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紅是非多,在如今這個時代,這句話也不單單指娛樂圈的明星,用在網紅身上也同樣適用。在某視頻平臺擁有千萬粉絲的劉思瑤,自從爆紅之後,就一直深陷輿論風波。先是被扒美顏鏡頭下隱藏的「方塊臉」,接著又因為將《撒野》同名歌曲比做「喪歌」而遭到了原著粉的攻擊。隨著事情愈發嚴重,劉思瑤發文致歉,可她真的得到原耽人的原諒了嗎?事情就這樣收場了?
網紅在現代社會中也擁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因此,一些平臺找她們做推廣也是常事。劉思瑤的「撒野喪歌」事件,就是源於一段推廣視頻。視頻中,劉思瑤把「撒野」當喪歌玩梗,從而引起了原耽粉絲們的不滿。最初,面對原耽人的指責,劉思瑤並未放在心裡,反而在直播中說道「兩個男孩談什麼救贖,我就用了」。只不過,令劉思瑤意想不到的是,原耽人的力量如此巨大,竟然直接將她推上了風口浪尖。
其實,在劉思瑤之前,《撒野》這本著作以及其同名歌曲知名度並不是很高,只是在特定圈子中頗具人氣。但經過劉思瑤事件這一發酵,《撒野》的故事內涵也很快被大眾熟知。因此,劉思瑤面對的不只是「撒野」的原著粉絲,更是其背後有著同樣理念的原耽人。
隨著「撒野」風波愈演愈烈,劉思瑤扛不住輿論壓力出面澄清。她發了千字長文解釋事件的前因後果,表示自己並沒有侮辱「撒野」的意思,只是不了解作品背景。
劉思瑤致歉,換回來有原諒,但也有著更多的不滿。很多網友指出,劉思瑤的致歉文通篇沒有提一句「對不起」,反而隱約含有甩鍋的意思。她的這種收場被大家指責毫無誠意。
劉思瑤出面道歉,算是為這件事情做一了斷,至於原耽人們能否接受,則見仁見智了。畢竟劉思瑤在推廣「撒野」時確實言語不當,而她被原耽人追著要道歉的事情也的確有些敷衍。
無論如何,「撒野喪歌」一事在明面上已經落下帷幕。想必這件事也給了劉思瑤一個教訓,不管她多紅,有多少粉絲,謹言慎行一直是公眾人物的基本要求。
《撒野》事件,其實反映的是不同思想觀念的碰撞。或許在劉思瑤看來,男孩子之間的感情不足以珍視,更沒有相互治癒一說。
可在原耽人們心中,感情沒有貴賤,更不分性別。《撒野》的治癒,並不局限於文中主人公,更多的則影響到了讀者。很多撒野女孩都表示從中感知到了愛和救贖。
在現如今這個開放的時代,對於各種思想的包容與尊重是每個人應該做到的。同樣,身為具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網紅,更應該注重言行舉止帶來的後果,也要勇於為之負責。希望之後網紅們能夠認識到,她們在公眾平臺的言行其實也是在傳遞價值觀念,各方面考慮周全再做事永遠是最穩妥不出錯的方式。
想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劉思瑤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