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與馮鞏不是親兄弟,卻勝似兄弟,說是「老馮家」的人一點不為過。馮小剛是有名的大導演,馮鞏是喜劇界的常青樹,可時光倒流,倆人估計都不會想到改變命運的那一年如此吻合,莫非就是「命中注定」。
電影《甲方乙方》有一句臺詞,「是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對於馮小剛和馮鞏而言,1985年過去了,我們也很懷念它。
1985年的馮小剛就是遊手好閒,有些不務正業的「閒雜人員」。可馮小剛憑藉三寸不爛之舌不僅結識電視製片廠中心主任鄭曉龍,還通過鄭曉龍的引薦下,與「文學流氓」王朔成為好友。馮小剛的種種舉動都向世人揭示一個道理,會說話到底有多麼重要。
同一年,馮鞏被春晚總導演黃一鶴看上,即將搭檔劉偉在春晚上表演《虎年說虎》,開啟星光璀璨的星途。自此,馮鞏成為80年代和90年代春晚舞臺上的固定人物,所表演的對口相聲已經成為經典。
春晚有著一種無法想像的魔力,上一次春晚,馮鞏就開始走紅,如同宋丹丹在春晚第一次表演《懶漢相親》有著同樣的效果。與此同時,馮鞏的「好兄弟」馮小剛只能從美工做起,在片場打打雜,苦苦等待出名的機會。
不得不說,馮小剛的小腦袋瓜還挺靈活,創作喜劇的天賦是相當不錯,第一次與鄭曉龍聯合編劇的《遭遇激情》,便被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提名。鄭曉龍一看,心裡不由得說:「你小子還挺行啊。」便讓馮小剛做編劇。
1991年,《編輯部的故事》劇本開始進行編寫,參與創作的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戲劇電影報》的編輯蘇雷和中國作家協會的朱曉平,主要人物是王朔、馬未都等人,馮小剛顯得極不起眼。
馮小剛是如何成為《編輯部的故事》中的編劇?那就離不開「好哥們」王朔的幫助。王朔:「不要馮小剛,我也就不寫了。」可《編輯部的故事》的劇本在搬遷的過程中,不慎丟失,便只能重寫,王朔寫了13集,馮小剛寫了9集。
令人最匪夷所思的地方便是,當「第二劇本」創作完畢時,原劇本又原封不動的出現,看著像是笑話,不知是不是某些人有意而為之。
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編輯部的故事》終於在1992年上映,並轟動全國,作為主要編劇的馮小剛自然是小有名氣。
1992年的馮鞏不僅在相聲界名聲大噪,在影視劇方面同樣不遜色,憑藉《站直了,別趴下》拿下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可謂雙管齊下。鑑於馮鞏的兢兢業業,中國廣播藝術團還給分配了房子。
不管是名氣上,還是生活條件或待遇上,馮鞏都甩馮小剛八條街。可通過《藝苑風景線》這檔欄目,擔任策劃的馮小剛與馮鞏順利結識。馮小剛喜歡叫馮鞏為「馮哥」,也喜歡請馮鞏吃飯,這就是馮小剛結交人的常用手段,吃飯喝酒、拍馬屁。
馮小剛為什麼與馮鞏那麼親?完全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馮鞏的曾祖父是馮國璋,可馮鞏年幼的時候,家裡因為特殊的背景而沒落。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就是馮鞏自己的努力,但努力的辛苦誰知道,
馮小剛一直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父母很早離婚,高中畢業就去當兵,退伍後成為宣傳幹事,一直鬱郁不得志。兩個不得志的人碰撞在一起,總是會說出心裡話,男人的交情就是那麼簡單,一頓酒就拉近馮小剛與馮鞏的關係。
馮鞏很欣賞馮小剛的創作才華,便多次與其進行合作,小品《串門》,相聲《點子公司》等多少都有馮小剛的主意。
馮小剛雖然有著不錯的貴人緣,但對家庭上的事還是煩心不已。女兒馮思雨患有先天顎裂症,說話發音都會受影響。馮小剛的煩惱就是不知該不該做手術,做手術怕孩子不配合,加重病情,不做,日後會成什麼樣誰敢保證。
看到馮小剛很低落,馮鞏就主動去安慰,並且支持馮思雨做手術。手術的事,馮小剛只和馮鞏一個人說。手術當天,馮鞏還推掉所有事情和活動專門,專門陪著馮小剛,還帶著很多玩具轉移馮思雨的注意力。馮小剛感動的落淚,但男人的情誼向來都是嘴上不會說。
馮思雨的手術剛剛結束,馮小剛就要投入到電影《大撒把》的創作之中。92年的馮小剛還是個小人物,沒有家庭背景,還不拼命努力,想出名就是做夢。
《大撒把》是個好電影,但馮小剛想讓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可北影廠並沒答應。情急之下,馮小剛想到已經成名的馮鞏。馮小剛想利用馮鞏的名氣和人脈資源,將《大撒把》的投資給解決,並讓馮鞏主演。馮鞏是爽快人,想都沒想直接答應。
就在馮鞏忙東忙西時,將一切都準備好的時候,北影廠又決定投資《大撒把》,馮小剛的心裡開始動搖,也有些猶豫,就像當初馮思雨患病時,如出一轍的心境。再三考慮之下,馮小剛決定答應北影廠,從而拒絕馮鞏。
按道理,馮鞏要是知道這樣的事,火冒三丈都是輕的。可馮鞏就是馮鞏,什麼陣仗沒見過,什麼事沒經歷過,這點事根本不放在心上。在馮鞏看來,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金錢、名譽什麼都不重要,情義是難能可貴的東西。
馮鞏怕馮小剛心裡多想,並說:「你不用擔心投資方那邊,都是兄弟,一句話的事。」誰都不知道馮鞏是怎麼去面對那些投資商,包括馮小剛。後來,電影《大撒把》獲得金雞獎的五項提名,馮鞏除了祝賀,沒有多說一句話。
這世間最難的不是雪中送炭,而是一個人喝下所有苦水,還笑著說沒事,馮鞏的情義別人不懂,馮小剛一定是最明白的。
馮小剛成名時,有著「小鋼炮」的稱號,卻唯獨沒有公開懟過馮鞏。馮小剛不會,也不敢。2003年,馮小剛在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寫道:「我知道我傷害了他,現在想起來也傷害了自己,我在這裡向他說一聲:鞏哥,真的很抱歉。」
馮鞏沒有正面回應,卻在03年的春晚舞臺上,用小品《馬路情歌》中的一句臺詞化解馮小剛的愧疚。馮鞏說:「你怎麼罵人呢你啊,老馮家漂亮人多了!比如說馮小剛,那倆大牙跟小鏟子似的。」
歡聲笑語中,所有的恩怨都已化解。其實,馮小剛與馮鞏本就沒事,只是馮小剛的不地道行為,導致心中有愧,馮鞏卻不計前嫌。
時至今日,馮小剛與馮鞏還是好兄弟,28年的交情依舊沒有變。而馮小剛的一聲「鞏哥」,馮鞏受之無愧,也擔得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