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儼然成為這個夏天最熱門的綜藝節目,每期播完便會有引人熱議的話題。二公表演剛剛結束,淘汰名單塵埃落定,這其中有阿朵,鍾麗緹,沈夢辰,丁當。在這場需要參賽嘉賓唱歌跳舞的女團比賽中,公認大vocal丁當被淘汰是不是有點可惜?可是她可能真的不太適合這檔節目。如果只能在藍盈瑩和丁當之間選出心目中的最佳隊長,大家會選誰呢?儘管藍盈瑩被扣上自私、愛表現、不顧別人感受這樣的頭銜,我還是會選擇藍當隊長。
首先,這是比賽,是競技,每一個姐姐來的目的都是要贏,不是什麼所謂的&34;。在經歷一公表演之後,大家都達成共識,就是比賽場合不要純唱,你唱的再好,現場不激情,現場打分的人便不會買帳,那你以及你的小組就面臨淘汰的危險。
作為每一個團隊的隊長,他們同樣要面臨純聲樂歌曲的挑戰,藍盈瑩一直想要為歌曲加入新元素,想要加入樂器和說唱,雖然被老師否定了樂器,惹哭了吳昕,但其馬上告訴吳昕會有更好的想法。其實不僅是藍盈瑩組,孟佳組在表演中同樣加入了故事和現代舞,寧靜組也嘗試了說唱,就連&34;黃聖依組不也加入了探戈和海豚音?每一個組都在嘗試另闢蹊徑,以求現場表演更完善、更深入人心。唯有丁當組,在聽到老師建議純唱不要加入舞蹈動作後組員竟紛紛表示同意。難道一公時《beautiful love》唱的不夠好,站的不夠高嗎?況且丁當作為專業歌手以及選秀節目的評委,不是更有現場表演經驗嗎?這一點上,她不如藍的表現,起碼藍有認真準備過思路,明確向老師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目的,最終被老師合理說服。在練舞時,三個人都感覺唱歌和舞蹈同步進行的不協調,也是藍向老師提出建議能不能精簡舞步。在這裡有人罵藍愛表現,說就她想法多,但作為一個隊長來講,難道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解決不是一件好事嗎?
反觀丁當,她不是第一次做隊長,更表示一定會負責起隊長的責任。第一次分組時,丁當仿佛被欺負的不成樣子,引起了全民心疼。但細想是不是也和她的領導能力有關?作為隊長,你不強勢、不去主導,抱著不想得罪人的想法,一副我是想指導她們但是她們不聽我的就算了的樣子,最後還要委屈哭訴,背後抱怨。艾瑞巴蒂組沒有一點凝聚力,和隊長丁當沒有想辦法去調節引導脫不了干係。幸運的是第二次的組員金莎和白冰明顯非常溫和,這是丁當可以為自己正名的時刻了,但結局並不如她所想。
在二公小測時,丁當組要和明顯擅長舞蹈又拿到了舞曲的王霏霏組對決,她表示大家擅長的領域不同,這樣競技她覺得不公平,自己吃虧。但是,所有的比賽都有公平可言嗎?雖然這是你遇到的問題,但也是你的機會,不是嗎?觀眾更喜歡看反轉,對於王霏霏的全場唱跳,你們抒情聲樂時再加入一段舞蹈,相信更能博人眼球。她們也是拼命努力在練唱歌,唱到成員嗓子都要失聲也是不容易。但明明知道了現場投票的弊端,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
在拉票環節,丁當又再一次唱起了《我是一隻小小鳥》這首歌。此時,我想起了杜華一開始對她的評價,說對這首歌大家已經審美疲勞,現在我才理解她的意思。當時小明讓她展現一個隱藏技能,她的好歌那麼多,《我愛他》、《猜不透》哪怕要翻唱唱《洋蔥》都比唱《我是一隻小小鳥》強。丁當可能是思維的局限性,她從初舞臺到二公都一致認為唱高音會增加觀眾喜愛度,但她自始至終都忽略了觀眾想要的新鮮感。而藍盈瑩組是三個人用了一個180線的梗,一個沒有女主臉,一個歌紅人不紅,一個主持小透明,自嘲示弱的同時拉進了觀眾好感度。
其實在我看來兩個組相處上都沒什麼問題,但可能是藍個人的原因,她不太關心關注別人的情緒和感受,求勝心和目標感毫不掩飾地寫在臉上,在其腦海中無時無刻迴蕩著我要贏、我要練習。她在看到吳昕情緒不對時來給她捏肩膀,她自認為是吳昕練舞練累了,但她沒有想到是人家情緒不好。說藍盈瑩有自己的小算盤那是肯定的,否則不會讓李斯丹妮來教她們,但試問,《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哪個人沒有小算盤呢?吳昕當初非要來藍組,大喊選我的時候沒有嗎?鬱可唯在看到王霏霏第一個選萬茜時馬上調整思路,主動選寧靜時沒有嗎?白冰口口聲聲說把藍當成好姐妹卻在沒被選時說了一句引導輿論的話不是小算盤嗎?娛樂圈的人會不知道哪句話會帶來什麼影響嗎?要是帶著有色眼鏡去扒一個人,哪怕人淡如菊的萬茜也會被罵上熱搜。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抱著各位姐姐也都是凡人的心態,我們意識到她們一樣會有諸多不好的性格,那我寧願要選擇支持像藍盈瑩這樣的藝人,不管怎麼說,在她的帶領下隊員是可以得到成長的,倘若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還有什麼比成長更重要呢?
我個人覺得,丁當可能更適合去參加《我是歌手》這樣的比賽,可以一展她的風採,畢竟《我是歌手》的觀眾都喜歡聽高音。藍盈瑩作為一個演員,並不適合成團,你更應該踏下心來鑽研演技,提高其共情能力。雖然現在的大眾普遍有了邏輯思維,但在風評太差的時候大家還是會把藍盈瑩當成浣碧本碧。希望下一次藍盈瑩接戲時能選一個討喜角色,參考秦嵐富察皇后,白月光的濾鏡已經讓人忘了那個心機小三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