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爾濱記者 劉菊
金秋已至," 十一 " 黃金周臨近,在旅遊的黃金季節,哈爾濱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在享受快樂出行的同時也要重點做好健康防護。
網絡配圖
出行前
1. 應關注目的地疾病流行近況,國內旅行可首先查閱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或撥打當地 "12320" 衛生健康諮詢熱線,國際旅行可查詢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海關總署網站或目的地國家的官方網站,了解目的地的疫情發生情況和旅行建議。
2. 出行前進行風險評估。不建議前往新冠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不建議前往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患有慢性疾病、65 歲以上老年人,聽取專業醫生的健康狀況評估再作出行決定。
3. 做好防護準備。按照停留時間、旅行地衛生設施狀況等,準備充足的口罩、一次性手套、免洗手消毒劑等防護物資。出行最好攜帶酒精類消毒產品,如果擔心交通運輸部門不允許隨身攜帶液體酒精製品(例如消毒液、消毒噴霧等),可以選擇消毒溼巾、棉片等更方便攜帶的產品。
4. 健康出行。出發前若無可疑症狀,即可正常出行,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可疑症狀,建議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待症狀消失後再出行。
旅程中
1. 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健康防護
配合鐵路、民航、客運等交通運輸部門健康檢查,做好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與他人保持 1 米以上的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在候機、候車時,儘量遠離人多擁擠、空氣汙濁的場所,在空氣流通的地方等候。旅途中儘量少使用或不使用公共運輸工具上的衛生間。
2. 配合當地防控要求
到達住宿地後,要按照當地政府部門各項防控措施要求配合開展健康檢疫。
3. 及時增減衣物
充分了解當地氣候情況及時增減衣服;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網絡配圖
4. 注意飲食衛生
乘坐交通工具時儘量避免摘下口罩進食,減少飲水,如果是長途旅行,儘量和同坐的乘客錯開吃飯時間,縮短用餐時間,用餐後最好更換口罩;到達目的地後選擇正規餐廳,規律飲食。及時補充水分,不要飲用生水或地表水,應飲用開水或瓶裝水。生吃蔬菜瓜果要洗淨;不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物;儘量不食用涼菜、不隨便食用野菜和野蘑菇、食用海鮮時要煮熟蒸透。
5.注意手衛生
勤洗手,飯前飯後、便前便後以及觸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減少接觸公共物品,接觸是很多病毒的重要傳播方式;請使用洗手液、肥皂、香皂等用流動水洗手 20 秒以上,如果不方便洗手,應使用免洗手消毒劑。
6. 遵循社交衛生禮儀
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垃圾箱內,不隨地吐痰。
7. 到達景區後
進入景區時關注醒目位置的告示牌,關注防控要求;購買門票時儘量使用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方式購票,減少現金的使用;進入售票處、遊客中心和景區內相對封閉的場所時要有序排隊,避免人員聚集,確保與他人保持 1 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遊客遊覽時不參加聚集性活動,減少使用纜車、遊船、電瓶車、景區內部交通車,如確需使用要採取隔位就座的方式保持安全間距;使用景區內電子觸控屏等公用設施時最好佩戴手套,或者使用後及時進行手消毒。
返回後
1. 繼續做好防控
返回後應按照相關規定做好各項防控工作,繼續掃描 " 龍江健康碼 ",遵守查證、驗碼、登記等措施。
2. 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一旦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入境或返回時應主動申報並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主動告知醫務人員旅行史、接觸史,及時診斷和治療。
3. 旅行後保留旅行票據信息,以備查詢。
編輯 李洪霜
值班主編 陳雲朋
【來源:ZAKER哈爾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