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世上只有媽媽好,
但我也看到爸爸他的辛勞。」
今天就讓我們來講講,
那些老爸與「我」的小故事。
希望你能通過這些故事,重新審視自己的爸爸:
其實他對你愛並不比媽媽少,只是他不太會說話。
那個西裝筆挺的爸爸,
變成了拿著菜刀砍燒鴨的幫廚
文/@和時
在我的前15個年頭裡,爸爸都是不苟言笑,遠不如媽媽可親的人。
但這並不妨礙我對他的崇拜,小時候我總覺得覺得,每天西裝革履去上班的爸爸,十分了不起。這種「爸爸什麼都懂」,「沒有爸爸完不成的事」的安全感,一直伴隨著我到15歲,緊接著,就瞬間倒塌了。
因為突然失業,每天西裝筆挺地上班的爸爸,變成了一個天天在家打遊戲的邋遢男人。失業導致經濟緊張,家中爭吵不斷。有一天,他喝了點酒,用一種我從來沒見過的頹唐模樣,對我媽說:
「工作這麼多年了,我也很累啊。我也想休息一下,不行嗎。」
雖然這樣說著,爸爸還是去工作了,收起了衣櫃裡所有的襯衣西褲,去一家燒臘店做幫廚的小工。
每天他都會工作到晚上10點多,帶著手上莫名其妙出現的傷口和滿身燒臘的香味回家,看他最喜歡看的諜戰連續劇。有時太累了,眯著眼睛,不小心就在沙發上睡著了。我總是很猶豫要不要叫醒他,可他身上的燒腊味實在太香,那就再讓他這麼睡一會吧。
脫下西裝的爸爸,不像以前那樣不苟言笑,偶爾會主動說上幾個冷笑話。有時興致來了,還會在我們面前扭兩扭。但即使沒有了西裝革履,我的爸爸在我眼裡,還是一個很高大的爸爸。
雖然,他只有1米6,最近還因為掉頭髮損失了一些海拔。
嗯。我現在也這樣認為,爸爸每天上班,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等到你工作了,
我要開車帶你媽浪跡天涯」
文/@少俠
記得我10多歲那年春末,老爸意外被局裡調查。他其實沒有犯事,但他因為膽小嚇懵了,腦子一熱跑到了外地。我跟我媽躲在家附近的一個出租屋裡。
有幾次我跟我媽回家要取一些東西,都是晚上摸黑回去的,連燈都不敢開。後來風波過去了,他就傻呵呵地繼續回來上班。可這件事兒,一直在我心裡卡著過不去。
上大學之後,每次回家我都要陪他喝上幾杯。有一次晚飯,我提起這個話題,我爸顯得格外激動:
「兒子,我對你發誓,我絕對沒有貪汙過一分錢!可我當時真害怕啊!」
「沒事兒你怕什麼?」
「靠!說了你也不懂!」
後來的一次飯桌上,他提起某位做官的叔叔,他進去的時候,兒子才初二,我爸一邊說著一邊不停的替那小孩唏噓嘆惋。
就是這樣一個謹小慎微的父親,在我工作之後,我卻發現他開始放飛自我。當然,是另一種形式的放飛。
某天他心血來潮,買了個十分騷氣的金鍊子,天天掛脖子上,說是明年準備去西藏。後來他天天出入健身房,硬是練了一身腱子肉。有了肌肉,索性正裝也放下了,天天穿個漁網背心招搖過市。
每次回家,我都免不了嘲諷他一頓:「真沒想到,您這麼浮誇呢!」
但其實我知道,他骨子裡就是一個壓抑不住性格的人,這種豪放的做派才像他自己。這麼多年來,由於工作的性質,也由於我的原因,變得謹小慎微,小心翼翼。大家都說「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可在他身上是「兒子越大,擔子越少」。
他跟我說,下半輩子的理想就是再紋個花臂,開輛皮卡,帶著我媽浪跡天涯。
我的父親替別人走了很多公裡的路,
卻從沒有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文/@Carbo
我的父親是個老司機,字面意思的那種。
當年,他為了當上這個在當時看來是「香餑餑」的司機,他放棄了高中升學,從此這車一開就是42年。
在他的那個年代,職業就是生計,生計也就是命運。從大貨車開到公交車,他一直是那個坐在方向盤前的男人,從一件汗衫到一件制服,年月所給他增增減減的,無非只是一些形象上的不同質感。
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他的確僅僅是個司機而已。我從未聽他說過自己長途跋涉裡所走過的壯麗山河以及人情世故,他總是把這個司機的身份,沉穩地停在家門之外。
真正讓我感覺到他也有自己的時間,是他獨自一個擺弄家裡那臺Panasonic錄音機的時候。因為他喜歡聽歌,我小時候收到最多的禮物,是他買回來的一張張港臺流行曲錄音卡帶。
我永遠看不到他在長途顛簸上的辛勞。留在我腦海裡兩父女的童年相處記憶,是他回到家裡閉目養神,錄音機裡悠揚地送出劉德華或者張學友的聲音。那是屬於九十年代的編曲氣質,當我跟著旋律咿咿呀呀地唱起來的時候,他會顯得特別開心。
這就像是自己一直默默喜歡著的東西,忽然遇上了另一個知音,而且這個知音還是他的女兒。
等到再長大了一些,我開始陪他走長途。700多公裡的國道上,12小時的道路坑窪與長途乏悶是慣有的事情,而他開車也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沉默,隨著一張張的錄音卡帶被吞進與吐出,他表現的像一個隨身準備登臺的司機歌手。
在那趟長途車上,我好像理解了父親的雀躍心情——曾經有過很多個700公裡以及12小時,無論是與貨物或者乘客為伴,他都只能沉默。而這一刻坐在他身邊副駕位置上的,是那個已經可以理解他愛好的女兒。
這些錄音卡帶從未來得及被人真正地欣賞過,我的父親終究也只是一個「司機」。而我所能做到的,可能是帶他去聽真正的演唱會,讓已經替別人走過很多公裡路的父親,也能去一次自己並沒能去到的另一個人生。
最後
每年的母親節,小編都早早地準備好了禮物。小編媽媽喜歡花,每年小編就送各種各樣好看的花盒給她。而對於父親,除了一句「父親節快樂」真的不知道能送點什麼。也許,這個男人,你和他生活了二十多年,卻從未真正了解過他。
我們的爸爸,
也曾有過放蕩不羈的歲月,
他也曾是個衝動狂傲的青年,
因為你的到來,他的人生從此有了羈絆,
從「幼稚鬼」的大男孩變成愛護孩子的「溫柔鄉」。
然而,人生每個角色的轉換都沒那麼簡單,
父親在很多人心中依然是有一點距離感的存在,
只是沉默背後,也許你都不知道他年輕時有多帥。
——李建軒《爸爸》
想起龍應臺在《目送》中的一段話: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換個角度想,這既是一種殘酷,對他們也是一種解脫。因為他們終於可以,脫下父親的外殼,也試著做他們自己。
這個周日,記得對父親說一句,我也愛你。
預約專屬職業諮詢,
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END-
本文內容轉載自@尺度,Shoo-in Career誠意推薦,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閱讀推薦
人生苦短,必須__?暑假憋個大招,學門萬能語言,還能獲得實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