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後的北京邊緣人:3天內必須搬走 與北京說再見

2021-01-12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張曉迪 郭婧婷 北京報導

15年前,初中畢業的劉小傑攥著一張開往北京的火車票,坐在綠皮車廂的過道裡,從家鄉安徽一路向北,「晚上人都睡著了,但我沒睡,憧憬著未來在北京的日子」。

2017年11月18日18時,北京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村「聚福緣公寓」突發火災。19個人由於未能及時逃出而意外離世,他們中有初到人世的嬰兒,也有年近半百的老人,他們,是生活在北京邊緣的外鄉人。

據官方通報,「聚福緣公寓」長80米,寬76米。地下一層為冷庫區,正處於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地上一層為餐飲、洗浴、生產加工儲存服裝等商戶;地上二層、局部三層均為出租房,共305間房、租住400餘人。

這和6年前舊宮鎮「4·25」大火極為類似,兩度經歷火災的劉小傑在朋友圈寫道,「新建村看來也呆不了了,做服裝的,這次又要面臨南小街失火時的情況了」。

15年間,劉小傑跟著北京服裝行業的南遷路線,從木樨園、大紅門到舊宮鎮、再到新建村,一路向南,從三環到六環邊,如今,「城門再度失火」,一天後,劉小傑就被通知三天內必須搬走。

工業大院

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火災,遠在北京南五環邊緣的新建村,對很多人只是一個陌生的存在。與北邊20公裡之外的故宮,以及代表著新銳和高端的SOHO們相比,新建村實在太不像北京了。

從大紅門沿著榴鄉路南下18公裡,途經舊宮鎮,越過南五環路,即到新建村,南北走向的金服大道和東西走向的鼎業路交匯處,就是新建村標誌性的建築——「新建牌樓」,村頭朝南到村尾1.5公裡左右便是南六環。

以鼎業路為界,往北是工業區,分布著寶馬、奔馳的4S店,以及方仕集團、帥源時裝、中鐵十九局等多家工業企業,日常管理由五連環投資公司負責;以南則四方四正地分布著 新建村的4個村,主要是家庭作坊式服裝加工廠和出租公寓,由村委會負責管理,村內的集體用地由村委會負責出租,村民年底按戶分紅,村民個人住房有的由村民自己出租,有的則分包給他人再轉租。

工商資料顯示,五連環公司成立於2002年,由西紅門鎮新建四個村和北京南郊西紅門農工商聯合企業總公司共同出資建立,其中新建一村出資比例為24%。《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大門兩側各掛一個牌子,分別是「北京五連環投資有限公司」和「西紅門鎮新建社區管理委員會」。

從新建村牌樓往南800米處,以及此處東西走向,分別是兩條商業街,火鍋、小吃、上海龍圓包、五金塗料、健康養生、菸酒商行、移動電信、彩票分布在街道兩邊,各地吃食、從頭到腳的各種服務,官方的、民間的,像一個個相互連接的齒輪,維持著這個外來人聚居地的運轉。

新建村一家庭作坊居住區

村內胡同不過兩米寬,一條胡同裡不下50戶人家,積聚著加工生產服裝的家庭作坊和住戶。劉小傑的廠房就住在這樣的胡同裡,他租了新建村老北京的一院房子,一樓是他的衣服加工室,300平方米左右,二樓被改成20多間房間,是他和家人親戚住的地方,樓道裡每家每戶門口堆滿了衣物、鍋碗瓢盆。他一年給房東交10萬元租金,水電費加起來2萬元左右,2014年前,他每年的毛收入在五六十萬元左右,這兩三年,生意越來越不好做,收入幾乎降了一半。

圍繞著胡同的衣服加工作坊而生的,不僅有這個行業的諸多細分領域,民間借貸、娛樂甚至賭博也在這樣的生態裡,找到了滋長的土壤。

胡同牆壁上,隨處可見「招聘大燙」「專業充絨」等服裝行業廣告,「小額貸款」「一小時借貸」「透明撲克學習」等廣告也俯拾皆是。網吧、足療、休閒健身場所也坐落在這裡,一位集燒烤、撞球為一體的「草榴會所」就在著火公寓500米左右的地方。

新建村娛樂場所一角

雖然離北京主城區較遠,中間又隔著工業區和差不多五公裡的空地,但新建村具備城鄉結合部完整的生態鏈和氣質,並同一路相隔的工業區,混雜糅合,形成了以服裝企業、作坊為主,服務業、教育、醫療、居住為一體的生產生活區。

多年來,新建村裡的小作坊鮮少有進行過正規的工商登記。受訪務工者,沒有一個人曾經參與防火演練。而 他們所在的「工業大院」,早被官方認定為「三多三差」,即,流動人口多,低端產業多,安全隱患多;基礎設施差,環境衛生差,社會治安差。

但這樣混亂的大院,曾有過不菲的產出。 據《大興報》曾報導, 2013年,位於星光社區位置的一個村,工業大院貢獻的純稅收達9000萬元。 但從2012年起,「工業大院」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即屬整頓清理對象。

到哪裡去

火災後,新建村正常的生產生活節奏被打亂,原本傳說的拆遷驟然來臨,全村所有的公寓在一天之內被全部關閉,所有的店鋪和住戶被限時三天內搬離。

人們連夜尋找新的落腳點,已經入冬的北京,地上結起了冰茬,一位湖北的小夥抱著被公寓清理出來的被子,臨時住進了工業區的一家旅館裡。

19日晚上,25歲的王小霞,收拾完麻辣燙店的最後一副碗筷後,就在店裡將就著睡了一夜,她所住的宿舍就在著火點「聚福緣公寓」的旁邊,被臨時封鎖了現場,第三天才陸續登記人數,允許附近公寓的人們回去收拾物品。「被子衣服全被燻得焦黑,用不了了」,麻辣燙店搬走了,王小霞結了3500元工資,準備回東北老家。

江西人郭梁的鞋店被掐了電,他在門口貼上了「半價銷售,拆遷甩貨」,將原本100元的皮鞋和包包標為半價出售,引來不少人光顧,昏黃的鎂光燈下,即將離開的人們仍不忘討價還價,「50塊也太貴了。」一位顧客說,「網上沒這麼貴。」郭梁嘆了口氣,用腳踩滅了菸頭,說了句「你不要發災難財」,當晚他就將剩餘的鞋包打包運到了朋友的倉庫裡。下一步,去哪裡,郭梁說,「不知道,等等看吧。」

到了20日,搬家車堵滿了街道,鼎業路對面的工廠也在從新建村這邊的倉庫裡搬貨,「2001年村裡的倉庫便宜,500多平方米,租金5萬元多點,近幾年開始漲了十多倍。」一位工業區製衣廠的梅姓老闆告訴記者。同時,他將工廠的車間臨時改造成了宿舍,原先300多名員工宿舍是安排在村裡的。

梅老闆是溫州人,他告訴記者,十多年前,西紅門鎮吸引投資時,地都是他們溫州商人從政府那裡買的,合同手續齊全。他的廠子佔地20多畝,他說,這幾年政府也找過他,讓他不要再做勞動力密集的服裝業,改個行,「改行我也不會啊。」

21日,火災和搬遷後的第三天,新建村到處都是垃圾,同時被關停的還有新建村的三個幼兒園,下午五點多,河北的鄭雨涵上完幼兒園最後一節課後,鄭先生就將女兒午休的床被從幼兒園搬了出來,一家人收拾了家當,回河北滄州。

劉小傑對記者說,霧霾這個詞還沒有流行起來的時候,他們的大型熨鬥機器是燒煤的,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燒煤裝置,三年前,村委會要求他們購置燒木屑的新熨鬥,一臺要一萬多元,他買了10臺。2017年環保要求更高了,這樣的機器都不能使用了,熨鬥被要求改成了電力型的,「電費貴,而且這些老房子電力負荷不夠,跳閘是常事。」

「我們都是跟著產業走的,基本上北京的動批和大紅門批發市場遷到哪裡去,我們就會到那裡去。」但究竟是去哪裡呢,劉小傑說,現在很難定,要看哪裡的市場培養的好。讓劉小傑格外糾結的是,還有兩個月就過年了,再找地方,不好找,市場還不穩定,租金一般要按年付,「有風險」。

「到哪裡去」?成了這幾天火災後新建村人互相見面的問候語 ,「回家」、或是遷往比五環更南的南邊,搬家的車上了京臺高速。

起火點「聚福緣」和附近「吉源」公寓的住戶們,組成了微信群,如何進公寓收拾物品成了他們最關心的事,有人感慨,上個月剛剛買了個大冰箱,有人抱怨,電腦意外損壞,有人指出不要再在意幾個被子、衣服,有人則在群裡發了收購廢品的聯繫方式。

而他們曾租住的每月租金400~800元不等的公寓或將成為北京的歷史,「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一位倖存者告訴記者,當時他是從黑煙裡爬出來的,他將微信改為這個名字後,才覺得不那麼後怕了。

從哪裡來

新建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密雲水庫修建時,當地農民集體搬遷到了大興西紅門鎮東南處,新建村由此而來。

80年代中後期,溫州商人進京,在木樨園、大紅門附近做起了服裝生意,一時間,南三環、南四環有了「浙江村」的稱號,京溫大廈一度成了地標性建築。當地農民將家中民房都加蓋了小平房做起服裝加工生意,劉小傑的房東回憶,那時新建村的農民除了種地,就是進「浙江村」打工,後來廠子開到了新建村,村民們就開始吃房租了。

2002年17歲的劉小傑初中畢業,看著同村堂哥進京打工後的光鮮,劉小傑沒有繼續讀書,而是跟著堂哥,來到北京木樨園,走上了生產服裝的道路,那年底,學徒劉小傑總共掙了700元。幾乎在同一時期,服裝產業在三環內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開始日漸式微。

劉小傑記得很清楚,他剛來北京學徒時,就聽說服裝行業開始往南移了,以2008年奧運會召開為界,成規模的批發業尚在大紅門一道,而大量服裝生產加工企業則從三環挪到了四環大興區舊宮鎮一帶,與此同時,西紅門鎮府也開始著手招商引資,希望浙商也到五環的西紅門鎮辦廠。

上述梅老闆告訴記者,他就是2001年來到五連環工業區的, 那時候一畝地才十 多 萬元。工廠生產的衣服主要發往北京西單、王府井等各大商場,年產值以千萬計。 不僅如此,像方仕集團這樣的老牌服裝品牌廠也在那時在五連環落了戶。

2008年那年,舊宮鎮南小街的房租對劉小傑來說還是比在木樨園有吸引力多了,這時,劉小傑開始單幹了,他將家裡的哥哥和弟弟和其他親戚,十多個人叫到北京,一起開起了家庭作坊式的服裝加工廠,「每天睡4個小時,是很平常的事」,劉小傑告訴記者,訂單多的時候,一個人每天可以有60件成品出貨。訂單主要來自大紅門和動物園的衣服批發商們。

劉小傑告訴記者,做服裝都是老鄉帶老鄉,一家人一起做,互相介紹業務。劉小傑的廠裡的十幾個工人,都是他家親戚,劉小傑所在的胡同裡,也幾乎都是安徽人。而另一胡同內則幾乎都是河南人。大家為了避免競爭,也各有所長,譬如,劉小傑和他的安徽老鄉們善於加工女裝,而山東老鄉們則偏向打底褲和襪子加工。

2011年,南小街「4·25」大火讓北京市開始加快「推進工業大院『騰籠換鳥』」工作,舊宮鎮首當其衝,劉小傑一家遂南遷了7公裡,退到了新建村。

由於2015年起大紅門和動物園批發市場的疏解,劉小傑表示,訂單下降了近一半。「30年北京巨變,溫州商人卻越來越邊緣」,新建村一路之隔的一家大型服裝企業的梅老闆感嘆。而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安徽人、兩河、兩湖等地人組成的集中式家庭作坊作業也隨之南遷更迭。

22日,三天期限已到,兩個被封鎖的著火公寓逐漸被清理完成,至此,新建村內的家庭作坊式服裝生產廠將徹底退出北京六環邊緣,胡同裡的外鄉人也要正式與新建村說再見,與北京說再見了。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編輯:郝成 校對:張國剛

相關焦點

  • 北京人心目中的「迪士尼」,真的要說再見了!
    對於許多北京孩子來說,北京遊樂園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北京「迪士尼」,遊樂場、廟會、6路大公共都是兒時的記憶,北遊真的要再見了!01北京遊樂園於1987年正式營業,剛開業時只售門票,沒有聯票,成人門票0.5元、兒童門票0.3元,簡直就是北京孩子的天堂,這裡有著許多北京孩子的兒時記憶。
  • 北京學子:不想說再見(附北京復學政策梳理)
    對於非畢業年級學生而言,這是「後會有期」的期盼;對於畢業年級學生而言,這是「不想說再見」的離別。——摘自北京某高中校高三學生朋友圈從1月22日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到4月27日北京首批高三學生返校,再到6月17日北京市教委宣布「下學期也將按照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預案」。這5個月的時間,北京市教委及全市教育系統經歷了最難忘的147天。
  • 《再見 北京》,一部北漂現實溫情題材的電影
    近日,院線電影《再見 北京》在經歷了北京最寒冬的緊張拍攝後殺青了。
  • 北京擬出新規,和「千店一面」的招牌說再見
    這次北京擬出臺的新規,可以說是對過往統一店招運動的一次糾偏,也是促進城市消費升級、繁榮夜間經濟、優化營商環境的需求。 (原標題:北京擬出新規,和「千店一面」的招牌說再見)
  • 《再見 北京》劇照爆光 質感滿滿引人期待
    最近,聚焦三個北漂者光影的現代溫情電影——《再見 北京》劇照首次震撼亮相,質感滿滿引人期待。《再見 北京》電影中三個執著而又令人心酸的北漂者是無數北漂者的縮影,導演曹茜茜希望藉此片給每一個正在努力奮鬥的追夢人真誠的鼓勵與慰藉。
  • 北京通州一防水材料店鋪起火!消防人員翻過圍牆撲滅大火
    要說現在北京四環外那個區域最受人們關注的話,那必須是北京市的通州了,因為它又被賦予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城市副中心!雖然,北京城市副中心並不等於通州,因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只佔通州區域內的155平方公裡,而通州區的整體區域達到906平方公裡,但是,在居住在通州的人們心中,卻不是很專注這個具體數字,已然用城市副中心這個名稱取代了原來的通州。
  • 導演曹茜茜出席《再見·北京》劇本圍讀會 刻畫北漂人情冷暖
    近日,現實主義溫情院線電影《再見·北京》舉行了劇本圍讀會,劇本研討會後眾主創多次對劇本的細節進行討論完善。曹茜茜作為本片導演兼出品人也出席了此次圍讀會,帶領眾主創開啟「北漂之路」。導演曹茜茜有話說 一份堅定鑄就溫暖的《再見 北京》曹茜茜此次在院線電影《再見 北京》中擔任出品人、導演雙重身份,從外到內對電影的宏觀把控及內容創作水準,處處了解踏身其境。採訪中,曹茜茜也坦言自己的是一個相信命運的人,院線電影《再見 北京》作為現實主義溫情題材電影也是大量從人物的發展為主情感路線,讓觀眾更有代入感。
  • 今年執導《再見北京》:對夢想不說再見
    近日,院線電影《再見北京》劇本研討會已順利開完,包括導演曹茜茜在內的各位主創人員參與其中,豐富生動的劇情和真實細膩的人物都讓這部溫情電影收穫了不少期待。現如今通過演技的沉澱,她將以總導演身份加入《再見北京》的創作,對於她自身來說也是一次挑戰,更是一項機遇。演員曹茜茜多大年齡,曹茜茜真實年齡,曹茜茜演員年紀,圖片個人簡歷哪裡人?這部溫情的院線電影將講述三段不同職業的北漂人遇到困境時的艱難抉擇,展示了生活在北京的各行各業的打工人最最真實的現實生活。
  • 混血兒丘天在北京的地位如何,未來還有發展麼?
    丘天目前在北京只是邊緣球員,雖然身體素質不錯,但天賦有限,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年輕了!丘天雖然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但實際上他是混血兒,其父親是奈及利亞裔美國人,母親是北京人。丘天在2017年加入了北京隊,如今已經在CBA效力了兩個賽季了,作為一個身高2.07米的混血大個子球員,丘天的身體素質是非常出色的,曾經也是國奧隊的主力,不過如今在北京並沒有打出來而且越來越邊緣化了。
  • 數說入境防疫30天:病例持續14天兩位數增長,北京10次加碼
    察時局關注到,在近一月內,北京對於入境人員的防疫措施已調整升級了10餘次。 3月1日,北京通報2起境外輸入病例。兩天後北京官方宣布,凡是從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嚴重國家經北京口岸入境的,若中轉去外地,嚴格按當地規定做好防疫工作;若目的地是北京,不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要實行隔離觀察。
  • 這,才是北京人該有的年夜飯!
    以後可別再說北京人過年只吃餃子了啊!做法:1、將當歸、枸杞衝洗後加入清水大火煮開後再煮15分鐘熄火放涼。2、將雞腿去骨後,皮朝下放在錫箔紙上,抹上少許鹽後捲起來,並用錫箔紙裹緊呈糖果狀,放入蒸鍋內大火蒸20分鐘。3、將古越龍山紅糟露倒入放涼的汁水中,再放入去掉錫箔紙的雞腿卷,放入冰櫥浸泡1天後取出切片即可。
  • 北京畫室怎麼選?北京畫室行業內口碑最好的畫室排行
    北京畫室怎麼選?北京畫室行業內口碑最好的畫室排行,近幾年來,我國的教育行業飛速的發展,很多的高中生選擇美術藝考這條道路,因為美院畢業的學生相對於普通的美術高考壓力小點,想要考取心儀的美院,必須找畫室對自己的美術專業功底進行提升,北京有全國著名的美院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
  • 北京的六環外是真實的中國:城市邊緣的孤島,迷茫卻依舊向著陽光
    "我在世界的中心工作,住在農村一個月200塊錢的出租房裡",你心目中的"北京人"是什麼樣的?她們在國貿、中關村最高的寫字樓裡工作,大牌紅人傍身,手裡拿著星巴克,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會加班但卻年薪百萬,周末和姐妹一起逛街買東西,在僑福芳草地吃下午茶,然後開著 BBA車回到位於二環的家,假期出國旅遊 shopping?
  • 5天,106例!北京又一菜市場查出病毒,注意:北京去到這29地需要被隔離!
    河北  石家莊:不建議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回來;必須回來的,提前3天向目的地居委會報備,到達之後需要集中隔離14天,進行2次核酸檢測、1次血清檢測;來自低風險地區且沒去過相關場所的人,憑健康碼通行。
  • 晚安北京,晚安,那些從低處走向高光的人
    而在鏡頭掃過的陌生人群裡,有各種從外地趕到北京追夢的面孔。回首當年那些漂泊的歲月,每一個人經歷過風雨的人,都會有不同的體味。下面是火星試驗室四個採訪對象曾經的往事。覺得小城再也容不下自己音樂夢的趙英俊,在25歲時毅然乘火車去往北京。出發之前,玩兒樂隊的朋友陪他喝酒踐行,他告訴他們:我要去當明星。對趙英俊來說,北漂並不算苦。他記得有一天身上沒錢,餓著肚子演出,演出酬勞捨不得花,就到酒吧對面的麥當勞買最小的漢堡。他運氣好,趕上促銷,原價4塊5的漢堡賣3塊錢一個。他買了3個,還特意去小賣部買了可樂。那是他記憶中最苦的一天。
  • MV:譚晶 周華健 - 難說再見
    內容介紹:   由王平久作詞、金培達作曲的《難說再見》創作於北京奧運會閉幕之時,這首由奧運走到世博的歌曲,總是在離別之時唱響,在世博會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即將落幕之際,「難說再見」代表了所有中國人對世博的依戀,也代表了世博會志願者對世博的難捨情感。在世博會持續的184天中,200萬志願者默默服務於千萬中外遊客。
  • 《北京女子圖鑑》大火,戚薇安利的化妝品了解一下?
    《北京女子圖鑑》大火,戚薇安利的化妝品了解一下?》的熱播,讓無數人開始了對人生的重新思考。據新浪微博實時榜指數顯示,在網劇榜排名中,《北京女子圖鑑》已連續一月名列前茅。 作為一部日劇翻拍劇,《北京女子圖鑑》賦予了它更多的中國色彩,也由此而引人奪目。初到北京的落魄、擁擠的地下室、難以尋覓的工作以及隨著打拼奮鬥而不斷攀升的都市欲望,都映射出北漂群體的真實寫照。而戚薇在劇中飾演的陳可,便以一個「LV包」探開了欲望之門,一步步走上女強人之路。
  • 北京男排14人大名單:江川、劉力賓成支柱,要求必須打出氣勢
    北京男排在過去的4個賽季,連續在決賽中不敵上海男排,屈居亞軍,本賽季他們的目標非常堅決,志在奪冠。在19-20賽季全國聯賽之初,從北京男排的陣容來看超級豪華,除了有國家隊主力江川和劉力賓之外,還有國家隊邊緣國手張秉龍。
  • 北京4天內新增10名本土感染者 我們梳理出這些重要信息
    北京4天內新增10名本土感染者,我們梳理出這些重要信息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自12月23日,一名家住順義、在海澱工作的男性檢出新冠病毒陽性以來,截至12月26日,北京累計報告10名本土感染者。
  • 李雪琴說我走的時候跟北京說再見,北京回了一句你誰呀?
    很多搞喜劇的人,都有憂鬱症。李雪琴也不例外。這只是希望,當然,她一直不是那個被愛保護得很好的孩子,父母離異,她異鄉求學,割過腕,我不是她,我不能了解她經歷過的所有傷悲,但是現在,我看到她把這些經歷編成了各種段子,自己能坦然笑著說出來的時候,我希望這個女孩子從此被愛一直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