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15年,治癒不了「喪子之痛」

2020-11-04 皮皮電影

最近,網紅辣目洋子火了。

作為素人演員的她參加了《演員請就位》的錄製,在長相和表演經驗都不佔優的情況下,她卻出色演繹了一名女囚犯,自然鬆弛的演技讓人驚嘆,臺下爾冬陞導演說她以後有機會成為一名影后。

辣目洋子表演的片段出自電影《小偷家族》,這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

是枝裕和被稱為日本最具人文氣質的導演,他的作品常常以質樸的情感、娓娓道來的口吻感動觀眾,而他常常身兼導演和編劇二職,因此他的作品更加渾然一體,可以看作是標準的作者電影。

在皮哥看來,辣目洋子能驚豔眾人,《小偷家族》電影本身至少佔了一半的功勞。

今天皮哥給各位推薦是枝裕和另一部作品——《步履不停》,這部電影是是枝裕和的巔峰代表作,豆瓣評分高達8.8分。

影片雖然講述的是日本的故事,但中日同屬東亞地區,在家庭倫理方面有頗多相似之處,作為中國觀眾看起來絕對會感同身受。

影片中的日本家庭遇到了難言之隱:喪子之痛。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扎心的題材,按照中國導演的拍法,絕對少不了大段的煽情戲和哭戲,可是是枝裕和的處理卻非常高妙。

影片故事發生在日本一個偏遠小鎮,橫山一家的生活平靜而安詳,但背後卻暗藏陰雲——他們的大兒子純平在15年前為救落水兒童溺水身亡。

家中的老父親是一個退休的醫生,在鎮上開一家小診所,純平原本繼承了他的事業,但意外去世後,老父親一方面承受著喪子之痛,一方面追求一生的事業後繼無人。

家中其實還有兩個孩子,姐姐千奈美嫁給了一個慵懶的男人,他們生了一兒一女過著幸福的生活。

小兒子良多違背父親的意願,獨自離開家鄉去異地當了一名繪畫修復師,還娶了一名帶孩子的寡婦,這位寡婦的前夫和良多的哥哥一樣意外離世,這不是給二老添堵嗎?所以良多和父親的關係非常緊張。

又到了長子純平的忌日,良多和姐姐帶著家人趕回了家中,橫山家的小屋裡又熱鬧了起來。

整個電影在前半段非常治癒,在小鎮屋簷下,老奶奶炸玉米,父親在書房閉目養神,孩子們攀紫薇花,追逐著黃蝴蝶,屋裡的大人們愉快地談天說地,好一幅溫馨的畫面。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中的隱痛也漸次出現。

最開始是兒媳婦和女婿的身份認同問題。

良多的妻子,姐姐的丈夫一直在家庭中努力表現,以求得二位老人的賞識。女婿雖然不修邊幅,看上去邋裡邋遢,但好在為人寬厚,深得二老歡心。

而兒媳婦因為寡婦的原因,遭到了母親的白眼,母親雖然打心眼裡覺得她舉止得體,溫文爾雅,但依然故意在她面前撂一些狠話,尷尬的場景層出不窮。

接著是父子關係問題。

父子顯然積怨已久,平時根本不會交流,只有在家人團聚時見縫插針說幾句,在聊天的過程中,父子都不會去看對方的眼睛。

父親當然希望兒子繼承家業,見說服不了兒子,他就去勸小孫子以後當個醫生,搞得兒子良多非常窩火。

良多工作並不順利,接到的好幾個電話都是工作上的壞消息,父親暗中知道了情況,卻對兒子無能為力。

影片最後的重頭戲,就是長子之死。

雖然過去15年了,但二老心中的痛楚並未減少半分。

他們有個奇怪的舉動,每年忌日期間都會邀請當年被救的那個兒童來家裡吃一頓飯,仿佛期待一種生命的延續。

15年過去了,當年那個兒童已經長成了一個25歲的胖子,這胖子穿著油膩,沒有正經工作,待人接物的禮數也不周到,可是二老卻把他請到家中熱情招待他,搞得胖子渾身不自在。

胖子走後,父親大聲咒罵這傢伙該死,說當年純平不應該救他。母親則非常「心機」,她每年邀請胖子來家中做客,目的就是讓這小子不自在,這是一種最溫柔的「報復」行為。

忌日當天,母親也會帶著家人去長子墓前掃墓,本以為是一場催人淚下的哭戲,但一切平淡如水。

忌日結束之後,一群兒女相互離開,三年後父母相繼離世,時間步履不停,良多陷入了無盡的愁思之中。

客觀來說,《步履不停》是十分平淡沉悶的,皮哥在第一次觀影時中間還睡著過一次,可是看到結尾,看著老夫婦相互攙扶,上坡下坡,步履不停,我突然有些觸動,看完片後立刻二刷了一遍,立刻感受到了影片的精妙。

皮哥在想這部電影涉及了家庭生活中的三個矛盾:婆媳矛盾、父子矛盾,以及喪子之痛。

如果交給中國導演拍,你幾乎可以想像會拍成什麼樣子。

就拿婆媳矛盾來說,每晚八點檔的電視劇裡,婆媳矛盾是永恆的主題,只要隨便抄點填上去,就是一部熱熱鬧鬧的電影,一點也不沉悶。

就拿父子矛盾來說,你也能回想起電視劇裡用濫的橋段,父子大吵一架,父親憤怒地對兒子說:「以後我沒有你這個兒子!」兒子摔門而去,然後父子之後在機緣巧合下相互理解了對方,達成了和解,最後父子相擁,熱淚盈眶。

喪子之痛也是導演們最喜歡的煽情題材,無論前面再怎麼隱忍,最後一定會有一場情感的大爆發。比如《唐山大地震》裡徐帆哭嚎的橋段,比如《地久天長》裡王景春的死亡凝視,都讓人潸然淚下。

總結起來說就是,一般的導演拍這樣的家庭片,無外乎圍繞著「製造矛盾-激化矛盾-解決矛盾」的模板去創作,情感也隨著劇情的迭代,一步步推向最高潮,結尾一定是全家人達成和解,一副家和萬事興的美好景象。

可是在是枝裕和這裡,這些全部被推翻,他創作的手法是「製造矛盾-淡化矛盾-放過矛盾」。

全片三個矛盾,他一個也沒有解決。

婆媳之間的隔閡解決了嗎?沒有。

直到最後,婆婆也沒有表現出悔意,媳婦兒也沒有抱怨,兩人就這麼不聲不響分開了。

父子矛盾解決了嗎?沒有。

父子倆在片中蜻蜓點水地進行了簡單的溝通,兩人都知道無法說服對方,他們的交流就像走了個形式,然後默默分開,直到父親去世,這個心結也沒有解開。

喪子之痛緩解了嗎?沒有。

忌日過後,大家默契地不再提這件事,兩位老人繼續在苦水裡泡著,苦不堪言,但似乎也甘之如飴,其中的百般滋味不只是他們懂得,而是觀眾一起感同身受。

這種痛,甚至比《唐山大地震》裡徐帆嚎啕釋放的痛,更持久,更扎心。

是枝裕和如此評價自己的作品,他說《步履不停》是一個什麼都沒發生過的故事,除了細節別無旁物,因為細枝末節累加起來,就是生活。

我一下子明白了,影片的名字為什麼叫《步履不停》,生活不管給我們帶來苦難還是幸福,時間都是永遠流逝,永不停步的。

所以影片的故事僅僅發生在一天一夜,我們卻能感覺到時間的流逝,無論是老夫婦上下坡漫步,還是一家人情緒的轉變,亦或老診所日夜交替的空鏡頭,都讓人能捕捉到時間的流逝。

為了反映時間步履不停,導演在拍片時,除了少數運動鏡頭,其他大部分都用的是固定鏡頭,就是為了捕捉剎那間細微的變化。

影片在多處有可挖掘的點,比如長子去世後,他的妻子改嫁,這是一條支線,完全可以宕開一筆,進行闡述。比如長子救的那個胖子,生活困頓,也可以進行插敘。或者是夫妻倆的回憶,完全可以來個黑白鏡頭進行昨日重現。

可是是枝裕和砍掉了這些細枝末節,就讓電影如流水般淌過,你看電影完全感覺不到一絲絲設計感,仿佛在某日普通的日本家庭的角落裡放了一臺攝影機,隨機拍攝到的畫面一般真實。

它會令你不自覺地沉浸其中,而忘記觀眾視角,而成為片中一個隱藏的角色。

熱鬧的電影第一遍看好看,再看就會覺得聒噪和矯情。而這樣的電影後勁十足,第一邊看像喝了一杯白開水,啥也沒看進去,可是日後回味起來,卻總能咂摸出無盡的滋味。

好了今天的電影就介紹到這,文末如果你喜歡皮哥的文章,記得點擊文章下方2020生機大會連結,為皮哥投票助力!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治癒這回事,交給是枝裕和就可以啦!
    《比海更深》等電影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是枝裕和」和一部最愛的是枝裕和電影出鏡:是枝裕和 《光陰的故事-臺灣新電影》是枝裕和是該得到這樣關注和矚目1995年至2018年從處女作《幻之光》到《小偷家族》23年導演生涯,13部電影從來沒拍出一部爛片
  • 國民姥姥孫桂田:2婚3子,65歲遭遇喪子之痛,資產過億也心煩
    國民姥姥孫桂田:2婚3子,65歲遭遇喪子之痛,資產過億也心煩其實她的人生經歷比咱們想像中的要豐富的多,完全再重新拍一部電視劇也不為過。早些年的情感經歷了。國民姥姥孫桂田:2婚3子,65歲遭遇喪子之痛,資產過億也心煩其中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傅彪。
  • 勞勃瑞福又嘗喪子痛三兒詹姆斯癌逝
    近年已淡出影壇的84歲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和前妻所生的第三個孩子詹姆斯(James Redford),因膽管癌去世,享年58歲。詹姆斯的妻子凱莉在社群網站上發布悼念文,透露丈夫已經離開,雖然不再陪伴自己及一雙子女,卻也過完了他美麗的一生。
  • 1991年,被趙本山拋棄又歷經喪子之痛,葛淑珍的報復手段真"解恨"
    1991年,被趙本山拋棄又歷經喪子之痛,葛淑珍的報復手段真&34;說起趙本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來自東北的他作為人們熟知的一位喜劇演員總是會出現在大屏幕上。趙本山多次上春晚,連續15次獲得春晚節目的一等獎,他的成就直到現在也被人仰望。
  • 7年與同一人結婚3次,幫妻子走出喪子之痛,張衛健為何不自救?
    但因為張衛健父親的影響,張衛健一直不敢和張茜走進婚姻。直到張茜表示自己想在30歲之前步入婚姻生活,張衛健才終於作出決定。然而張衛健和張茜卻在7年之內結了三次婚。其實每次結婚都不是因為兩人之間鬧矛盾,反而是為了遷就周圍的親友。
  • 母獅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次雄獅更替與喪子之痛?
    在貓科動物中,獅子是最大的一種,唯一能和老虎相匹敵。現在,世界範圍內的獅子不到萬頭,而且都集中在非洲大草原上,亞洲的野生獅子幾乎全部滅絕,獅子作為食物鏈中最重要的掠食者,自然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而貓科豹亞科豹屬五大物種中的獅子,已經在地球上發展進化了十幾萬年。
  • 郭富城母親:中年經歷喪子喪夫之痛,97歲壽終正寢人生沒有遺憾
    自從前段時間王思聰在網上影射什麼後,就頻繁傳出她和郭富城婚變的傳聞,但兩位當事人卻似乎並不care這些謠言,反而罕見的秀起了恩愛。而作為郭富城的母親,郭媽媽含辛茹苦將幾個孩子養大,卻中年接連經歷喪子喪夫之痛,好在有小兒子為她養老送終,讓她盡享天倫之樂,想必97歲壽終正寢的她再無遺憾。
  • 薛耿求、全道嬿多次詮釋喪子之痛下戲仍痛哭
    韓國將於3月20日上映的電影《偶像》,4月3日上映《沒有你的生日》,接連兩部電影不僅均由薛耿求主演,薛耿求更接連在兩片中挑戰飾演喪子之痛的父親。「即將上映的兩部電影中我都經歷了喪子之痛,但電影表現出來的氛圍卻截然不同。」他說,拍完《偶像》後一個月,立即接演《沒有你的生日》。一個月內接連兩部主演作品在韓國上映,也是薛耿求從影25年來的第一次。
  • 22歲楊超越詮釋「喪子之痛」,哭戲痛徹心扉,袁冰妍對比慘烈
    22歲的楊超越挑戰「喪子之痛」,楊超越哭戲花絮曝出,楊超越哭戲撕心裂肺、痛徹心扉、感染力極強。楊超越在現場非常認真,開拍之前醞釀情緒,拍完這一場戲之後,楊超越久久走不出來很多網友稱袁冰妍的哭戲是:乾打雷、不下雨!
  • 《金宵大廈》被趙希洛搶走兒子崩潰演繹令人心痛 葉凱茵現實中曾經歷喪子之痛
    不過,觀眾沒有忽略另一女角葉凱茵,她在劇情中被誤以為有情緒問題,還要經歷失子之痛,讓觀眾看得入木三分。趙希洛在《嬰》中,失去了兒子豆豉仔,於是憶子成狂。其後在一次偶然機會下遇上葉凱茵,意外發現對方懷有兒子,而且預產子與豆豉仔一模一樣,於是開始了奪子計劃,不惜埋身對方家庭,更令飾演葉凱茵的老公衛志豪愛上自己。
  • 八一製片女廠長王曉棠:淪落6年林場工人,中年曆經喪子之痛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經濟不發達,文化藝術產業也很凋敝,少之又少的影視作品,常常是時代回憶的經典,也造就了一位又一位和她同一時代的演員都很羨慕她,說她是真正的集美貌與才華與一身的女神,但更欽佩她的人品和毅力。
  • 是枝裕和也拍日劇了?依然是熟悉的治癒日常風啊……
    這部劇就是日本大導演是枝裕和有份參與拍攝的——《有村架純的休工期》開播4集,豆瓣評分8.5,雖然參評人數不多,但成績還是不錯的。其中,導演是枝裕和負責了第一話、第三話的掌鏡。從《比海更深》到《小偷家族》,他總能最溫和細膩地把平淡的日子講出味道。是枝裕和時隔多年再拍劇,和有村架純初次合作,該劇在開播前,觀眾是既期待又好奇的。
  • 成為「是枝裕和」
    微信公眾號 「槍稿」在2004年的坎城電影節上,是枝裕和參加了《華氏911》放映會,映後現場掌聲經久不息長達十分鐘之久
  • 是枝裕和20年沉澱電影美學,離不開這四個男人
    他專注家庭和生活,專注平凡的小人物,在緩慢的敘事結構中,不動聲色地展示現實世界的溫情與殘酷。從1998年的《下一站,天國》到2018年的《小偷家族》,20年沉澱出的是枝裕和影像,不能沒有這四個男人。——瀧本幹也2015年,是枝裕和的另一部電影《海街日記》引起強烈反響。雖然這部影片並未在國內上線,但那片溫柔海岸,依舊治癒著許多人。
  • 惠英紅在《鐵探》演繹2次喪子之痛獲大讚層次十足!
    而於上星期播出的一集,惠英紅再次痛失愛子,歷經2次喪子之痛的演繹就讓大家大讚是神級演技!惠英紅於《鐵探》中飾演為爭權上位、不擇手段的總警司萬晞華,野心勃勃的她為了成為警隊「一姐」經常都「使橫手」爭功,有時更罔顧下屬的性命安全~角色的「黑人憎」(討人厭)程度真的是追劇的觀眾都說受不了!
  • 《步履不停》:是枝裕和謂誰?不僅僅代表著「包容、溫情與簡練」
    引言是枝裕和是日本著名電影導演,1987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1995年,憑藉愛情片《幻之光》入圍威尼斯影展的競賽。2004年,憑藉劇情片《無人知曉》入圍第5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導演是枝裕和擅長用充滿詩意的語言,溫婉平靜地表現如水般的生活,他講故事總是娓娓道來,如涓涓溪流,讓人不自覺的融入其中,其風格充滿了日本文化浸潤下的日式美學。他的作品題材多具社會關懷,充滿人文主義色彩。風格樸實,注重內省容易引起共鳴。
  • 「醜男」林永健:娶到「敗家女」周冬齊,喪子之痛成最大遺憾
    於是在2000年,他只身前往北京,沒有人脈和關係,辛苦的四處找劇組拍戲。在他看來幾十塊錢的鞋就夠穿了,他自己不穿貴的鞋,也不讓別人穿。畢竟在自己最窮的時候,妻子不離不棄,在他看來妻子值得他做麼去做。喪子之痛讓他更珍惜家庭說起林永健最大的遺憾,
  • 溫情而克制、細膩卻不沉悶,他就是是枝裕和
    這部拍攝於1993年的關於臺灣電影新浪潮運動最有代表性的兩名電影人的電視記錄片,讓是枝裕和得以與自己的偶像侯孝賢近距離接觸,並成為他今後電影創作重要的領路人。是枝裕和起點極高,處女作《幻之光》(1995)呈現生命之絢爛、死亡之靜美,自然、深情,令人擊節讚嘆。當時,在預算及其拮据的情形下,《幻之光》拍攝完成了,是枝裕和在第一時間就將這部影片放給了自己仰慕的侯孝賢。
  • 是枝裕和「有如走路的速度」的電影,深邃而波瀾不驚
    是枝裕和通過表現事件中的大人如「孩子」,而明、京子、茂、小雪四姐弟如同「成人」般的堅忍,譴責了自私而不負責任的大人在社會中製造的悲慘。2006年的《花之武者》是是枝裕和首度挑戰古裝片的作品,這部田園牧歌般的武士復仇故事,所表達的卻是對「武士道」精神的否定。「我想櫻花之所以能平靜地凋謝,是因為知道來年還會再次開放;否則的話,它不會甘心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