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寶藏 | 納斯卡地畫,荒漠上的千古謎團

2021-02-18 環球YOLO精英

有人說,上帝把最誇張、最濃墨重彩的手筆,全都留給了南美這片迷之大陸。南美洲斑駁陸離,迷幻又熱情,生長過最為複雜的文明,也失落過最為迷幻的文化,各種各樣的神秘建築物和遠古文明遺蹟在這裡隨處可見,總能帶給人類強烈的視覺與心靈震撼。在這裡,沒有人知道哪兒是事實的開始,哪兒是神話的結束。

 

南美洲西南部的秘魯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謎中之謎,時間在這裡迷失、徘徊,為它帶來了永恆的韻味。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依然存在著許多尚待揭開的謎團。比如說,馬丘比丘,一座神奇的高山空城,讓人慨嘆於印加歷史文化和建築的敬仰,但它被建造的初衷一直不為人們所知。而延續了幾千年時光仍在使用的馬拉斯鹽田,它真正的起源,至今仍然無人知道答案。

 

秘魯最難解的謎題,恐怕就是納斯卡平原的巨幅地畫了。荒涼而又遼闊的納斯卡荒原上,用綿延幾公裡的線條,構成各種生動的圖案,有長達幾百米的人和動物的畫像以及各種線條、螺紋和幾何圖形,鑲刻在在方圓5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作為世界十大謎團之一的納斯卡地畫,2000多年前是怎樣被畫上去的呢?當時的人們為什麼要「繪製」這些巨畫?他們又是怎樣「繪畫」的呢?考古學家、人類學家以及所有對美洲古文明著迷的人們對此百思不得其解。歷史上曾把它們解釋為印加古道、灌溉工程、乘坐原始熱氣球欣賞的圖形,還有一種極富戲劇性的說法,稱其為外星飛行器的著陸跑道。

 

從秘魯首都利馬向南320公裡,有一處位於印加納斯卡河谷之間的平原地帶。這裡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每年降雨不到一英寸,生存條件極端艱苦,人跡罕至。加之地理環境惡劣,貧瘠而又荒涼,因此有了納斯卡荒原之稱。

 

如果乘飛機從這片荒原經過,並從高空向下俯瞰,就會驚異地發現,在這片貧瘠之地上鑲刻著一幅幅奇異的巨大的圖畫,這些就是「納斯卡地畫」。在總長59公裡,寬1.6公裡的範圍之內,遍布著150多個完全由直線構成的圖形,以及70多個描繪兀鷲、蜘蛛、猴子、蜥蜴、鯨魚、蜂鳥、樹木、向天空招手的人、怪圈、齒輪、梯形、方形、螺旋形等形象的圖形。

 

對地畫上發掘的陶瓷碎片的研究表明,納斯卡地畫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這些地畫有的平行延伸數千米,有的則呈波浪形、縱橫交錯,形成了約300多種不同的圖案,其中70種為植物和動物圖案。從地面上看,納斯卡地畫似乎只是一些曲折的小徑。但從高空俯瞰時,各種栩栩如生的圖案全貌便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這些圖案線條精確,互不交叉,圖案堪稱精美,畫面栩栩如生,如同眾神在荒原上大筆一揮的塗鴉,令人嘆為觀止。人們普遍認為,這些圖案屬於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後600年在這一地區興起的納斯卡文化。1994年,納斯卡地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文化遺址。

 

納斯卡地畫最初被考古隊發現時,還只是荒原上的「許多溝槽」,它們深度為0.9米,寬度有的只有15釐米,有的達20米。因為這些地畫卻無法直接從地面上被識別出來,所以當時考古隊弄不清楚這「溝槽」是怎麼回事,稱這是「一個不知為何建造的巨大而玄妙的工程」。

 

20世紀30年代商用飛機出現之後,一位秘魯飛行員飛經安第斯山脈上空發現了荒原上的一幅幅巨大的圖案。這位飛行員將其所見公布於世後,在當時並未引起多大的反響。

 

1939年,紐約長島大學的保羅·柯索博士乘飛機沿著古代引水系統的路線,飛過納斯卡平原,看到荒原上有好像是平行的跑道似的直線圖案,而這些線條又似乎構成了許多巨大的圖案。保羅博士駕機折返,再次對這些巨大的圖形作了仔細觀察,激動不已的博士驚嘆地說:「我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書籍」。

 

很快,這個驚人的發現就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隨後,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天文學家、地質學家、化學家以及人類學家紛紛進入南美大陸,奔赴此前還鮮為人知的納斯卡荒原。1952年,國際考古學界和天文學界決定聯手對納斯卡荒原巨畫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考察。

 

德國天文學家瑪麗亞·雷奇也是這次大規模考察活動的成員。她被這些神秘的圖案深深吸引,終其一生都在潛心研究和保護納斯卡地畫。後來在她出版的著作當中,她曾這樣描繪其中的一幅巨型圖畫:「在方圓50平方公裡內,各種各樣大得驚人、長的可怕的線條縱橫其間,而且勾畫出的巨大鳥獸和各種準確的幾何圖形,從高空看,那些巨畫就好像是巨人用巨型的尺子量畫出來的。」

 

她在研究的基礎上還提出了一個天文曆法假說,認為一幅幅圖案就是「天文日曆」,不同的圖形標誌著不同的太陽周期:線條代表了星球的運動,而動物圖形則代表了星座。「古納斯卡人畫下這些圖是為了讓上天的諸神能夠看到,從天上指引人們的耕種,也讓諸神們知道大地都已被烤乾了。」據瑪麗亞·雷奇的研究,猴子圖案在古納斯卡是大熊星座的象徵,這個星座代表雨水。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書,叫《沙漠中的秘密》,書中給出了很多地畫的精確方位,試圖證明這些圖案中都能找到一條線指向某個重要的天體。

 

一直以來,關於納斯卡地畫究竟被誰創造、為何被創作一直無人能解,且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是古納斯卡人繪製的供水系統圖,但迄今並沒有在當地找到人工暗渠存在的證據。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天文圖和宗教信仰畫。還有人認為,這些地畫是一種祭祀儀式,在古納斯卡人看來,線條代表了神聖的通道,通向可供奉眾神的地方,動物和物體的符號旨在援助神靈供水,這些畫是獻給眾神的。此類型的崇拜在整個地區的印加前文化中也被觀察到。

瑞士作家馮·達尼肯1968年出版了一本名為《眾神之車》的暢銷書,他認為,納斯卡沙漠是外星人乘坐宇宙飛船的降落場,地畫就是降落時的標記物。地畫中有一個著名的人像,丹尼斯還稱之為「太空人」。不過,這不過是一種天馬行空的解釋,如果真的拿這千奇百怪的圖案和線條當作地標的話,外星人非轉暈了不可。

 

研究發現,地畫之所以能保存兩千年不受損壞,是因為高原上的碎石吸收並保留了陽光的熱能,從而形成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乾燥暖空氣,致使本地幾乎全年無風,大大降低了地畫被風蝕的危險。

 

儘管目前關於納斯卡地畫的一切幾乎都還是假說,真相有待進一步研究。在此之前,人們能做的就是儘量不去破壞它,保護好這些人類祖先留下的謎一樣的寶貴遺產。

 

為了使納斯卡地畫能一直被保存下去,秘魯已經採取了一些相關的保護措施,禁止遊客步行或乘車前往。如果想觀賞地畫,可以搭乘從納斯卡機場起飛的輕型飛機進行參觀。無法搭乘飛機的遊客也可以前往北部的瞭望塔觀看。

相關焦點

  • 納斯卡線條,世界十大無解謎團之一
    納斯卡線條概述納斯卡線條位於秘魯境內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關於納斯卡線條的一切疑問至今也沒能解決,讓它成為了世界十大無解謎團之一。它看起來像是塗畫在他們被納斯卡沙漠這些像機場跑道一樣的線條深深地吸引住了,「對於這些奇異的遺蹟,我們心裡湧起千百個疑問,突然我們發現夕陽的降落位置幾乎正好位於其中一條長線的尾端!過了一會,我們才想起那一天是6月22日,正是南半球的冬至,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在發現納斯卡線條隱藏巨型圖案的消息公布後,即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專家前往展開研究工作。
  • 全球十大無解謎團之一!納斯卡線條現貓形圖案:距今已有兩千多年
    納斯卡線條是一種巨型的地上繪,描繪的大多是動植物,位於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它也是存在了2000年的謎局,究竟是誰創造了它們並且為了什麼而創造,至今仍無人能解,因此被列入全球十大謎團。
  • 納斯卡線條
    今天要去的地方和前幾天去的馬丘比丘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身兼兩個稱號,馬丘比丘是聯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評選出來的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而今天要去的納斯卡線條它既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謎,又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在說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蹟」之前,我得先吐槽一下秘魯的交通。
  • 秘魯納斯卡巨畫再增一員!
    納斯卡巨畫 (Nazca Lines) 又稱納斯卡線條,是在地面上的巨型繪畫,位於秘魯南部遼闊乾旱、人跡罕至的納斯卡荒原和山坡上。對地畫上發掘的陶瓷碎片的研究表明,納斯卡地畫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大致地理位置見圖。
  • 2000年的貓形地畫?你可能對納斯卡的畫風一無所知...
    因此,保羅的發現真正讓世界注意到了納斯卡地畫。隨著考古學家的研究,從周邊出土文物的鑑定確認了納斯卡地畫的年齡足有 2000 年之久。為什麼地畫能夠保存 2000 年?答案是氣候。納斯卡沙漠是地球最乾旱的地區之一,終年無雨,氣候變化微乎其微。加之高原上的碎石吸收並保留了陽光的熱能,從而形成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乾燥暖空氣,致使本地幾乎全年無風,大大降低了風蝕的可能。此外,納斯卡地畫所處的尤拿馬 Junama 平原氣候惡劣,不適宜人類生存,也減少了人類活動對地畫的破壞。
  • 遊記:神秘的納斯卡地畫
    離開了溫馨的小旅館,我們很快就乘計程車來到了汽車站,前往我們的下一站---納斯卡,我們好奇地打量著這裡的一切.與先前從庫斯科去普諾,以及後來在科爾卡峽谷乘坐的旅遊專車不同,這裡是真正的長途汽車站.車站大廳裡有大大小小不同長途汽車公司的櫃檯.來自各地的乘客們有的在櫃檯辦手續,有的在狹長候車大廳裡等候.大廳的一側設有各種小店,以及賣熱飲快餐的小攤.這一切讓我感到似曾相識,好像回到了多年前在國內旅行時路過的地方火車站
  • 納斯卡線條試解密
    1939年,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美國人保羅·考索克和妻子來到納斯卡高原,眺望著延綿數英裡的神秘線條圖案。那些蒼白的線條就像塗畫在巨大而神秘的便箋上,指向不同的方向。他們興奮地說:這大概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書了!這項發現震驚了世界考古學界。
  • 組圖告訴你,「納斯卡線條」究竟是怎麼煉成的
    納斯卡線條,位於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是存在了2000年的世界十大謎團之一如果你飛越秘魯南部海岸的沙漠,你會看到幾十幅巨大的線條畫,在乾旱的土地上綿延數百英尺。大約2000年前,納斯卡人創造了這些圖像,生動地描繪了一頭鯨魚,一隻蜂鳥,甚至是一個「穿著太空衣」的人。這些神秘的線條畫,可能是一部巨大的天文曆法;也可能是向諸神致敬——儘管歷史學家們,仍然無法理解它們的實際用途。雖然一直以來,不乏有這些線條來自「外星人」的言論;但,納斯卡線條的創製,可能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神秘。
  • 納斯卡沙漠驚現飛機跑道?大量線條是古人標記水渠還是UFO畫作?
    1939年6月,USA考古學家保羅科索乘坐飛機飛過納斯卡地區,突然發現腳下的這片荒漠裡有著許多像是「畫」在地面上圖案,大大小小分布在整片荒野上,這些圖案都非常巨大,有著上百米的巨大形狀。如果不乘坐飛機,而是站在地面上看的話就會如同管中窺豹般無法看清全貌。
  • 納斯卡神秘線條 │ 地球上最大的未解之謎
    Alcatraz 是巨鷺的古印加語名,Nazca Lines是世界上最大的遠古地畫納斯卡神秘線條
  • 納斯卡「光之洞」之謎
    這些古代宇宙的遺產,或許現在還在納斯卡荒原上等待著曾經的主人——外星人。】橫穿平地與群山的平面符號群延伸3千米排列整齊的5200個洞穴說起納斯卡,人們首先想起的應該是蜘蛛(全長46千米)和蜂鳥(全長96千米)之類的納斯卡巨畫吧。但是,僅是這些匪夷所思的事,還不足以體現納斯卡高原的神秘。
  • 納斯卡巨畫教程
    納斯卡巨畫位於南美洲西南部的秘魯。秘魯西南沿海伊卡省的東南部的「納斯卡荒原」,就是納斯卡巨畫所處的地理位置。
  • 神秘納斯卡線究竟代表著什麼?這名德國數學家給出了這樣的分析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星球科普圖片中的是秘魯沙漠中一隻巨大的蜘蛛圖畫,時至今日,還沒有人知道究竟這是出自何人之手,而每當人們談及這隻巨型蜘蛛的時候,納斯卡線的神秘故事便就此開始了。
  • 納斯卡文明何以毀滅
    秘魯沿海平原的沙漠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埋藏在這裡的任何東西幾乎都很難腐爛。但從發掘出的遺體和頭骨來看,我們很難看出這些是人類的骸骨。世界各地的祭司都青睞奇怪的帽子和頭飾,以使自己異於常人,納斯卡的祭司也不例外。從孩童時代開始,他們的頭顱就被緊緊地擠壓在幾塊木板之間,骨骼被迫向上生長,最終形成了瘦長的頭顱。這些人腦袋非常怪異,看起來就像外星人,或是蒙克的名作《吶喊》中的主人公。
  • 納斯卡線條:50000米的巨畫,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
    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畫畫,我們從接觸筆和紙開始,就已經嘗試著在紙上留下自己的印記和圖案。但是你相信有人會將大地作為畫板,畫出一幅需要在宇宙中才能欣賞的巨畫嗎?
  • 納斯卡:用生命轉圈圈
    我拿出了我跟那些世界著名車手的合影,我拿出了我在美國邦杜蘭特賽車學校培訓的證明……面籤官衝我攤開手,臉上是友好的笑容,嘴裡卻說出了我最熟悉的英文單詞:NO……贏得八次納斯卡冠軍的雪佛蘭老車手吉米強森,用他的名字幫我敲開了雪佛蘭納斯卡之旅的大門,當時的我甚至有點兒不知所措:2分鐘不到,一共說了不到5句話,我就過了?為了能親臨現場感受納斯卡的風馳電掣,我做足了關於納斯卡的功課,我甚至準備用死記硬背的英語,給面籤官講我跟賽車的不解情緣。
  • 最近,在秘魯納斯卡線條遺址區,考古學家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圖像
    「這個圖案幾乎看不見,即將消失,因為它位於一個相當陡峭的斜坡上,容易受到自然侵蝕」,不過,秘魯文化部表示,它在過去的一周內已經得到了清理和保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納斯卡線條,從被發現開始,就一直是個謎,人們好奇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它們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外星人有沒有參與?各種各樣的問題。
  • 納斯卡:光榮與夢想
    納斯卡在聯合發展的第一年,企業進行了重大升級,變輸血為造血,加強內部資源整合,提升產品形象,不僅牢牢地抓住了經銷商資源,更使工廠、經銷商不僅具備了獨立生產、經營能力,在市場的大退潮中穩立中流。企業的第一步「維穩」成效卓然。
  • 在神秘的納斯卡線附近發現巨型貓的標誌,距今約2300年
    專家們在秘魯世界著名的納斯卡線附近發現了一幅新的巨型貓科動物地理標誌。它們在一座小山上,這一發現可以幫助專家們更好地了解拉丁美洲最著名的地理標誌。一個保護管理團隊在秘魯南部沿海沙漠的一座著名山丘上發現了這隻貓的地理標誌。它是在利馬以南約320公裡的納斯卡-帕爾帕考古公園內被發現的。
  • 2000年前巨型貓圖被發現,秘魯納斯卡荒原:真假成爭議焦點!
    神秘的納斯卡線條大家早有耳聞,但最近在秘魯的納斯卡荒原上又有驚人發現,據BBC報導,該地發現了一隻巨大的貓圖像,長度超過37米,據專家鑑定,這隻貓的創作時間可以追溯至2000年前,但這風格和現代靈魂畫手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