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微笑,並不代表自己不痛苦,不害怕,不絕望。
最初看《世界微塵裡》時看到慕承和的名字,有人提到是另一部小說的男主角,記了下來打算什麼時候抽空看看。楊楊楊和妮子在《獨家記憶》電視劇出來時刷屏了幾次,於是趁著電視劇更新完,一次性看完了小說和電視劇。順便又翻出了《世界微塵裡》掃完了慕承和所有出場部分。
電視劇中大家普遍吐槽只需要前面12集就足夠了,後面故事不但和小說沒什麼關係,人設上也跳躍過大。唯獨劉啟從小說中文質內斂的樣子變得陽光開朗善良後,發現在電視劇後期的形象成為了大學時期戀愛最應該的樣子,讓很多人彈幕慕承和還是別回來了。無法接受的是:瀟灑豪氣的白霖在電視劇裡變得傲嬌作死;默默付出的李佳航變成了備胎式添狗;同樣年紀的慕海在電視中看上去仿佛一個大叔;周周倒是很羨慕趙曉棠女神級別大長腿,這應該是整個電視劇中為數不多的亮點。期待番外能帶來一個更好的結局和人設。
要吐槽的是:開篇作弊的小紙條的確是薛桐帶進來的,也的確是打算用的,雖然後面陰差陽錯的交給了鍾強,但是也不能不否認有作弊的內質,倘若說毫無關係自是不應該的。感情上,明明喜歡著慕承和卻和劉啟在一起,在劉啟工作時卻和有情愫羈絆的慕承和見面,向劉啟提出分手。這實在尷尬了些。
小說前期,很多場合幾乎雷同的發生在我大學期間。《愛情公寓》裡呂小布說:和女生聊情敵八卦,和男生聊作弊校花,百試百靈,初中那些事,全國都通用。木浮生也是找到了大學都通用的那些事:如果不是當年學長學姐半夜的摔水壺,也不會有了我們後來每逢重大比賽不斷電的優待;如果不是群星教了我們修改電路,也不會有了後面不斷電的待遇;同樣是老師,大學的時候,除卻我極其欽慕章老師,老二則很欣賞李老師、小九很喜歡張老師,總該有個老師驚豔你的歲月,讓路邊的玫瑰花都嬌羞起來。
中期肇始對比著前期甜甜的氛圍顯得太抑鬱了:宋琪琪小三了、陳妍出了意外、薛桐的爺爺去世,慕承和和薛桐都是失去了父親,慕承和精神壓抑、吸食大麻,還伴有間歇性耳聾,隨之後來薛桐和慕承和起了爭執而分離,怎麼看怎麼覺得慘。一度帶著窒息般絞索的心情去閱讀後面的故事。好在結局在意料之中,悠逸的結尾,不是沒有回報無休止的心酸。
思緒轉個彎,撇開撒狗糧部分。看到薛桐因為父親的緣故背上了一身榮耀和枷鎖後,仿佛看到無數人的縮影,你首先是誰的兒子、女兒,誰的父親、母親,誰的丈夫、妻子,最後才是你自己,當你有了那些前綴後你便要為這些夾雜在你身上的頭銜保持應有的姿態,甚至逐漸失去了自己;慕承和和薛桐兩人相愛後因為身份的關係感受到外界的壓力亦是如此,慕承和首先是老師,便要遵守世俗帶給老師的桎梏,學生可以和工人、商人、運動員等等任何職業的人談戀愛,就是不可以和自己的老師。社會的定勢下反而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迷離卻清澈了。
P.S.慕承和在故事中是教選修課的俄語,和周周在討論劇情的時候,盤算著現在學學俄語是來不及了,倒是可以嘗試背誦一下普希金的《我曾愛過你》的俄語版本(選修課是個好東西,不但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還可以選自己喜歡的人,所以千萬千萬不要逃課,要好好上課)。最近去新加坡,當飛機在空中飛行的時候,腦海中一下子蹦出了慕承和在書中講述給彭羽的伯努利原理。從此也記住了保加利亞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