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名女子發視頻,自己的汽車停在中間,前後各被一輛豪車堵在停車位裡,動彈不得。她邊拍視頻邊質問:「這是欺負我們窮嗎?不讓我們回家!」
雖然該女子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操作失誤,實際情況卻是,在她把汽車停到別人的車位後,豪車車主多次跟她聯繫,她卻以手機靜音、沒聽到等為由沒有配合挪車,等到她想開車回家時,才發現被堵住了。
一個人在出事後為了擺脫責任,對自己的錯誤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卻把責任推給別人或客觀因素。只聽女子單方面的發聲,常常掩蓋了真相,一句輕飄飄的「誤停」,她試圖把自己的責任一推二六五,這是欠明智的。網友進化了,變得聰明了,不會輕易被你帶歪節奏,所以,網上幾乎一邊倒地指責她的無理。
且不論該女子為了推卸責任而對自己的錯誤輕描淡寫,也不論車位緊張引發的共鳴,更不論侵權責任的釐定,只論她口中所說的「窮」字。
細究起來,誤停女子的汽車值十萬左右,比起堵她車的一輛是奔馳,一輛是勞斯萊斯,的確寒酸了一點,但是她是窮人嗎?比起我老家裡,一年下地幹活掙不了幾個錢的鄉親們來,她簡直是富豪級別的。當然,拿她和開著豪車的車位主人來說,她的確是「窮人」,而與開私人飛機和遊艇的人來說,開著豪車的就可能是「窮人」了。
窮不窮,往往是對比的結果,比如,走在大街上,身邊有豪車經過,或者看到別人背著名牌包包,都會讓人覺得「自己比別人窮」。貧富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由此產生的「相對剝奪感」使得很多人覺得自己是窮人。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0年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約1/5受訪者認為自己比周圍人窮。
誤停女子口中陰陽怪氣叫嚷的「窮」,也許是她真實的心理感受,但是,她強佔車位遭豪車圍堵這件事情,和她窮不窮有關係嗎?是別人欺負她,還是她太霸道?
出事後要鬧,鬧得動靜越大越好,這似乎是不少人的做法。誤停女子不僅把遭遇發到網上,而且採取乾坤大挪移,抓住大眾的痛點來渲染,比如停車難,比如貧富對立,試圖通過哭窮的方式贏得道義上的支持。
但是在誤停女子這裡,這個招數不好使,在現實中沒有得到諒解後,跑到網上發視頻博同情,不料卻引發網友的大加撻伐,有指責她惡人先告狀的,有說她強詞奪理的,更有直接罵她活該的,可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確實,未經別人的允許強佔車位,留下聯繫電話,待車位主人需要的時候積極配合挪車,並且對耽誤別人使用車位誠摯地致歉,如果有必要還需給予一定的補償,這才是明智之舉。誤停女子非但不積極配合,反而擺出一副「我窮我有理」的無賴嘴臉,無理攪三分,這就太過分了。
既然有錯在先,而且涉嫌侵權,那就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這和貧富無關,和「欺負」也扯不上半毛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