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界三位大佬跌落神壇,成為談資!|劉大為|楊曉陽|畫壇|書畫家...

2020-12-27 網易

  我們關心的,不是你是否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能否無怨無悔。——林肯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高峰期和低谷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失敗可能是暫時的,俗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時的失敗可能只是在為你未來的成功積累經驗;而人們的風光也可能只有一瞬,或許前一刻還是萬人追捧的明星才子,下一瞬就成了人們飯後閒聊的談資。

  書畫界就有三個昔日風光的大佬跌落了神壇,再不復當年受萬人追捧的風光。而他們如今跌倒後的落魄景象不僅沒有獲得大家的同情,還被不少人津津樂道,成為人們眼中的談資和笑柄。

  這或許是人們常說的"世態炎涼",亦有可能是因其三人"作繭自縛"。接下來本文就將介紹這三人究竟是何方神聖,又是如何從神壇跌落的。

  
第一位是劉大為

  劉大為先生曾是享譽全國的著名畫家,其作品多次獲得國家、國際級別獎項,他本人也曾是中國美術協會掌門人,其影響力可見一斑。這樣一位大佬級別的人物曾在多年間站在神壇之上供萬人敬仰,如今卻在畫壇逐漸失去蹤跡。

查看大圖

  很多人認為他是在卸任之後一夜之間跌落谷底,但這個情況並不是突然發生的,在此之前其實就早有相關預兆。從前幾年開始,劉大為先生在作品功力、審美等方面不斷受到來自各界的質疑,風評大受影響,所作畫作的拍賣價格也一直走低。

  據相關資料顯示,劉大為巔峰期的一幅畫作曾拍出兩千多萬的天價,但是在他卸任美協掌門之後,一幅畫作竟以一萬多元的價格成交。千倍的差距使人唏噓不已,不知當時這位昔日大佬的心情是遭受拋棄後的落魄心酸,還是看淡一切的平靜寧和。

  不過雖說他的作品價格一度走低,但是十年美協掌門光景還歷歷在目,而且他還在美院任教數年,算得上是桃李滿天下。另外,畫作的價格也是看作品,劉大為先生所說"跌落神壇",但多年積累的影響力猶在,日後或能逆風翻盤也猶未可知。

  第二位是楊曉陽

  剛剛說到的劉大為先生是美協的掌門人,而接下來這位楊曉陽就是與之相對應的國家畫院的掌門人楊曉陽。楊曉陽出身於藝術文物家庭,從小就受到藝術薰陶且藝術天賦超群,在繪畫上的造詣也算得上是傲視群雄、久負盛名,所出作品還被人以千萬高價買下。

查看大圖

  十年畫院掌門路上,楊曉陽也曾風光無限,可就在卸任的當月,他便有一幅畫作被以一萬多元的低價售出,如此強烈的反差引人唏噓,此番遭遇倒也和劉大為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他暫時也只有這一幅畫的價格走低,而且這幅畫所受的爭議頗大,拍出低價也不足為奇。

  不過如果說劉大為一跤跌得全身骨折,楊曉陽最多算是被絆了一下,以他現在所有的影響力,他在畫壇依舊是令眾人仰望的存在。或許說他跌倒都是誇張了,他只是踉蹌了一會,只需要手一撐又能重新站起來,此時的失利在他之前數十年所見過的大風大浪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之所以被說成跌落神壇,大概也只是他名氣過盛的緣故。

  第三位是李士傑

  這要說的最後一位大佬在前面兩位的襯託下其實也算不得什麼重量級人物,甚至去網站上搜索的話可能都找不到專屬他的介紹,他就是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掌門人李士傑。本來李士傑作為一個省級書畫家在全國範圍內並沒有多大名氣,真正讓他聞名全國書畫界的是他跟同省另一位書畫家因一場糾紛而對簿公堂的事件。

查看大圖

  作為一名書法家,沒能以書法功力享譽書畫界,反而是因為一場荒謬的法律糾紛糾紛被其他人看熱鬧,想必李士傑本人心裡也並不好受。此事件一觸發也給李世傑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至少他在安徽省書協就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核心位置。

  或許他並不在意這等虛名,畢竟他原本就不靠書協闖蕩江湖,但是在午夜夢回之時,他恐怕也會感嘆道自己雖不曾享譽全國,但好歹是一省書協掌門人,一時在安徽文壇何等風光。曾經擁有過的如今卻因一場意外瞬間失去,心中落差感必然還是會有的。

  這三人或是書畫泰山,或是天賦異稟,或是機緣巧合之下聞名,他們都曾在文壇中位於神壇之上,卻在時間的消磨和意外打擊之中失足摔下。不過實際上,這三位大佬看似跌倒了,卻也並非沒有還轉的餘地。

  畢竟人生在世怎麼可能沒點起伏,這三人也都是歷經風霜的老人了,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一場失利在我們看來是他們跌落神壇了,在他們看來或許不過只是摔了一下,就算摔得再慘,只要靜心休養一段時間便能爬起來。

查看大圖

  跌倒不算是什麼貶義詞,跌倒之後不去懊惱、沮喪,而是迅速察覺到失誤並迅速爬起來的人,甚至還能將那些跌倒看做自己人生中的一個勵志的勳章或者裡程碑。人們之所以對跌倒一詞比較敏感,不過是更多的人在跌倒之後就自暴自棄,不再嘗試站起來,而是選擇就繼續趴著停滯不前。

  遭遇跌倒並不可怕,遭遇跌倒了就一蹶不振的人那才可悲。而且實際上,只要自己好好看清楚自己該走的路,不走歧途,一般很少有機會跌倒,偶爾一兩次還可以看做自己寶貴的人生經歷。

  很多人在別人風光的時候豔羨無比,但一旦別人出事跌倒就恨不得衝上去踩兩腳,或者是在一旁圍觀還拍手叫好。其實這種行為不但不厚道,而且可笑。誰還沒有個瓶頸期跌倒的時候呢,一味看別人笑話把人家的痛苦看作笑柄談資的時候,也不反思一下當自己跌倒孤立無援、被看笑話的時候心中作何感想。

  在人生中,有春風得意的時候,也有跌入泥濘掙脫不開的時候,在得意之時不忘形,在困境之中不服輸,在爬起之後反思吸取教訓,這才是正確的處世之道。另外,在別人得意之時不嫉妒,跌倒之時不嘲笑,東山再起之時不惡意揣測,這是人應該有的高尚品質和素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藝術鑑藏 夏京州: 記已故在野派文人書畫家熊靜安
    南國離憂羨屈子,北窗高臥比羲皇。既憐阮籍窮途哭,更罵淮陰名利忙。這是熊靜安先生寫於1943年的一首詩《狂夫》,可見當年之壯心。他幾乎與20世紀同齡,一生坎坷,默默無聞,寄情於詩書畫,且自願靜靜地度過晚年,至九十三歲無疾而終,達到禪家所言「心月孤圓朗中天」之境。他的治學、修身、處世的精神讓人敬佩。我讀到他的詩書畫作品時,不禁為之驚嘆。
  • 惠風和暢著名書畫家高建國、夏德起書畫聯展在忻舉行
    聯繫電話:13152908100  130803015607月4日上午,由著名書法家高建國和夏德起聯合舉辦的「惠風和暢——高建國、夏德起書畫作品聯展」在忻州市五臺山書畫院隆重開展。忻州市政協、忻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局、五臺山書畫院及忻州市部分著名書畫家和省、市級新聞媒體百餘人參加了開展儀式並觀摩了80餘件氣勢恢宏、酣暢淋漓的書畫作品。
  • 以神寫形——楊曉陽水墨創作學術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研討會現場12月12日下午,「以神寫形——楊曉陽水墨創作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書畫》美術館召開,美術館邀請了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中國書畫》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康守永,理論家王鏞,《美術》雜誌主編尚輝,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鄭工
  • 書畫界兩位泰鬥明爭暗鬥起來,簡直是昏天黑地!
    趙孟頫《行草千字文》局部董其昌也是位書畫界的全才,在前人書法和繪畫基礎上,另闢蹊逕自成一派,董其昌的作品更添幾分秀氣飄逸之美。董其昌和趙孟頫在書畫方面都各有千秋,他們的作品留存於世,並且深得後人的喜愛。除此之外,兩位書畫界的大人物,也開闢了書畫技巧,為書法和中國畫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董其昌,明代著名書畫家。生於嘉靖三十四年,卒於崇禎九年,享年82歲。
  • 一代大佬跌落「神壇」!當年白衣少年今安在?
    2020年無論對世界還是中國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而對馬雲來說則是風評急轉直下的一年,甚至有人喊出馬雲跌落神壇,始於2020年的口號,今天咱們來聊聊,前年還人人高喊馬爸爸的馬雲,為何突然之間跌落神壇了呢?
  • 李湘曬王詩齡繪畫被贊才女,曾一幅畫被炒至10萬,驚動書畫界
    近日,李湘在網上曬出了王詩齡的最新繪畫作品,並介紹道:王詩齡畫的貓。畫中,一隻可愛的小胖貓栩栩如生,連貓身上的毛都清晰可辨,呆萌的樣子著實有王詩齡小時候的影子。繪畫剛一曝光,立馬引來網友圍觀,不少人都盛讚王詩齡是才女,繪畫造詣深厚畫得真棒,還有的直言她有趕超自己爺爺的趨勢了。
  • 黃賓虹張大千悉心教導,可他卻用鼻子寫畫(三)
    說來也巧,可能與江西書畫界有緣吧!上世紀九十年代有緣在江西多次拜見陶博吾先生,陶先生也是塵封久年的書畫家、詩人。這位當時幾乎被遺忘的大師,伴隨時間的推移和幾位有識之士的大聲疾呼,他那百年孤獨的人生和書畫藝術才逐步被人們了解,被書畫界同仁欽佩。依陳傳席教授的評價——陶博吾是二十世紀四大在野派書畫家之首,此前已成公論。「朝有賢宰,野有高人」。時間過了十幾年,在江西又有一位被塵封的在野派書畫大師熊靜安被人發現。
  • 海南書畫藝術網特別報導「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書畫家——張連龍
    庚子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蔓延,波及全國,牽動著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書畫藝術家的心。在此萬眾同心,在全民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書畫家們用作品凝聚人心,用書畫家的眼光去觀照現實,體現一種責任,一種情懷!
  •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楊曉陽的繪畫實踐與美學構想
    「書畫同源」的觀念,最早可以追溯至南朝王微提出的「並辯藻繪,核其攸同」之說,同時代而稍晚的謝赫倡導「骨法用筆」,可以視為「以書入畫」觀念的最早表達;唐時,張彥遠明確提出「書畫同體」論;此後,宋元明清數代,更以書法為畫法之本,「書畫同源」、「以書入畫」因而成為寫意中國畫之「正法眼藏」。
  • 當代著名書畫家陳雲海先生書畫作品欣賞
    當代著名書畫家陳雲海先生書畫作品欣賞陳雲海藝術簡歷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南昌市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民進開明畫院畫師江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南昌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西鐵軍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南昌老年大學書畫研究院 院長南昌市首屆傳統技藝大師
  • 五臺縣近現代書畫家
    繪畫多屬工藝性的,有建築彩繪、殿宇畫、壁畫、公案畫、炕圍畫、玻璃畫、壇罐畫等,只有少數畫工脫卻匠氣,專事藝術繪畫。近現代史上,五臺縣不僅僅是在教育文化,書畫藝術等領域,人才濟濟,匯聚一堂。而且社會上的藝術類培訓也是緊隨其後,各類書畫家層出不窮。
  • 江蘇蘇州這三位歷史名書畫家,快來看看,你們知道幾位?
    吳門畫派引領畫壇,600年間從未中斷,人才輩出。今天將跟大家聊一聊蘇州歷史上三位名畫家。沈周沈周生於1427年11月21日,明代繪畫大師。出身富裕的書香繪畫世家,少時師從陳寬學習詩文,其一生從未應科舉徵聘,始終過著田園隱居生活。文徵明因此稱他為飄然世外的「神仙中人」。沈周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域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 天津楊柳青畫社開年筆會舉行 濠社書畫會書畫家與青年傳承人共迎新春
    19位來自濠社書畫會的書畫家走進畫社,齊聚博物館國泰民安廳,以書寫意,以畫抒情,與畫社的青年傳承人一道共迎新春。     活動中,書畫家們揮毫潑墨,以筆墨之功展造化神奇,將花鳥的秀美生動、山水的萬千氣象一一訴之筆端。展廳裡一派「牡丹吐豔」「山川蔥鬱」的熱鬧景象,正是隆冬時節春意暖,北國春訊寄江南。
  • 書畫家蘇丁:水墨丹青繪鍾馗 書畫作品寫人生
    書畫家蘇丁,江蘇省連雲港人,原名孫文清。他年少愛追夢,迷戀於書畫篆刻藝術,筆耕不輟,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獨特的審美視角,曾受諸多名師提攜指點,學而思進,刻苦專研,尤其對中國傳統山水、人物畫的研摹,碩果纍纍,取得了非凡業績。
  • 《生僻字》跌落神壇,這幾首歌卻同時成為霸榜神曲,成功洗腦聽眾
    然而網絡神曲終究是網絡神曲,在《生僻字》爆紅了一段時間後,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認為《生僻字》這首歌缺乏音樂性,除了博人眼球的生僻字歌詞之外不再具備可聽性,一時間許多聽眾紛紛聲援,更有甚至直言《生僻字》借著人們的民族情懷搞噱頭,一時間這首風靡大江南北的神曲跌落神壇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 著名書畫教育家華敬俊先生喜收高徒王懷華
    ,北京盛仁堂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書法家郝鴻翔,河北省採風學會會員、書畫家豐躍友、範景泉、靜心、清心,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王喬喬,通州區老幹部大學藝海分校校長趙春梅,企業家劉洋,袁海勇警官,孫輝院長的女兒丹丹,北京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採風學會北京分會會長、通州區政協文史特邀委員、北京漕運書畫院新聞處處長兼新聞發言人劉維嘉等共同見證並祝賀王懷華成為華敬俊先生入室弟子。
  • 一代名家——馬平赫|書畫|藝術家|書畫家_網易訂閱
    自1993年從事書畫藝術創作,拜書畫藝術泰鬥許維訓為師,2009 年出任中國書畫研究院煙臺分院執行院長,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專家、《聯墨藝術報》 理事會理事,中國CCTV世紀大採風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特聘藝術家,同時授予「最具創作力的書畫名家」,山東省文聯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共和國日記》書畫卷展選組委會顧問
  • 葭月—中國書畫專場
    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廣東順德縣弼教村人,清代乾嘉年間嶺南著名詩人、書畫家。乾隆五十四年拔貢。詩學李賀、黃庭堅,刻求新穎,書得晉人意。工詩善畫,兼精書法,擅長篆刻,號稱"四絕"。對嶺南詩歌的發展起過積極的作用,且影響至中原。他一生雖然足跡未出嶺南,但中年時詩畫名氣已遠播中原。其詩以境新、句奇、意深、情真而獨樹一幟。性喜山水,與張如芝、謝蘭生、羅天池並稱為粵東四大家。
  • 皇室後裔、書法俊傑:記川籍著名書畫家劉藝的藝術人生
    貴族精神,既成為他一生奮鬥、不懈追求的動力源泉,也成為他完善道德、規範言行的律條。稟賦很高的劉藝,從小立志高遠、勤奮學習,尤其酷愛書畫。他三歲學寫字,五歲學繪畫,六歲給鄰裡寫對聯。以稚子之齡,臨大家之畫,摹大師之書。少年時代以一手好書畫享譽鄉鄰,被稱為「小天才」。一位偉人曾說:天才就是比較聰明一點。
  • 書畫家走進中國畲鄉開展文化扶貧,共同打造「詩畫畲鄉」金名片
    8月25日,「中國好畲畫」畲族民間書畫作品創作採風活動在中國畲鄉——浙江麗水景寧拉開帷幕。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戴言帶領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的書畫家陶文杰、餘暉、李以泰、劉文清、楊西湖、官明、董文運、王利群、葉向禮、黃建華、樓意、金明華、俞志和、沙正鑫等14名書畫家一行走進中國畲鄉,舉辦書畫講座、深入實地採風、現場揮毫潑墨,開展文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