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本分類很多,但短視頻常用的腳本以分鏡頭腳本居多,我們先來看看抖音短視頻腳本常見的範例模板:
▼ 短視頻腳本範例模板❶
▼ 短視頻腳本範例模板❷
在編寫短視頻拍攝腳本前,你需要確定好你的短視頻整體內容思路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拍攝前期,我們就要定位內容的表達形式,比如你要做短視頻,是美食製作、服裝穿搭還是小劇情。
主題是賦予內容定義的。比如服裝穿搭系列,拍攝一個連衣裙的單色搭配,這就是具體的拍攝主題。
拍攝時間確定下來有兩個目的,一是提前和攝影師約定時間,不然會影響拍攝進度,二是確定好拍攝時間,可以做成可落地的拍攝方案;不會產生拖拉的問題。
拍攝地點非常重要。要拍的是室內場景還是室外場景。比如野生美食就要選擇在青山綠水的地方,室內場景要選擇普通的家庭廚房還是選擇開放式的廚房。這些都是需要提前確定好的。
有時候我們想要的拍攝效果和最終出來的效果是存在差異的,我們可以找到同類的樣品和攝影師進行溝通,哪些場景和鏡頭的表達是你想要的;攝影師才能根據你的需求進行內容製作。
BGM是一個短視頻拍攝必要的構成部分,配合場景選擇合適的音樂非常關鍵。
比如拍攝帥哥美女的網紅,就要選擇流行和嘻哈快節奏的音樂,拍攝中國風則要選擇節奏偏慢的唯美的vlog音樂。
拍攝運動風格的視頻就要選擇節奏鼓點清晰的節奏音樂,拍攝育兒和家庭劇,可以選擇輕音樂暖音樂。這方面需要多多積累,學習別人是怎麼選擇BGM的。
▼ 短視頻拍攝前期準備範本——參考
在拍攝腳本裡面,我們要對每一個鏡頭進行細緻的設計,我們今天主要從以下七個要素來說短視頻腳本怎麼寫:
就是拍攝的時候,是要用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他們當中的哪一種?
就拿拍攝人物來說,遠景就是把整個人和環境拍攝在畫面裡面,常用來展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環境、規模和氣氛。比如一些戰爭的場景。
全景就是比遠景更近一點,把人物的身體整個展示在畫面裡面,用來表現人物的全身動作,或者是人物之間的關係。
中景就是指拍攝人物膝蓋至頭頂的部分,不僅能夠是觀眾能夠看清人物的表情,而且有利於顯示人物的形體動作。
近景也就是拍攝人物胸部以上至頭部的部位,非常有利於表現人物的面部或者是其他部門的表情、神態。甚至是我們的細微動作。
特寫就是對人物的眼睛、鼻子、嘴、手指、腳趾等這樣的細節進行拍攝,適合用來表現需要突出的細節。
內容就是把你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各種場景方式進行呈現。具體來講就是拆分劇本,把內容拆分在每一個鏡頭裡面。
臺詞是為了鏡頭表達準備的,起到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這個地方,我想告訴大家,60s的短視頻,不要讓文字超過180個字,不然聽起來會特別的累。
時長指的是單個鏡頭的時長,提前標註清楚,方便我們在剪輯的時候,找到重點,增加剪輯的工作效率。
鏡頭角度主要有平視、斜角、仰角和俯角。
平視:最基本的拍攝角度,客觀表現內容,鏡頭與拍攝對象眼睛齊高。
斜角:故意傾斜拍攝讓大家注意到畫面失調。
仰角:從低角度仰視拍攝,可以使對象更加高大或佔據主導地位。
俯角:從高往下拍攝,讓被攝人物顯得比較弱小。
運鏡指的就是鏡頭的運動方式(攝像機鏡頭調焦方式)。比如從近到遠,平移推進,旋轉推進。可歸納為如下幾種:
搖:中心位置不變,向縱橫各方向搖攝;
推、拉:利用移動車或攝影師走動向攝影對象推進或拉遠地拍攝;
伸、縮:利用變焦距鏡頭的調整,攝取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的畫面。拍攝的結果在透視方面與推、拉鏡頭不同;
移:不固定跟隨某一對象,縱橫移動著拍攝;
跟:跟隨一個或數個運動著的對象拍攝;
升、降:在升降機上,在升高或降低的運動中拍攝。
下面再給你們詳細講解一下短視頻拍攝中經常用到的一些運鏡技巧:
前推後拉
指的是將鏡頭勻速移近或者遠離被攝體。
向前推進鏡頭是通過從遠到近的運鏡,使景別逐漸從遠景、中景到近景,甚至是特寫,這種運鏡方法容易突出主體,能夠讓觀者的視覺逐步集中。
而向後拉伸鏡頭則與向前推進的運動方向相反,通過由近到遠向後移動來遠離被攝體,使兩端景物逐漸增加,以此來交代場景環境,也形成壯觀感。環繞運鏡
拍攝環繞鏡頭需要保持相機位置不變,通過以被攝體為中心手持穩定器進行旋轉移動,環繞運鏡就猶如巡視一般的視角,能夠突出主體、渲染情緒,讓整個畫面更有張力。
拍攝時,穩定器使用航向跟隨模式,被攝體置於畫面中心,攝影師環繞其進行圓周形移動拍攝,注意!環繞運鏡的重點是要保證手機與被攝體等距,其次運動儘量保持順滑。低角度運鏡
低角度運鏡是通過模擬寵物視角,使鏡頭以低角度甚至是貼近地面角度進行拍攝,越貼近地面,所呈現的空間感則更強烈。
低角度拍攝也能夠更加聚焦於某一部位,最常見的莫過於腿部行走,這類鏡頭在許多場景下可謂屢試不爽!
極速切換
極速切換鏡頭是很多電影中常見的鏡頭,不管是用於人物交談場景,還是用於轉場,都是很自然的轉接,不會顯得生硬。
目前很多穩定器都有極速跟隨模式,通過手臂的搖晃擺動,穩定器會及時響應跟隨,營造出畫面轉向模糊的即視感。
移動跟隨運鏡即攝影師通過在被攝體前方、後方或者側面移動拍攝,最關鍵的是攝影師需要與被攝體保持等距,並進行平行勻速移動。
這類鏡頭有第一人稱的即視感,容易將觀者情緒帶入其中。
移動跟隨
移動跟隨一般使用航向跟隨模式,可以跟著被攝體移動方向進行左右移動。
使用移動跟隨運鏡時,可以根據不同焦段去搭配使用手機廣角鏡頭或者長焦鏡頭,會營造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升降運鏡
升降運鏡可以藉助前景出現,藉助穩定器一邊上升或者下降進行拍攝,升降運鏡能夠帶來畫面的擴展感。
主體上,從被攝體的局部慢慢移動;空間上,從收縮到縱深。烘託了氣氛,也體現了畫面感情狀態的變化。
其實運鏡方法有許多,當你能夠熟練的使用穩定器的時候,就可以在基礎的運鏡動作上加上其它元素,使鏡頭看起來更加酷炫,更具有動感。
可以選擇的道具有非常多種,玩法也非常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道具起到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不是畫蛇添足。別讓它搶了主體的風採。
總的來說,寫短視頻腳本,我們要遵循的規則就是形式上化繁為簡,內容上儘量豐富、完整。要根據短視頻的特性,創造出適合自己帳號的短視頻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