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女性自我蛻變和解放,願你面向太陽,堅定而溫暖。
在寫文章前習慣去搜索一些素材,結果看到了這些對於女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不知道身為姐妹,大家是否認同呢?
——白百何出軌小鮮肉;
——和喜歡的男生打賭,男生故意輸了剃了光頭,女生也跟著剃了光頭,雖然沒有直接表白,但勝似表白;
——大聲的和多年強勢的母親說不,拒絕她的不合理要求;
——任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學業、工作、婚姻全部自己做主;
——辭職裸遊,花一整段的時間出去看世界,放飛自我;
為何想做卻不敢做
——出軌不是好事,這是對婚姻無情的背叛。但現實生活中我們比白百合好不到哪裡去;
婚姻就是承諾不再喜歡別的人,好像看起來很難,或許人總是會喜歡人的,並且在不同時期都會喜歡,關鍵是:喜歡的時候你如何處理。是拋棄原愛去追求新愛還是腳踏兩隻船的貪心不足,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處理的方式。
到底是在無愛的婚姻裡煎熬,直到麻木,不再有任何的熱情和希望,還是大膽離開,喜歡喜歡的人;因此無論是出軌還是離婚都是多數人女人無法突破的界限。
——喜歡的人或者物:面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有很多人遠遠的看著不敢去要,包括禮物、玩具、愛情;
——多年來的委曲求全:在強勢的家人面前,你沒有自主權,你永遠只能被控制,於是你想要擺脫控制,但又害怕;
——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努力追求自己想要過的生活需要勇氣,很多姑娘都是在各種期待的眼光下成長,不能選擇喜歡的學業、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不能選擇自己的戀愛和婚姻;
——辭職裸遊:除去金錢和時間,那一顆活在當下的灑脫的心。
那些一直無法得到的或者做到的會一直禁錮著你,使你想得到卻不敢要,想做卻不敢做。
背後的深層原因
這些壓抑和無奈基本都在原生家庭就開始被存留下來,看著父母那互相忍耐的婚姻,父母的處理方式;看到喜歡的東西,父母教育你不能隨意的拿,不該你的就不是你的;在父母面前大氣不敢出,生怕惹她們生氣,被修理;所有的一切都被父母美其名曰,我是為你好,把你安排得好好的,你完全沒有自我;總是為過去懺悔,為將來擔憂,一顆憂鬱的心常駐你心。
你已經長大
你就像那井底的青蛙,初期還想努力和抗爭,但當初的你沒有力量和方法,於是你百求不得美好。於是你放棄了。直到你長大了,身體已經高出了瓶身,父母也無力幹涉你了,你卻不再想走出這個瓶子,然後一直哀怨:我不是不想啊,我不能啊,我從小到大都在嘗試,都失敗啦。於是看見別人嘗試了,你驚訝無比,羨慕不已,然後繼續回頭舔舐傷口,安於現狀。
——如果喜歡一個人就告訴他,又能如何,簡單的不要再簡單了;喜歡的東西就去追尋,只要不犯法;
——父母老了無力幹涉你了,自己想做什麼就去做吧,成年人了;
——如果不再想被控制,改變模式就好了,直接告訴對方,請你以後不要這樣對我了,因為我很不舒服;
——婚姻不幸福,就做個決策,到底是繼續還是離開,繼續就有繼續的態度,離開也有離開的態度,即便短期無法抽身,但也要有態度;
——想要出去旅遊,不必非得辭職,規劃好假期先走起來,等待時機成熟再做長途旅行。
分清你的情緒和欲望
——有時候你並不是不能夠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人或者東西,而是情緒在影響著你,你覺得你不可以;
欲望是合理的,情緒卻是可恥的
——真正想去做的事情,誰能攔的住你?關鍵是你不夠堅定,你的第一反應是你的情緒傷痛,因為以前曾經想要做什麼結果和父母很不愉快,讓你很受傷,你的情緒是痛苦的;所以,你才儘量的躲避這類事情的發生,以免發生你想像中的衝突,重新體驗到當時的痛苦情緒;
害怕當年的場景重現,觸動到你記憶中的情緒傷痛,才是你無法前行的關鍵
——一直以來的溝通模式使你覺得不敢作出嘗試,你也習慣了這樣的溝通模式,因為,一旦要改變,你就認為會有意想不到的衝突發生
恐懼使你在還沒有開始行動之前,就先把自己給廢了
——處理壓力的方式長期欠缺,才會導致你積壓了許久的情緒,直到某一天爆發,需要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
面對壓力和問題不去處理,選擇逃避,積壓了過多的情緒,最後終於爆發,需要一個更大的逃避方式
你的人生你做主
不要再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的位置了,你已經長大,也有力量也有擔當也更獨立,有自己的一片天了。擔當從做自己開始,如果你不能為自己做主,那麼你只能逃避,只能永遠處在羨慕別人的位置上,看著別人肆意瀟灑的人生,千萬別再怨天尤人,記住,這是你自己的選擇。
人總是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沒有例外。「外面沒有人,只有自己」。
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去完成自己曾經不敢想也不敢做得事情,先從面對開始,相信你我都會有一個更加燦爛多姿的人生。
你是不是也有想做卻不敢做的事呢?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在束縛著你呢?是否已經開始行動了呢?歡迎大家來說說,給更多的朋友以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