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衛視,曾經是廣東電視嶺南臺,經過多次改版,成為涵蓋新聞、短劇、體育、綜藝等四大板塊,成為省級衛視。
現在每個省,每個市都有自己的代表電視臺,而廣東衛視作為廣東省的代表,按理應該在省內有大量觀眾群體,但是有記憶以來,我和我的家人、朋友,身邊的同學,幾乎沒有觀看廣東衛視的,所以也就沒有人談論廣東衛視。
廣東衛視與其他的省級衛視相比,在大環境中有很大的不同。
廣東省走在改革開放的前緣,相鄰香港和澳門,思想和文化也受到了部分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國內的演藝圈發展比較遲,十多年前,基本上沒有什麼優秀的電視節目,而香港的娛樂圈已經發展得風生水起,電視劇、電影、歌曲等方面都非常興旺。歌曲圈,特別是粵語歌,非常流行,出現了譚詠麟和張國榮的競爭,後來又出現了四大天王,在廣東甚至全國都有很多人追星。而無線電視臺和亞洲電視臺兩臺相爭,出現了很多經典的電視劇,於是,在居住在深圳等離香港比較近的地方的人,紛紛製作了一些無線信號的接受器,用來收看香港的電視臺,政府曾經多次阻止,但因為太多人這樣做,而且改革開放,很多從香港來廣東投資的香港人也希望能夠看到香港的電視臺,最終,政府做出讓步,官方引進了無線電視臺和亞洲電視臺這兩個電視臺到廣東播放,所以在廣東,可以收看到tvb的翡翠臺,亞洲電視的本港臺等,這兩個臺大量的優秀節目把大量廣東觀眾都吸引走了,平時,大家談論的都是tvb、亞洲臺,廣東衛視不可避免的被忽視了。
大家都不看廣東衛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廣東衛視的定位不明確,廣東衛視作為省視,是要面向全國還是面向省內,實際上,其他衛視都有這個選擇,其他衛視都選擇了面向全國,隨著亞洲電視臺的消失,無線電視臺節目質量逐年下降,很多觀眾紛紛回籠到內地電視臺,國內的電視、電影也開始興旺起來,就連香港的許多演員都要去內地發展,國內娛樂圈異常火爆,出現了天價片酬,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紛紛引進優秀的節目,有電視劇、綜藝節目等,打造自己的品牌,雖然娛樂至上,受到不少人批評,但不可否認,它們是成功的,一些明星、歌星、演員都紛紛希望上這兩個電視臺,能夠推廣自己,提高自己的身價。而廣東衛視的節目質量總是提不上去,節目不僅吸引不到一線的優秀的演員,還吸引不了國內的觀眾,所以面向全國,廣東衛視比不上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甚至連其他很多的衛視都比不上,在全國範圍,廣東衛視是失敗的。
廣東省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省份,廣東很大的人口是說粵語的,廣東衛視選擇了面向全國,就要播放普通話的節目,這樣就等於放棄了這部分的觀眾源,雖然其他省份也有方言,但是與普通話轉換比較容易,但是粵語與普通話相差較大,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雖然在廣東推廣普通話已經差不多二十年了,年輕一代也可以聽說普通話,但是老一輩的人是學不會了,而且他們才是電視臺的主力軍,年輕人隨著手機和電腦的興起,更多是在網上看電視劇和電影,看電視的時間減少了。
而在廣東,有珠江頻道、南方衛視,還有各地的本地電視臺,更多的是粵語播放,就算是引進其他電視劇,都是經過重新粵語配音的,這些電視臺瓜分了廣東衛視的觀眾源,所以廣東衛視省內省外都不受關注,處於非常尷尬的局面。
廣東衛視如果定位全國,應該加大投資,製作更加優秀的節目,才能有更強大的競爭力,近年來,廣東衛視也開始有了不少優秀的節目,特別是綜藝節目,有《旋風車手》、《流淌的歌聲》等,在全國吸引到更多的觀眾,這些觀眾可以彌補不會聽普通話的省內觀眾,但是還需要有更多努力,更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