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腦,我們的視線大部分時間都停留在顯示器上,顯示器的顯示效果,直接影響著使用者的心情。視覺體驗差的顯示器會導致工作不舒心,玩耍不愉快。更重要的是精挑細選各個部件組裝了一臺好主機,如果顯示器沒買對,會讓自己心中一直有缺憾。所以挑選一臺顏色純正、圖像清晰、健康環保的顯示器顯得特別重要。下面勇哥就帶大家撥開迷霧,挑選出一臺全家滿意的顯示器。
選擇顯示器之前,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些顯示器的基本知識。一臺顯示器除了外殼外主要由有液晶面板、驅動板、電源板組成,其中決定顯示質量的主要是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主要分三大類,IPS、VA和TN。IPS屬於硬屏,VA、TN屬於軟屏,VA和TN直觀區別是VA用手指按壓出現的是梅花紋,TN屏出現的是水波紋。
IPS面板的優點是:顯色效果好,可視角度廣,從各個角度看都不會出現偏色。缺點是四周容易出現漏光。不過漏光在顯示純黑色時候才比較明顯,而且現在生產廠商已經控制得很好了,所以IPS屏銷量一直都不錯。
VA面板的優點是:顏色純正,黑白對比度高,最高可達3000:1。缺點是:響應時間稍遜,色彩不如IPS那麼細膩通透。三星的VA面板品質最好,很多高端顯示器在用。
TN面板的優點是:響應速度快,技術成熟、成本低。最快響應時間可達1毫秒。缺點是工藝老舊、顏色顯示差、可視角度小,輸出灰階少。TN面板由於缺點和優點都很明顯,現在除了一些對響應時間要求高的電競專業人士喜歡用,普通用戶買的不多了。
了解了不同種類液晶面板的特性, 液晶顯示器也就好選了。
第一步,選出適合自己的面板類型。
對於上網、看視頻、玩遊戲的用戶,推薦採用IPS屏,色彩細膩,響應時間短,可視角度廣,很少出現偏色和拖影。
對於文案編輯、圖形圖像處理的用戶,推薦採用VA屏,對比度高,顏色正,是專業圖形工作者的首選。
第二步,選擇合適的解析度、刷新頻率和響應時間。
目前在售的顯示器解析度有:1080、1200、1440、2K、4K。解析度越高圖像細節越好,視覺越清晰。1080已經逐漸成為顯示器標配。
刷新頻率:指的是每秒鐘刷新畫面的次數,單位是Hz。刷新頻率越高,畫面越穩定,不會出現閃屏的現象。液晶顯示器的刷新頻率長期以來都在50、60Hz,這個頻率也感覺不到明顯的屏幕閃爍。2018年以後陸續開始出現75Hz-200Hz的產品,高端的還有240HZ的。遊戲愛好者最好選擇144Hz的,遊戲畫面切換比較頻繁,長時間看眼睛不會覺得累。
響應時間:指的是從一幅畫面切換到另一幅畫面所用的時間,以毫秒(ms)為單位。響應時間過長,會導致畫面出現拖影,特別影響顯示質量。現在的顯示器基本上響應時間都控制在8ms以內了,選的時候留意一下,越小越好。
總結一下,就是一臺高品質的顯示器要滿足「兩高一短」。即解析度、刷新頻率高、響應時間短。需要說明的是,實際使用中解析度和刷新頻率是成負相關的,往往顯示器的解析度設置的越高,刷新頻率會隨之降低,這很考驗廠家的技術實力。同時滿足高分辨、高刷新率的顯示器價格都比較高。而且最終的選擇還要看顯卡是否支持和你的預算,一般場合1080、60Hz、8ms都能滿足,當然,喜歡玩遊戲選擇2K、144Hz、2ms以內的最好。小夥伴們可根據上面的三個參數指標和自身的預算結合起來靈活選擇。
第三步,選擇合適的色域。
顯示屏的色域指的是:顯示屏所能顯示顏色的數量,它是顯示屏顯色能力的體現。平常顯示器參數裡標註的色數其實就是指的色域,標註16.7M的居多。顯示器的色域標準有:Adobe RGB、sRGB、NTSC、DCI-P3,其中DCI-P3是電影行業的標準,常用於數字影院評價。
最近一年來色域在筆記本電腦銷售中被炒火了,很多型號都標稱自己是100%sRGB或者72%NTSC。其實100%sRGB並不高級,它只覆蓋了CIE30%左右的顏色數量(CIE是國際照明委員會制定的用數字定義色彩空間的標準,想了解詳情請找度娘),真正對色域有要求的專業人士是不會採用sRGB標準的,而是採用Adobe RGB。
NTSC標準在顯示器行業使用的最多。NTSC比sRGB的色域要大很多,因為100%sRGB所覆蓋的色域大約等於72%的NTSC,所以筆記本宣傳的時候這兩個都有被採用。
綜上,如果只是辦公、上網,45%NTSC就夠用了;喜歡看大片、玩遊戲, 能滿足100%sRGB或者72%NTSC是最好的(能覆蓋72%NTSC的不一定能覆蓋100%sRGB,所以100%sRGB更靠譜一些),專業圖形工作者推薦85%以上NTSC或者85%以上Adobe RGB。
第四步,選擇顯示器的品牌。
市場中常見的品牌有:三星、LG、飛利浦、優派、AOC、華碩、Acer、華碩、明基、DELL、小米、HKC等。
注重品牌知名度的:可選三星、LG,很多型號都採用原廠面板,做工細緻。
注重性價比:可選飛利浦、AOC、Acer、優派,明基,特別是AOC,是很多品牌電腦的代工廠,銷量巨大。
注重價格的:可選小米、HKC。價格實惠,品質也有保證。
特別提醒:每個品牌都有高中低端的產品,一定要結合每款顯示器的參數去選擇,不能只看品牌。
最後一步,選擇顯示器的尺寸、接口類型,檢查是否有環保(健康)認證。
市面上顯示器尺寸從20-34英寸都有,尺寸的選擇沒有標準,根據自身的需求來就行了。因為大部分人都是在近處使用,個人建議最好不要超過27英寸,否則長時間使用眼睛和脖子都很累,對健康不利。
至於接口,以前基本是VGA、DVI和HDMI的居多,現在很多型號開始配備DP和Type-C 口,DP接口擁有更高的解析度,在大尺寸顯示屏上效果更佳。Type-C更是功能強大,集數據傳輸、音視頻輸出、充電功能於一身,給用戶提供更多方便。DP是大趨勢,最好選擇帶有DP口的。至於Type-C接口,在預算之內有最好,沒有也不必苛求。
顯示器的認證有節能認證、健康認證和環保認證。是否通過健康、環保認證是顯示器所用材料是否安全的背書,很多時候我們會忽略這一點。擁有認證的顯示器我們長期使用才安心。所以要儘量購買有環保或健康認證的顯示器,通過的認證越多越好。
經過以上五步,就能選到你需要的顯示器了,是不是很簡單呢。希望勇哥的文章能幫到你。
註:本文由勇哥電腦硬體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