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在等一座城,像咖啡在等一個人。忘記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聽到有關電影《等一個人咖啡》的隻言片語,於是想再次重溫一遍這個電影。
印象中,《等一個人咖啡》比較小資,當年上映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整個劇情看來,也就是幾個人的愛情故事,看過也沒什麼觸動。這次再看,卻有了不一樣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在成長,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就會有所不同。
重溫這部電影,首先是收穫了一種感動,因為故事中那些經歷等待的人,因為那個木木的阿拓。這部電影,當時的宋芸樺演技還略顯青澀,和次年的《我的少女時代》中的表現相比,看起來就像是小朋友過家家的感覺。雖然那個「阿拓」也不是很出彩,但就是因為那種不做作的耿直、實在,對待喜歡的女孩誠實,故作大方,讓看的人願意跟著一起等待,一起感動。
可能很多人等了一生,也不會等到希望遇到的那個人;有的人等著等著就變了,是放棄了。可是這個影片卻告訴人們,每個人都在等一個人,等一個心動的人,等一個指引的人,等一個可以互相守護一生的人。就像,阿拓等到李思螢,金刀嫂等到暴哥,老闆娘等到那封信,觀眾們,則等到了影片結尾的花絮,陳妍希的可愛亮相,是之前觀影所沒有關注到的,很驚喜。
然後,再次看這個影片捕捉的到的第二個兩點,就是電影的插曲,林芯儀的《等一個人》。不知道是我以前真的太過神經大條,還是現在對音樂變得敏感了。當影片播放到老闆娘釋懷男友的離開,接納曾經無比絕望的自己,也就是老闆娘出去旅行之前那一段。
在等一個人咖啡館門口,「等一個人出現,擁抱著我的世界……」林芯儀的歌聲與鏡頭之間的深度融合,更加渲染那種略顯沉重的氛圍。我不是專業的樂評人,就個人而言,李芯儀的嗓音透露著一種大氣,不是那種溫婉的調調,這種歌聲出現在這個鏡頭,不會讓氣氛變得悽悽慘慘,是那種絕望過的希望,高亢的聲音帶給人新生的活力。
看完這個影片總體的感覺不同於上一次的無感,甚至覺得是爛片。可能經歷了一些時間和事情,再來看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是的,我們都在等一個人,也許你會先遇到一個一見鍾情的人,就像李思螢的白衣少年,他不一定是你要等的人,但是他會是你感情裡、人生裡的一段美妙的故事。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任務,阿不思,那個帥帥的女生。是的,愛情不是鬧鐘,不是說定好時間,鬧鐘響了,我們就不愛了。不愛了就是不愛了,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現在很多人缺乏阿不思這樣直面自己的勇氣。
另外,建議那些忙於奔波迷失自己的人,偶爾也靜下來,喝一杯咖啡,看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