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資深香港藝人馬海倫發布博文,稱「王羽大哥一路走好」。隨後,王羽去世的消息被各媒體轉載報導。
但是隨後,王羽的女兒王馨平發聲闢謠,稱「沒有這樣的事」。之前發文的馬海倫也表示「原來都未證實到,自己都不好意思」。
原名王正權的王羽出生於1944年,今年已經76歲高齡。從20歲主演《虎俠殲仇》開始,他憑著硬朗而鋒銳的氣質,迅速成為香港影壇的功夫新星。
用「傳奇」一詞來形容王羽的演藝生涯,絕不為過。
王羽少年時就讀上海體育學院,17歲遷居香港,改學土木工程。他家境優越,學過空手道、太極拳,加上「體校生」的經歷,體能方面非常優秀。因為初到香港就拿了兩屆遊泳冠軍,後來還誤傳過他遊泳到港。
性格桀驁不馴的王羽從來不是什麼乖仔,打架、飆車,為此惹了不少是非。但他身上的那種江湖味道,卻讓他深得武俠片名導張徹的青眼。
從《虎俠殲仇》開始,王羽就成了張徹的得意門生,連續參演了張徹的多部電影。尤其是後來的《獨臂刀》,更是將當時只有23歲的王羽捧到了巨星的位置。
《獨臂刀》之後的《金燕子》、《獨臂刀王》、《龍虎鬥》同樣風頭無二,4部影片連續霸佔了香港電影4年的票房冠軍。
對於恩師張徹,王羽是感激的。
但是對於邵氏,王羽卻是另一種態度。他曾說「不是邵氏捧紅我,是我幫他們賺錢。」
因為不滿邵氏對藝人苛刻,王羽之後轉投嘉禾,還因為合約問題跟邵氏鬧上法庭,官司從1970年打到了1976年,王羽迫於無奈,只好到臺灣發展。
也因為這段恩怨,王羽對邵氏的掌門人邵逸夫很不滿,後來在自己的電影《獨臂拳王》中夾帶「私貨」,大罵「鐵鉤門邵老六」。
從1964年的《虎俠殲仇》至2013年的《失魂》,王羽從影時間長達49年,先後拍攝了80餘部影片。他曾經5次獲得金像、金馬提名,卻始終是陪跑。
直到2019年,王羽才捧回了第一座金馬獎盃——終身成就獎。
雖然對於年輕觀眾來說,王羽這個名字是陌生的。但是對於香港影壇來說,王羽代表了一個時代。
導演陳可辛拍攝的《武俠》,就是對《獨臂刀》的致敬和重新解構。不僅如此,他還特意邀請當時已經67歲的王羽,在片中出演「72地煞教」的教主。
用陳可辛的話來說就是「王羽身後就是一個江湖,他根本就是教主,他就是能夠壓得住所有人。」
觀眾們想起王羽,就是他帶著一身的刀光劍影,在江湖紛爭之中浮沉的樣子。他所扮演的角色,將俠的隱忍堅毅、血色豪情,詮釋到了一種極致。
但銀幕外的「大俠」王羽,形象卻是充滿爭議的。曾經的HB經歷以及豐富情史,都讓戲外的他不若銀幕形象那樣完美。可即便是如此,王羽影壇傳奇、功夫巨星的色彩也不會減退。
因此,還是很高興去世消息是「烏龍」,同時祝願王羽老先生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