優質服務暖人心 透析患者送錦旗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李麗馨)近日,遂平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科上演了溫馨的一幕,一位透析患者家屬為感謝透析科醫務人員,特意從上海回來送兩面錦旗,以表達對透析科醫務人員的感謝。據了解,患者是一名84歲老太太,身患尿毒症,今年七月份以來一直在遂平縣人民醫院透析科做透析。由於老人年齡大,有時會犯迷糊,在透析的過程中不經意間會把透析導管扯出來,科室就會特意安排一個醫護人員對老人特別注意。一次透析過程大概需要4個小時,老人大小便不方便,科室醫護人員都會幫忙處理,雖然髒點累點大家卻沒有一絲怨言。
  • 北京復興醫院累計確診34例,官方通報情況→
    不能離院的住院患者繼續在復興醫院治療原發疾病,並繼續進行健康監測14天。14天內,復興醫院南樓暫不接收新患者入院。復興醫院北樓繼續目前管理措施,並進一步進行感染風險評估。此外,繼續對復興醫院全部醫護人員、住院患者、護工和保潔等相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14天,並持續加強院內消毒工作。
  • 復興醫院發生聚集性病例事件 院長:深感內疚 十分自責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的院長李東霞說,對於復興醫院發生聚集性病例事件,「我作為院長深感內疚,也十分自責。」事件發生以來,復興醫院開展了八項工作:一是堅決切斷傳染途徑。1月31日下午對CCU病房所在樓層進行封閉,2月3日下午開始對南樓進行全面封閉管理,2月6日上午開始對北樓進行封閉管理,分區管控並進行徹底全面消毒。
  • 郭濤:我是血透患者家屬 也是一名志願者 我呼籲!
    透析患者,因為疫情,他們不能像以往那樣自行到醫院來透析,400人全被安排住進了醫院。於是有了這樣特殊的一群人,他們既是陪護,也是病區志願者。他們主動幫助醫院進行清掃、消殺,搬運、整理社會捐贈物資,為同病區的患者及家屬提供貼心服務,傳遞溫暖、傳遞愛心。
  • 延邊中醫醫院延吉中醫醫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住院患者及家屬告知書
    為了進一步夯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住院患者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按照國家衛健委和吉林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相關部署和要求,現向您告知一下內容,請務必仔細閱讀:1.非急診患者採取預約住院,入院前患者本人必須行核酸檢測,經篩查後排除新冠肺炎後方可住院治療。持外院檢查結果的患者,需提供7日內同級醫療機構的檢查結果。
  • 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生命線
    慢性腎病發展到終末期階段,就是通常所說的尿毒症,此時腎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進行腎臟的替代治療,或者進行腎臟移植手術。 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血透時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將患者的血液引流出體外,進行淨化治療之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
  • 後疫情時代醫院方如何改善患者安全?
    院感是「患者安全」最直接的隱患2005年,安徽宿州市某醫院發生10例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的患者眼球醫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單側眼球面臨被摘除的惡性影響;2011年,河南新安縣人民醫院曾發生血液透析患者感染C肝事件;2016年,陝西省也發生過26名患者因血液透析感染C肝事件;2018年,東臺市人民醫院由於醫護人員消毒不規範,導致C肝病毒感染患者69
  • 疫情期200餘名透析患者治療一天不落,院長怎麼做到的?
    醫院累計投入6萬多人次參與門診、社區篩查,發熱患者累計500例,疑似病例9例,確診1例,醫護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截至目前,醫院累計投入6萬多人次參與門診、社區篩查,發熱患者累計500例,疑似病例9例,確診1例,醫護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尤其是疫情期間,200餘位血透患者得到了維繫生命的治療,醫院受到了當地省、市衛健委的高度讚揚。
  • 江蘇透析規模居全國前列,超5.5萬透析患者
    12月11日至12日,江蘇省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分會2020學術年會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南京腎臟病論壇舉辦,東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東南大學腎臟病研所所長、中華腎臟病學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分會主任委員、大會主席劉必成教授在江蘇省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分會2020學術年會上介紹,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人患病率高達10.8%,住院患者中由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臟病佔比已高達48%,
  • 某醫院180份乳癌報告全錯,約一半患者或已...|患者|談判|醫院|醫保...
    【吳尊友:曾發生疫情的地方冬季再發概率大】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方,無論是人和物,從境外進來造成感染的機會多一些。【新加坡醫院180份乳癌報告全錯,多人已接受不必要的治療】日前,新加坡邱德拔醫院發布臉書文稱,估計有180名病患的診斷應該重新被歸類,從「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
  • 患者病危,家屬拒絕120轉院,死亡後醫院卻賠償21萬
    林醫生醫師向家屬表示需轉院治療。當日上午家屬將患兒抱離醫院,乘坐班車去縣醫院,到縣醫院時,醫生檢查發現患兒已死亡。患者家屬認為患者死亡系甲醫院、社康中心及乙婦幼保健院過錯行為所造成,遂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
  • 冰凌花 在北國春城「硬核」綻放——探秘「患者零死亡、院內零感染...
    3月9日,隨著43名收治病患全部治癒出院,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在此次戰「疫」成績單上交出兩個「0」——患者零死亡,院內零感染。要說當下最受歡迎的數字,相信許多人都會選擇「0」。一月初的一天晚上,已是夜裡10點多,長春市傳染病醫院院長張義接到器械科科長的電話後,立即答覆,「盡全力預訂最多防控物資」。於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之前,長春市傳染病醫院便已搶佔先機。緊急採購的口罩、防護服、手套、消毒液等防控物資,1月18日全部到位,足夠供臨床使用兩個月。
  • 臺大醫院洗腎誤用自來水致1人死亡?院方回應了
    事件發生於醫院加護病房,共有6名重症患者受到影響,事後部分患者出現發燒,其中一位在數日後過世。對此,臺大醫院指出,目前證據顯示,誤接管與患者死亡「無相關」。來源:《東森新聞》視頻截圖在被媒體曝出後,醫院才發了新聞稿:本院平時針對各項異常事件均會進行通報改善,針對本案在第一時間即已確實完成檢討,並已徹底改正系統性流程及設備改善,同時亦主動跟家屬說明,表達歉意;然於眾多因素之間究為時序關係或有因果關係,亦會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來驗證,但目前證據顯示無相關
  • 透析患者「抓握」無力 當心患上這種病
    「現在手腕不感覺疼了,可以正常拿筷子吃飯了,最開心的是第二天就能正常透析,不影響治療。真的太感謝高主任了!」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血液淨化中心主任高民團隊成功為七旬李奶奶施行手術,困擾老人多年的頑疾終於治好了。李奶奶是位尿毒症患者,透析已12年。
  • 這家醫院有一面特殊的牆,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頻頻點讚!
    這幾天,龍泉市人民醫院的一面牆,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頻頻點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龍泉市人民醫院六病區在上牆的護理人員一覽表下方,專門為患者和家屬設計了一個個「健康宣教二維碼」,患者和家屬只需掃碼,便可隨時隨地了解健康知識,這一貼心的便民舉措在該科室推出後,全院其他病區也都紛紛學習借鑑。
  • 發生院內感染的哈醫大一院宣布發熱門診停診一周
    因發生院內聚集感染而受到外界關注,4月28日晚,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布「發熱門診暫時停診」的告知,告知稱為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疾控中心要求,從4月28日起,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熱門診暫時停診一周,重新開診時間另行通知。
  • 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路邊搶救心跳驟停患者
    近日,在縣人民醫院住院部附近路邊,醫務人員忙而不亂地完成了一場生命接力,成功挽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當天,縣人民醫院ICU副主任鍾秀均、產科醫生萬蓉剛走出住院部,發現路邊一名暈倒的中年婦女,呼之不應,檢查發現患者雙側瞳孔散大、全身溼冷、呼吸心跳停止,情況十分危急。他們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並與急診科緊急聯繫。隨後,保衛科、內三科、血透室等科室積極參與搶救;經過持續循環胸外心臟按壓,患者恢復心跳,瞳孔由大變小,血壓186/110mmHg。
  • 「早期穿刺」人工血管,重新建立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
    尿毒症是一個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上海每年就有2萬名左右的患者在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充分血液透析的前提。由於種種原因,長期透析的患者往往會出現血管通路惡化的現象,而如今,仁濟醫院血管外科與腎臟內科用血透通路新技術——「早期穿刺」人工血管,重新建立尿毒症患者「生命線」。目前臨床已經完成20例,效果良好。
  • 「特色技術」為腎衰竭患者搭建新的生命之橋
    2020年11月21日,昌邑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成功為兩例慢性腎衰竭、糖尿病腎病(5期)患者完成動靜脈內瘻手術,為其日後行常規血液透析搭建起新的生命之橋!兩位患者分別有20餘年糖尿病史、5年糖尿病腎病史,腎功能均已達衰竭期(尿素高於30mmol/l,肌酐高於400umol/l,腎小球濾過率低於20ml/min),腎功能已不可逆轉,尿毒症期隨時有可能到來。因自身原因兩位患者均放棄腹膜透析治療,選擇血液透析。交代病情後家屬要求儘快為患者行動靜脈內瘻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