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目前收治新冠肺炎患者854人,其中老年患者有496人,佔住院總人數的58%,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根據老年患者基礎疾病多、溝通交流難等特點,加強個體化治療,推出親情護理。
記者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九科看到,這幾天,轉診來的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人數明顯增多。
護士長劉菲:「現在老年病人比較多、重症病人比較多、偏癱患者比較多,所以在生活護理方面護士的工作量以及壓力都很大,經常會有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不能下地的患者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情況。」
據了解,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目前有60歲以上患者有496人,佔比58%;70歲以上患者有131人,佔比15.3%;80歲以上患者有107人,佔比12.5%。年齡最大的患者有100歲。副院長袁軍說,由於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基礎疾病多、病情變化快,在治療、護理和人文關懷等方面就顯得格外重要。
副院長袁軍:「患者年齡最高的是100歲,年紀稍輕的也在70歲左右,這些老年人的情況,一個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多,第二個是基礎病變比較多,尤其基礎性的疾病再加上新冠肺炎的合併,使得對老齡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以及人文關懷非常重要,要三管齊下。所以我們通過科學、規範的分組,強化護理力量,特別是通過醫護協作,把一部分醫生力量也投入到對患者的護理和人文關懷上。」
軍醫蔡晨說,針對老年患者多的特點,醫院集中了重症、呼吸、老年、心內、消化、中醫等各領域專家,加強了院內會診,還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和個體差異,調整了用藥劑量,著力提升老年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質量。
軍醫蔡晨:「比如,年齡大、基礎疾病多、臟器功能儲備比較差等情況,針對這些方面,我們組織了相應的專家會診,包括西醫和中醫專家,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制定治療方案,中藥給藥的劑型和劑量都做了一定的調整。所以,我們從醫療方面儘可能做到了對老年人患者的個體化用藥。」
一方面加強個體化治療,同時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還推出了親情護理。護理部主任孔悅,每名護士在紅區都要擔任多重角色。
護理部主任孔悅:「我們的護士履行著多個崗位的職責,比如她既是護士,又是陪護,又是護工,她要給病人餵飯,做生活護理;她又是保潔,要清理病區的衛生;她又是運送,需要運送病人去檢查。身份角色也非常豐富,病房裡有這麼多老年人,我們護士們基本上都是叫爺爺奶奶,讓患者感到很親切。」
一位李奶奶患有阿爾茨海默症合併新冠肺炎,轉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後,總是心神不定,時不時就想衝出病房回家。
護理部主任孔悅:「李奶奶很倔強,動不動就拎著包想要回去,我們不能讓她出去,要去做工作。看到她經常在窗口徘徊,我們護士其實也明白,感覺到這個奶奶肯定是想家了,家是最溫暖的港灣,所以我們護士就把奶奶當親人,像對待自己的奶奶一樣,給他們捶背、按摩。」
李奶奶說話方言重,護士們聽不懂,就自己動手製作了一些溝通卡片。
護理部主任孔悅:「比如畫一個水杯、畫一根吸管,問她是不是渴了;問餓不餓就畫一個碗、畫很多米飯;畫一個馬桶就是問她是不是想去上廁所了。我看到護士們經常採用這種溝通方法,他們給這些畫取名叫趣味溝通卡。剛開始時這個奶奶很不配合,我們護士就一直在裡面陪著、安撫著老人,真像自己的奶奶一樣。今天李奶奶出院的時候,非常捨不得離開,我看她也是眼圈紅了。」
感染七科的護士長楚麗雲說,為了加強與老年患者的溝通,護士們想出了很多暖心的小方法。
感染七科的護士長楚麗云:「護士們很用心,在防護服上每天變換著寫上不同的、溫馨的、向上的一句祝福,一句溫馨的話,病人看了就很開心。我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寫在防護服後背上,告訴病人24小時不關機,有事可以隨時打電話找我。在和老人交流的時候,大家都會靠得更近一些,說話更慢一些,必要的時候多重複幾遍,主動走過去攙扶著他,用力握著他的手,等等,用這樣的體勢語言也能緩衝防護服帶來的不便,努力給病人增加親切感和安全感。」
軍醫蔡晨說,通過前一階段醫護人員共同努力,很多老年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趨於穩定,有5位高齡患者已經出院。
軍醫蔡晨:「其實整體來講,這些病人情況都還是比較穩定的。比如我們有一百歲的老年患者,來院的時候是典型的低鈉、低蛋白血症,意識也基本處於淺昏迷狀態。經過我們最近這一周的治療,現在患者經常能夠睜眼,並對治療手段有一些反應,神經反射各方面情況都有好轉趨勢。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症的糾正,都得到相對比較妥善的處理。」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作者:孫利 王銳濤 邱志方 趙佳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