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家裡合影
四川理縣,是東陽市對口幫扶縣市。「5·12」,是一個讓人難忘的日子。雖然東陽和理縣遠隔千裡,但這樣的距離阻擋不了幫貧扶困人的腳步。5月12日,由東陽市發改局、殘聯、國資辦、住建局、橫店集團等部門單位人員組成的幫扶工作組來到理縣,用真情實意助力兄弟縣市。
殘聯負責人慰問張瓊花
場景一:一輛助殘電動輪椅
當天上午,東陽市殘聯副理事長華斌等人來到理縣薛城鎮甲米村張瓊花家。當華斌關切地詢問起輪椅之事時,張瓊花說:「你們送來的輪椅派上了大用場,生活方便多了。」
張瓊花今年47歲,從小因小兒麻痺而導致下肢殘疾,無法獨立行走。去年5月,市殘聯理事長戚賢群在理縣走訪時得知這一情況後,當即決定,由殘聯為其定製一輛電動輪椅,並在一個月之內,就將輪椅送到了張瓊花手上。有了電動輪椅,以往足不出戶的張瓊花,只要兒子抱她上車,就能到村裡各處走走,活動範圍變大了。
閒聊之餘,華斌得知張瓊花平時在家裡只能依靠一條板凳移動身體,當即表示要為她添置移位器,並儘快郵寄。
背景:理縣有43000多人,其中殘疾人1947人,已經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350人。一年來,市殘聯為理縣殘疾人提供了50輛輪椅、25臺助聽器,幫助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此外,還開展了助學活動,資助5名殘疾兒童。
工作組人員走訪合作社
場景二:一個扶貧扶殘合作社
當天下午,幫扶工作組在市發改局副局長陳新等人帶領下,來到了理縣縣城所在地雜谷腦鎮的一個紡織合作社。這個合作社主要生產藏服,吸納了好幾名殘疾人就業。其中一個叫斯立紅,今年32歲,是一名打底工。斯立紅有聽力障礙,需要戴助聽器交談。她說,已經進社工作好幾年了,現在一個月工資有2000元左右,這個收入對於她減輕生活壓力很有幫助。
合作社負責人叫張秀群,今年62歲,她是甘堡鄉日尓腳村人,後來搬到了縣城生活。她的女兒陳琦今年32歲了,在13歲的時候生病發高燒,耳朵聽不見了。不過女兒很聰明,不僅會設計製作頭帕服飾,還會運用電腦製版。去年,縣裡組織了100名殘疾人進行電商培訓,她女兒也參加了,還學會了操作。
背景:去年理縣組織的電商培訓,東陽市殘聯提供了大力支持。為支持張秀群的合作社擴大再生產,東陽市還落實了30萬元資金。一年來,東陽市共幫助理縣殘疾人發展農業生產264人,幫助就業100人。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