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善文忠,繼續咱們的佛教史,歡迎您點擊訂閱留言和轉發,萬分感謝!
上篇聊到荷蘭一點一滴的改造著斯裡蘭卡的經濟、政治和人民生活,他們所信仰的基督教新教也隨之傳入了斯裡蘭卡。而面對新教的傳入,佛教、婆羅門教和羅馬天主教史無前例的團結在了一起,力求坎底這個最後的容身之所不被新教給侵入。但是由於荷蘭人的強勢地位,三大教雖然全力抵抗,但是依然被一步步的慢慢蠶食。
荷蘭人新教的傳播主要是通過教育、就業和法律三駕馬車來推行。教育是荷蘭人所建立的學校都是教會學校。學校中除了一般的課程之外,還有專門的基督教宗教科目,小孩不能無故缺課,否則家長要受罰。每所學校的老師數量大概是2~5人,其中有一個是專門教宗教學的,相對於其他的老師,這個老師的地位和權利要更高更大。
所有上學的孩子滿15歲才可以離校,而且還規定離校後,每兩個星期之中最少要一次到學校或者教堂學習基督教的特別課程。未滿15歲離校怎麼辦呢?有一個判斷標準,那就是是否學滿三年的基督教教義,如果學滿了三年,而且有特殊原因才可以離校,如果沒學滿三年,那對不起,不批准離開。
除了老師之外,在荷蘭人建立的教育體系之內,還有校長,巡視員,他們會對學生的課業進行考評,如果表現優異,將會給孩子舉行基督教的洗禮,並且賜給他基督教的教名。等於是從孩子抓起,在小時候就給你傳播基督教的正面意義,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能不信教嗎?
就業規定,所有的公務員崗位,只有基督教教徒才能獲得,很多薪水較高的職業,只有基督教教徒才能從事。在一些機構的管理崗位,同樣也只有基督徒才能擔任,這就把宗教信仰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和富足生活,綁定在一起了。想要過好日子,就必須信基督教,正是因為這一條讓很多人都選擇了皈依新教。
最後就是法律立法規定,在其治下的所有斯裡蘭卡人,如果你想結婚,並且想要享受歐洲的婚姻制度,對於雙方特別是對於女性的權益所承諾的那些保障,去教堂結婚,按照基督教的規定辦婚禮。如果不這樣,那對不起了,法律所規定的那些權益享受不了。結婚是這樣,生了孩子更是這樣。小孩生下來就要接受洗禮,荷蘭人所說的那些不同種族,不同等級的人,都能同樣獲得工作,都能同樣掙錢的程度承諾就不算數了。
圍追堵截下來,斯裡蘭卡人轉信基督教的數量,那肯定是不少的。坎底王國相對的好一點,而在荷蘭人直接控制的那些地區,大批大批的老百姓都轉為信仰基督教。
以上說的都是荷蘭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對斯裡蘭卡人所做的引導工作,另一方面,頒布法律禁止斯裡蘭卡人信仰其它宗教,佛教,婆羅門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不允許你進行宗教活動。比如講經說法、舉行祭祀、過宗教節日通通都不允許。一旦被發現,輕則驅散,重則抓人,有點象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時代。而且信奉別的宗教的人,土地和財產均不受到法律保護。
搶東西和佔土地,都是跟玩兒一樣。荷蘭人的這兩手,一邊吸引你信我的新教,一邊禁止信其他宗教,軟硬兼施,對斯裡蘭卡的其他宗教,特別是基礎最為雄厚的佛教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所以在當時的坎底王國,雖然沒有象其他地區一樣近乎絕跡,但是同樣徘徊在崩潰的邊緣。
因為荷蘭人的影響坎底僧團同樣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數量銳減,僧團紛紛離散。關於佛經的研究討論幾乎荒廢,僧人們的修行水平急劇下降,甚至不少僧人屢屢違反戒律,讓人們大失所望。漸漸地對於佛教的信仰失去了依靠,不再熱心護持,周邊佛教國家對斯裡蘭卡也不再像原來那麼尊重。
1687年,毗摩羅達摩須利安二世成為了坎底國王,是一位愛好和平的君主,對佛教比較熱心。那個時候,佛教已經慘到什麼地步了呢?連找齊五位比丘成為一個僧團都做不到。於是他就派遣使者再次前往緬甸,還是找到了孟族的僧人,邀請他們來到斯裡蘭卡為佛教續命。
這次的邀請還是很成功的,一個由33名比丘組成的孟族僧團,在桑多那上座比丘的領導之下來到了斯裡蘭卡,並且在一座島上結成戒壇,傳授比丘戒。最開始就有100多人受戒,國王又在坎底修建了佛牙寺,重新為僧團找到安身的地點。但不幸的是正當佛教開始慢慢復興的時候,這位熱心護法的國王去世了。
後來繼位的國王那並奈陀信哈,對於佛教不太上心,對於僧人們的請求也基本上不太理睬,剛有點起色的佛教又衰微了下去,更有甚者一些遊手好閒的人也趁機混入僧團,幹了很多壞事,佛教的名聲再一次被深深的敗壞。緬甸僧團在深深的失望中離開了斯裡蘭卡,回國修行去了。
到最後整個坎底僧團,連一位真正有修行的比丘都沒有,斯裡蘭卡的佛教再次斷絕。但是咱們中國有句話叫做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就在佛教已經幾乎徹底斷了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沒放棄這個人,他叫薩羅難迦羅,但他不是比丘,只是沙彌而已。他雖然沒有受比丘戒,但是對佛教依然充滿了虔誠的信仰,矢志不移的要復興佛教。
正在他愁眉不展,無從下手的時候,對手卻送來了神助攻。國王那並奈陀信哈在位期間,有一次從印度來了一位婆羅門教的外道,學識淵博,才華橫溢,非常被人推崇。國王聽說了這個人之後,就請他來到宮中相見,聊的不錯。但是這個外道對佛教了解不多,因為斯裡蘭卡是佛國,所以想跟當地的比丘交流切磋一下。
國王說沒問題,僧人我們這裡有的是,於是禮請馬山寺和花園寺的僧人推選出一個人來做學術交流。這個國王連自己國家佛教已經都啥樣兒都不知道,還請僧人出來跟人家對談。結果這兩座大寺院找了半天,一個敢出來應戰的僧人都沒有,這一下國王感覺真是沒臉見人了。
一位大臣站出來跟國王說,我知道一個人,他肯定能行,能幫您找回這個面子。這個大臣所推薦的人就是薩羅難迦羅。薩羅難迦羅進宮之後登上法座,他先用巴利文念誦了一首佛經中的偈子,然後用僧伽羅語進行了翻譯,隨後用梵文對婆羅門外道進行解釋和宣說。
一上來就秀了三門語言,頓時就把外道給鎮住了。隨後兩人就一些佛教的觀點進行了探討和交鋒,最終外道被折服,對薩羅難迦羅的佛學造詣深表敬佩。這下國王高興了,面子找回來了,感覺非常不錯。在這次會談之後,國王就把其他所有僧人的職位全給撤了,宣布薩羅難迦羅為坎底佛教的新領袖。
但是薩羅難迦羅大沙彌就跟國王說,我哪能當什麼僧團領袖啊,我連個比丘都不是,這個位子我坐不了。國王問那你說怎麼辦?於是薩羅難迦羅向國王申請,我們需要再次從國外引進有修行的僧團,來幫助我們復興佛教。
四上泰國邀請僧團的故事
國王說就按你說的辦。這才有了後來四上泰國邀請僧團的故事。根據薩羅難迦羅建議,國王派出了使團,要求泰國僧團來到斯裡蘭卡傳授戒法。這次非常不成功,使團成員壓根就沒有真正的把這個事兒當回事兒,懶散的出去逛了一圈,回來匯報了一下泰國佛教的情況,也沒能請回僧團來。
國王可能也是當時的熱乎勁過去了,說沒來就沒來吧,無所謂,所以第一次上泰國就以失敗告終。
幾年之後室利毗舍耶王獅子繼位,他是熱心佛教的國王,一方面愛護佛教徒,一方面修理破舊的佛寺。同時把羅馬天主教徒趕出了坎底,留給了佛教更多的發展空間。薩羅難迦羅再次申請前往泰國,國王當即批准,派出了由兩名使臣五名沙彌所組成的七人使團,前往泰國。結果開到緬甸的時候,船遭遇了大風浪,只有四人脫險上岸,其餘三人命喪大海。上岸之後碰上了一夥山賊,把他們給搶了,最終狼狽不堪地返回斯裡蘭卡。第二次泰國之行以失敗告終。
1747年,室利毗舍耶王獅子再次派佛教團前往泰國,這次五位沙彌三個使臣共八人。平安的見到了泰國國王,也獲得了國王的支持。但是這個時候坎底的國王室利毗舍耶王獅子去世了。泰國國王於是就讓準備前往斯裡蘭卡的僧團暫且停留,探聽對方的消息再說。使團就把五位沙彌留在泰國,自己先返回祖國了解情況,結果在途中又遭遇了海難,只有一個人活著回去。
新國王叫吉祥稱王獅子,是歷史上有名的佛教護法者,從小就非常禮敬薩羅難迦羅大沙彌。看到此前的三次派人去泰國都失敗了,於是他決定第四次派遣使團赴泰國,這次使團順利抵達泰國,泰國國王派優波離上座領導率領一個僧團去斯裡蘭卡,傳授泰國式的佛教戒法。
他們離開泰國之後,再一次遭遇風暴,船隻漏水,使團成員和泰國的僧人都有人死去,好歹沒有全軍覆沒,灰頭土臉的回到了泰國的首都。泰國國王有點猶豫了,去一趟斯裡蘭卡真夠費勁的,你們這來來回回多少趟,就沒有一次順順利利的,都是倒黴事。後來斯裡蘭卡使者再三懇請,泰國國王才同意派遣僧團。
恰好有一艘荷蘭商船來到了泰國首都,斯裡蘭卡使團就向這位荷蘭船長介紹了他們過去幾次的經歷,並且向他們發出請求,請他帶領僧團回到斯裡蘭卡。船長聽說了他們過去的遭遇,很同情他們。說你們真不容易,於是同意帶著這群命運多舛的人前往斯裡蘭卡。
荷蘭人的船確實厲害,航行平穩,51天之後安全抵達。吉祥稱王獅子得到消息之後歡喜雀躍,立刻派大臣迎接泰國僧團來到坎底,把他們安排在花園寺中。薩羅難迦羅大沙彌跟他們見了面。
1753年9月,優波離上座比丘主持,按照泰國佛教的儀式為55歲的薩羅難迦羅傳授比丘戒。這位斯裡蘭卡佛教的復興者,為佛教奔走了半輩子,到了這個時候才成了一名真正的僧人,真是讓人可發一嘆。隨後一個月內又有數百人出家受比丘戒。斯裡蘭卡的佛教絕處逢生,再續法脈。
後來在泰國僧團和薩羅難迦羅的不懈努力,大力的加強僧人們的教育和培養,僧人的學識不斷增強,對戒律的遵守也一絲不苟,這就使佛教在坎底再度興盛起來。坎底人民都熱心的擁護佛教,各地的佛寺佛塔也陸續得到了重新的修復。
吉祥稱王獅子為了鞏固佛教,在花園寺召開會議,在徵得與會僧眾的同意之後,最終是敕封勞苦功高的薩羅難迦羅為斯裡蘭卡僧王。此前斯裡蘭卡佛教領袖只有僧伽沒有僧王這個職務的,僧王是泰國佛教的制度。薩羅難迦羅是斯裡蘭卡佛教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僧王。
1778年81歲的薩羅難迦羅在坎底去世,他為復興佛教弘法的一生,讓南傳上座部佛教在斯裡蘭卡得以存續和發展,也讓自己的名字成為了整個佛教歷史中光輝閃耀的一個篇章。由於此次是由泰國僧團來領導的,泰國古代的名字叫暹羅,所以後來這一派就稱為暹羅宗。
不管經歷了多少風雨,在葡萄牙人跟荷蘭人的先後壓迫下,佛教在斯裡蘭卡總算是沒有消亡,憑藉著自己深厚的底蘊和僧人們的不懈追求,依然傳承著佛陀最初的思想。這個印度洋上的美麗島國,沐浴著慈悲的佛光。
接下來,斯裡蘭卡將會遇到一個比葡萄牙人跟荷蘭人要強大得多的敵人,這個就是當時橫掃世界的大英帝國。
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將至,為了大家過一個祥和美滿的春節,我們春節之後再更新,這裡提前祝廣大網友佛友春節快樂,法體安康,四時吉祥,人生飽滿。咱們下篇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