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邀請劉備入蜀,有三人明確反對,他們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2021-02-13 情懷歷史

益州之戰是東漢末年,劉備為奪取益州與劉璋發生的戰爭。自赤壁之戰後,劉備領有荊州,為實現諸葛亮在《隆中對》跨有荊、益的計劃,已有意圖進攻益州。此時劉璋受制於據守漢中的張魯,又有強大的曹操意圖攻取漢中,對蜀地構成威脅,張松於是勸劉璋歡迎劉備入蜀,以增強實力自保。在張松等人的勸說之下,劉璋於是請劉備入蜀。公元211年,劉備入蜀後初期與劉璋關係良好,劉璋更將士兵派給劉備,並讓他進攻張魯。但是,劉備到了葭萌後就不再前進。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並發動戰爭,這就是益州之戰。在益州之戰中,劉備一直向成都逼近,諸葛亮、張飛和趙雲亦入蜀助戰,但劉備軍隊在雒城時受阻一年,直至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劉備圍困成都,劉璋才向劉備投降。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劉璋邀請劉備進入益州,可以說是引狼入室了。那麼,問題來了,劉璋邀請劉備入蜀,有三人明確反對,他們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一、王累

《華陽國志》中記載:王累,新都人也。州牧璋從別駕張松計,遣法正迎先主,主簿黃權諫,不納。累為從事,以諫不入,乃自刎州門,以明不可。

王累(?——211年),廣漢人,劉璋的部下,益州從事。從事,即從吏史,亦稱從事掾,漢刺史的佐吏。漢以後三公及州郡長官皆自闢僚屬,多以從事為稱。因此,對於王累來說,可以視為益州牧劉璋麾下的幕僚和謀士。在此基礎上,得知益州牧劉璋準備邀請劉備入蜀的消息後,王累和黃權一樣,都去多次勸諫劉璋,意思就是不要引狼入室。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劉璋執迷不悟,根本聽不進去這些勸諫。於是,為了引起益州牧劉璋的重視,王累選擇自盡,以此明確反對劉備入蜀這一事件。不過,王累的付出,根本無法改變劉璋的決定,更無法避免益州落入到劉備手中這一結果。

二、黃權

黃權(?-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閬中縣(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東漢末年,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益州牧劉璋召為主簿。曾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不過,黃權的勸諫,同樣沒能改變劉備進入益州的事實。因為反對劉備進入益州,黃權得罪了益州牧劉璋,乃至於遭到了流放。當然,雖然劉璋對待黃權不夠厚道,不過,黃權並沒有像張松、法正、孟達等人一樣背叛劉璋,而是等到劉璋放棄抵抗之後,這才歸降了劉備。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黃權被拜為偏將軍。漢中之戰爆發之前,黃權向劉備獻出計策,主張攻打漢中之地,並被劉備拜為護軍。公元219年,劉備為漢中王,仍領益州牧,以黃權為治中從事。及劉備稱帝,準備討伐東吳的時候,黃權勸諫而不納。以其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進攻。劉備伐吳敗還,而歸途隔絕,黃權不得歸,無奈之下率部降魏。被魏文帝所賞識,拜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使同車陪乘。後領益州刺史,進駐河南。

景初三年(239年),黃權被魏明帝曹叡晉升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正始元年(240年),黃權去世,諡號「景」。對此,在筆者看來,同樣是反對劉備入蜀,黃權和王累的結局,顯然是截然不同的。並且,黃權雖然最後投奔了曹操,但是,劉備非但沒有怪罪黃權,反而將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在來到曹魏之後,黃權更是獲得了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等皇帝的器重,凡此種種,都凸顯出黃權的人格魅力,也促使他最後獲得了善終的結局。

三、劉巴

劉巴(?-222年),字子初,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今湖南省衡陽縣、邵東縣一帶)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蜀漢時期官員、名士。東漢末年,劉巴年少成名,荊州牧劉表多次徵用推舉,劉巴均不應就。公元208年,曹操徵伐荊州,荊州士人多歸劉備,劉巴卻北上投靠曹操。後受曹操命令招降荊南三郡,不料先為劉備所得,劉巴不能復命曹操,遂遠至交趾,又輾轉進入益州,成為益州牧劉璋的手下。

《零陵先賢傳》中記載: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聽。巴閉門稱疾。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想請劉備進入益州以討伐張魯,派遣法正去迎接劉備。劉巴進諫到:「劉備勇力過人,讓他進入益州必然會造成禍害,不能請他進來。」等到劉備進入益州後,劉巴又向劉璋進言道:「如果讓劉備去討伐張魯,相當於將老虎放歸山林。」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劉巴等人的極力反對和勸諫,並沒有讓益州牧劉璋幡然醒悟。一定程度上,如果劉璋拒絕讓劉備進入益州,後者即便最後還能攻佔益州,恐怕也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更久的時間了。公元214年,劉備平定益州後,劉巴歸附劉備,為左將軍西曹掾,法正去世後,劉巴接任尚書令。

在漢末三國時期,尚書令這一官職非常接近丞相,或者可以說是副丞相。而這,無疑凸顯出劉巴在劉備勢力中的地位了。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劉備登基稱帝,劉巴為劉備起草了登基時所需的各種禱文、詔誥、文書。在蜀漢文臣之中,劉巴的地位應該僅次於諸葛亮、法正等人。而且,就蜀漢丞相諸葛亮,也用極高的評價來稱讚劉巴,他表示:「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劉巴)遠矣!」章武二年(222年),劉巴逝世。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劉巴逝世後,曹魏尚書僕射陳群給蜀漢丞相諸葛亮寫信,探問劉巴的情況,在信中稱呼劉巴為「劉君子初」,可見陳群對劉巴之尊重。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劉備入蜀時,這三人背叛劉璋勾結劉備,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自赤壁之戰後,劉備領有荊州,為實現諸葛亮在《隆中對》跨有荊、益的計劃,已有意圖進攻益州。此時劉璋受制於據守漢中的張魯,又有強大的曹操意圖攻取漢中,對蜀地構成威脅,張松於是勸劉璋歡迎劉備入蜀,以增強實力自保。在張松等人的勸說之下,劉璋於是請劉備入蜀。公元211年,劉備入蜀後初期與劉璋關係良好,劉璋更將士兵派給劉備,並讓他進攻張魯。但是,劉備到了葭萌一帶後就不再前進。
  • 【三國夜話】劉璋為何執意讓劉備入蜀,難道不怕引狼入室?
    而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性格,又是非常複雜的,比如劉璋。劉璋被廣泛認為暗弱和寬柔,但就是這麼個看似寬容、懦弱的人,在張魯認為劉璋暗懦而不再順從之際,劉璋因生氣,而把張魯母親和弟弟都殺了。後劉璋部下趙韙勾結蜀地大族叛亂,劉璋居然馳入成都,與東州人並肩作戰,而平定叛亂。再後來劉璋從事王累以死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入蜀,劉璋拒不採納。
  • 坐擁西川12郡、41州縣的劉璋,對付張魯,為何還得邀請劉備入蜀?
    然而在這之前,若不是劉璋主動邀請劉備進入西川,那憑藉西川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地勢,僅僅依靠劉備的那幾萬人馬,還真不好殺入西川。 但問題就是,劉璋引狼入室,養虎為患,放開了西川的防線,直接就讓劉備帶著幾萬人馬進入到西川腹地。俗話說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哪怕西川的外圍防線做的再好,也抵不住內部問題。
  • 誰說劉璋是兵微將寡被劉備完虐?看看劉璋盤踞蜀中的巔峰時期陣容有多強悍!
    時龐羲探知張魯欲興兵取川,急報知劉璋,劉璋用張松計策引劉備入蜀。後劉備定蜀,以龐羲為營中司馬。嚴顏:初為劉璋部下,擔任巴郡太守,擅使硬弓和大刀,有萬夫莫敵之勇,據守巴郡與張飛交戰,後為張飛用計俘虜,顏寧死不屈,張飛壯而釋之,引為上賓,嚴顏感概張飛的恩義而歸降,後在劉備的雒城之戰、成都之戰、漢川之戰中登場,屢立戰功,劉備領益州牧後,封嚴顏為前將軍。其中漢中之戰為黃忠副將。
  • 劉備攻佔成都後,益州牧劉璋結局如何
    三國故事中,諸葛亮在隆中給劉備提出了先後佔據荊州、益州、漢中的大戰略,劉備也完美的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規劃,成功的佔據了荊州,後來又策反了馬超,從而成功的攻佔了成都,在成都建設成蜀漢集團的大本營。那麼投降劉備的益州牧劉璋結局如何呢?
  • 劉璋軍力比劉備強大 為什麼會被劉備打敗?劉備三萬兵馬為什麼能戰勝劉璋十萬大軍?劉璋投降劉備後劉璋過得怎麼樣?
    在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大勝曹操的後,劉備也重新奪回荊州,並在荊州站穩了腳跟。但是赤壁之戰的勝利是防守反擊戰的勝利,劉備的軍事實力也就是和赤壁之戰稍有漲幅,並沒有什麼巨大的改變。為何劉備僅僅用了三萬兵馬,就戰勝了擁兵十萬的劉璋,得到了天下第一大州益州呢?劉璋引狼入室,把劉備請到益州,是想讓他去打張魯的。劉備帶著數萬人到益州後,劉璋接待規格空前,雙方士兵歡聚一百天,天天有酒有肉。
  • 劉備稱帝時有三人反對,一人被殺,一人被貶,一人「真香」
    其實不然,那只是《三國演義》給大家的錯覺,真實歷史上劉備稱帝的阻力很大,其中叫的最歡的有三人,他們三人的下場:一人被殺,一人被貶,一人「真香」。,恐怕這個名字不少人都不熟悉,因為此人沒有在《三國志》中留下名字,但主簿相當於秘書,是一個很親近的職位,能夠作為劉備的主簿,想來是劉備的心腹,但為什麼雍茂卻要反對劉備稱帝呢?
  • 明知劉備不是等閒之輩,劉璋為什麼還會引劉備入川
    今天給大家講的不是上面這幾位著名人士的故事,而是選取了一位非著名人士——劉璋。讀過三國志或者看到小說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可能對這一人物比較熟悉。劉備之所以能成為三國之一,首先要感謝的就是劉璋。因為在劉備獲取西川之前,整個蜀地是屬於劉璋父子的。也是因為劉璋引劉備入川,最終丟失了領地最終老死他鄉,被後世諷刺為無能人物的代表。
  • 劉璋麾下有多少名將?這八位實力不俗,七位歸降了劉備!
    劉璋(生卒年不詳),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東漢末年宗室、諸侯,益州牧劉焉幼子,在父親劉焉死後繼任益州牧。劉焉去世後,益州官吏趙韙等希望利用劉璋溫仁,於是上書推舉他繼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詔為益州牧,同時任命趙韙為徵束中郎將。將領沈彌、婁發、甘寧起事反對劉璋,被趙韙打敗後奔荊州。
  • 劉璋號稱暗弱,卻為何能把劉備、龐統打得如此悲慘?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24)上一篇我們講到劉備入蜀後整整一年,都找不到反攻劉璋的藉口,急得頭髮都白了,難道就要耗在這裡,與劉璋一起慢慢變老嗎?這可一點兒都不浪漫。結果,還是智囊龐統出了個主意,要劉備假意回荊州,以索要一萬人馬援助,及大量糧草輜重作為回家路費。如果劉璋不給,那麼劉備就有藉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說得過去。
  • 劉備的軍師法正
    那劉璋為什麼要請劉備入蜀呢?這不是搬石頭砸腳嗎?說簡單點就是以劉璋的能力無法處反對他的人和不服他的人。反劉璋的人明面上有漢中的張魯,跟劉璋有殺母之仇,自己的巴西太守龐羲,還是劉璋女婿,但人家就是想跟張魯好;還有別家從事張肅還直接帶人帶物送到曹操那混了個廣漢太守。
  • 《三國志》劉璋的形象或許才是《三國演義》中劉備應有的信義之姿
    這就需要我們從劉備攻蜀、取蜀、及以蜀為根據地進行戰爭來進行多維度分析,來看下暗弱的劉璋是因何暗弱,而素有信義的劉備又是如何在演義中被美化。綜合對比後,我們會發現,原來正史中劉璋的形象或許才是小說中劉備該有的信義姿態。其一,面對「堅壁清野」這種會給百姓造成負面影響的軍事策略時的反應。
  • 三國真正仁義的暗弱諸侯劉璋: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殃及成都百姓
    其實,蜀中士人想要的,只是一個能有效維護他們利益,並能夠受他們掌控的傀儡,至於這個傀儡是不是劉焉的兒子,並不重要……所以,他們不肯擁立劉璋的哥哥劉瑁,儘管劉瑁年齡大些,能力可能也要強些。一般認為,劉璋請劉備率兵入蜀,是為了對付北方張魯在軍事上的威脅(演義裡也是這麼寫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全對。因為之前劉璋已經派龐羲到巴西郡當太守,客觀上已經形成了對漢中張魯的軍事平衡狀態。就算是沒有劉備帶兵進來,以張魯的實力和本事,也翻不起什麼大浪,對劉璋的益州形不成太大的威脅。
  • 劉備攻入川蜀,三年都拿不下暗弱的劉璋,為何馬超一來他就投降
    說到三國時期的劉璋,我們一般都有"暗弱"兩個字來表達,劉璋是劉焉的兒子,劉焉也是是漢室宗親,嚴格來說,劉璋跟劉備還是同宗,然而劉備為了爭奪天下,
  • 蜀漢的國號是蜀還是漢?劉備繼承了漢獻帝的衣缽?屬於割據政權
    當年不少人投降劉璋,進入蜀地做官,其實也是因為劉璋是漢室血脈,能夠繼承大漢江山,所以才會下此堵住。後來劉璋弄不過劉備,而劉備也是漢室血脈,他們自然還是會臣服於劉備,畢竟當時姓劉的諸侯,只剩下劉備了。漢朝這塊招牌,其實還是管點用的。
  • 赤壁之戰後,劉備3萬兵馬,為何能擊敗擁兵10萬的劉璋?_益州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原標題:赤壁之戰後,劉備3萬兵馬,為何能擊敗擁兵10萬的劉璋?
  • 劉備的「仁義」,有沒有道理
    劉備的「仁義」,有沒有道理作者:轅固小生在三國之中,劉備後來居上,雖然偏安一隅,實力最弱,但是獨得文人青睞,大家都為先主的功業嘆惋猶哀,不勝追懷。這是為什麼呢?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劉備就是反其塗而行,按照自己的原則,不搞陰謀詭計,而是誠懇以求,也混的風生水起。說實在,劉備與曹操相比,手腕不差,但他總是正面運用,通過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好的效果。比如劉備在劉璋邀請入蜀協助防禦曹軍時,本來對於益州之地充滿了覬覦,但卻不急於求成,而是等待時機,謀定而後動。
  • 劉備沒統一三國 ,居然全因這個眉縣人!
    所謂意氣風發、春風得意,此時的劉備覺得,什麼北抗曹操,什麼東據孫權,那就不是事,北進中原恢復漢室那是指日可待啊,一切簡直雙擊老鐵666!然並卵!結果我們都知道,劉備並沒有。腫麼了呢?雖然鳳雛在劉備入蜀之戰中,在落鳳坡戰死了,孔明子初孝直都在啊。撇開能「安天下」的不說,先說說「亡一人則漢室難興」的兩個主。劉巴,一個神童。很早就出名了,而且牛氣沖天,荊州牧劉表一個勁的給劉巴遞眼色,虛位以待等了半天,換來這哥們一句話,不想給你辦事。
  • 三國好人劉璋
    劉備多半是感覺到奪取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想試探劉璋的反應,甚至想藉機挑起事端,找藉口進攻成都也不是沒有可能。荊州有諸葛亮坐守,關羽張飛趙雲都是非常得力的將領,諒曹操的手下也拿不下荊州。有諸葛亮關羽等人在荊州,足可應對曹操的威脅,所以劉備不一定非要親自回去救援。  劉備對益州的野心是很明顯的了,劉備要離開益州回荊州,劉璋是求之不得的,他應該鬆口氣趁機將劉備送出門。
  • 劉璋
    其實,益州豈止是劉備一家眼中的肥肉,曹操孫權也將益州加入到他們菜單中了,早已是垂涎三尺,所以益州註定也是一塊是非之地。  益州農業發達,水利先進,紡織業天下之冠,蜀錦馳名海內,那時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益州遍地黃金,富得流油,因此益州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加上益州的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任何一方諸侯,得到蜀地,沒有不想在此地建國稱王的。這樣的一塊寶地無法不讓人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