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傳說雍正的皇位是篡位得來的,有什麼證據嗎?

2020-12-23 妖火歷史觀

雍正皇帝是清朝歷史上爭議最多的皇帝,數百年來關於雍正皇帝的篡奪皇位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那麼雍正皇帝到底有沒有篡奪皇位呢?

雍正皇帝確實是沒有篡奪皇位,為什麼會這麼肯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跟一個人有關。這個人不是別人,是他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後來歷史有名的乾隆皇帝。

之所以會跟雍正皇帝的兒子弘曆有關,主要還是康熙皇帝對於孫子弘曆的喜愛。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去雍親王胤禛府中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孫子弘曆時,就十分喜歡這個聰明懂事的孫子,之後康熙皇帝更是下令將孫子弘曆帶入宮中,由宮中養育和自己親自教育,康熙皇帝對於孫子弘曆的寵愛和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加上本來也對兒子胤禛滿意,同時還有孫子弘曆受到康熙皇帝寵。的這一層面,使得康熙皇帝最終選擇將皇位傳給了兒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那麼既然雍正皇帝沒有篡奪皇位,為什麼在之後會有篡奪皇位的說法出現呢?

這主要跟雍正皇帝的死對頭八爺黨有關,康熙皇帝統治中晚期時,在第一次廢除太子胤礽之後,其他皇子開始明確的表示了對於皇位的覬覦,為此還形成了多個集團,例如太子黨,三爺黨,四爺黨,八爺黨這幾個較大的皇子爭儲集團,各自擁立不同的皇子。

其中八爺黨的支持者是最多的,主要是因為八阿哥胤禩這個人,無論是對於朝中的大臣,還是至親兄弟們,都是親切且隨和的態度,令人接觸起來十分舒服,加上本來能力就十分出眾,因此八爺黨支持者眾多,也不足為奇。

既然是爭奪儲位,各位皇子和所在的集團,免不了要明裡暗裡,進行一番交鋒,因此也就會結下冤讎,儘管八爺黨支持者眾多,八阿哥胤禩卻還是失敗了。

八阿哥胤禩之所以失敗,一是因為他過於的高調,使得康熙皇帝對他頗為反感,加上後來因為送死鷹給康熙皇帝,其實送死鷹不是八阿哥胤禩的本意,他挑選的鷹在送之前一直都好好的,只是交給手下後,手下途中因為運輸不當,導致鷹在途中開始奄奄一息,到了父親康熙皇帝手裡,鷹已經死去。

也正是因為這個事件之後,八阿哥胤禩徹底失去了爭奪儲位的可能,因為在古代,無論是皇家還是百姓,都是十分注重孝道,八阿哥胤禩的這個事情,不管內情如何,但是在外人眼中還是在父親康熙皇帝眼中,這都是有違孝道的行為。

康熙皇帝晚期,對於十四阿哥胤禵的態度,跟對其他皇子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因為西北戰事的緣故,朝廷需要派一位十分有能力的皇子,來出任大將軍,最終康熙皇帝選定了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

在十四阿哥胤禵帶領大軍西徵出發時,康熙皇帝為十四阿哥胤禵舉行的出師禮也是十分隆重的,而且還是按照親王的規制,要知道那個時候,十四阿哥胤禵不過只是個郡王,可見康熙皇帝對於十四阿哥胤禵的青睞和重視,也由此成為了其他人心目中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人選。

十四阿哥胤禵之前是八爺黨的核心成員之一,在八阿哥胤禩徹底失去爭奪皇位的可能後,原本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人選擇支持了十四阿哥胤禵,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八阿哥胤禩能在後來與父親康熙皇帝的關係有所改善,這其中跟十四阿哥胤禵起著重要的作用。

即便是十四阿哥胤禵再受父親康熙皇帝的重視和信賴,十四阿哥胤禵也沒有成功的登上皇位,登上皇位的反而是一直低調且不爭不搶的四阿哥胤禛,四阿哥胤禛之所以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低調和不爭不搶,讓康熙皇帝對他十分滿意。

另一方面是他暗中所結交的隆科多和年羹堯,都在爭奪儲位的關鍵時刻,幫了四阿哥胤禛的大忙,由此他才能夠得以登上皇位,史稱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繼位後,對於八爺黨大部分的人打擊和折磨,使得八爺黨的人對此懷恨在心,由此傳播出雍正皇帝的皇位是通過篡位得來的,也是有可能的。

這種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後,因此加工出了很多的野史,其中有一個版本說的有鼻子有眼,說是康熙皇帝的遺詔中,原本寫的是傳位十四子。

四阿哥胤禛在父親康熙皇帝死後,找到了遺詔,看到上面寫的是傳位十四子,四阿哥胤禛不甘心皇位落到他人之手,哪怕是自己的親兄弟。

於是就將傳位十四子的遺詔,改成傳位於四子,四阿哥胤禛才就此能夠登上皇位,這個版本說的,要是不細看,可能感覺不出什麼問題,但要是仔細推敲,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因為在清朝時期,還沒有簡化文字的出現,一般都是繁體字,繁體字能夠做到毫無痕跡的改,從而騙過眾人,那是不可能的,另外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起的政權,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一般涉及這種皇家大事,都是兩種文字書寫的,所以要想在這上面做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相關焦點

  • 歷史鉤沉:雍正是篡位還是合法繼位
    大清朝二百多年的江山,唯獨雍正繼位懸案直到今天仍眾說紛紜,雍正究竟是弒父篡位還是合法繼位?對對峙兩派都言之鑿鑿地堅稱鐵證在手,卻誰也駁不倒誰。 從繼承大統到猝然離世,雍正13年的帝王生涯由生到死全是謎,似乎他的每一步都有如影隨形的「汙點」,在江湖野史中的雍正形象更是不堪入目,他的皇位來得不明不白,他矇騙康熙欺凌弟輩,貪暴嗜殺酷愛抄家,最後被仇家取了項上首級一命歸天……這是歷史中真實的雍正形象,還是別有用心的謊言呢?
  • 雍正加筆篡位遺詔?破案了......
    ✪ 謎底終於揭開,雍正「洗清冤屈」。一直以來,雍正帝的背後總是籠罩著「殺父篡位」的陰影,在諸多影視文字作品的影響下,更有不少人質疑雍正為了順利登位篡改了康熙的遺詔。直到最近的一場展覽,這個「千古冤案」終於有了明確答案。《康熙傳位遺詔》(複製品) 圖自北京晚報「九子奪嫡」一直是清宮劇永遠繞不開的重頭戲。康熙六十一年,69歲的康熙皇帝還沒來得及宣布皇位繼承人,就在北京西郊的暢春園猝然離世。在他駕崩7天後,皇四子胤禛憑一份《康熙遺詔》登上皇位,成為雍正皇帝。
  • 雍正被抹黑了幾百年,實際上是正式獲得了繼承權
    雍正死後,後人對他褒貶不一。有些人稱讚他勤奮和熱愛人民,有些人誹謗他的殘忍。其中,詆毀雍正的言論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個是雍正沒有繼位,通過修改詔令篡位。還有一點就是雍正生前很狠心。他成立了一個叫斷頭臺的暗殺組織,不喜歡就派斷頭臺去取人頭。那麼這些關於雍正的民間傳聞真的是真的嗎?其實按照歷史學家的推測,這些謠言都是後人捏造的,根本沒有依據。以雍正繼位為例。
  • 《雍正王朝》被忽略的暗線劇情,以獨特角度詮釋雍正是否篡位謎團
    而除此以外,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還隱藏著一條暗線劇情,那便是表面來看,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是大體符合歷史走向,具體劇情則是參考糅合了其他時期歷史事件和野史,雖然不是真實歷史再現,但頗有深度,蘊含了各種道理;但是再細看,某種程度上來說,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對於康熙、雍正時期的各種謎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有著自己別具一格的解釋,並且以劇情完美表現出來了;諸如歷史上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
  • 雍正突然暴斃的原因是什麼?雍正真的是被呂四娘殺的嗎?
    但是因為雍正在位期間殺戮太重,對自己的兄弟們、功臣等都毫不手軟,大興文字獄,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等,因此其在民間和野史中其口碑並不好,而關於其暴斃的原因更是眾說紛壇。圍繞雍正的突然死亡流言四起,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說雍正是被呂留良之女呂四娘刺殺,而且頭顱被割,身首異處。
  • 《雍正王朝》大結局,改詔書那段是何用意?你是怎樣認為的?
    在《雍正王朝》大結局中,有兩段戲很有意思。一是,曾靜講坊間流傳的雍正皇帝改詔書的故事;二是,老八臨死前給雍正寫的信。先說改詔書那段戲。《雍正王朝》大結局,是有改詔書的戲。但是,這個畫面其實是為曾靜講故事配的「想像中的場景」。
  • 康熙皇帝是被雍正毒死的嗎?
    對於康熙皇帝的死因也有著各種傳言,而牽涉其中的依然是清朝歷史上爭議最多的雍正皇帝,因為有人說康熙就是被雍正害死的,這也是後世對雍正的皇位合法性持懷疑態度的原因,但到底康熙是怎麼死的,有著各種爭論,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拿不出確鑿的證據。
  • 康熙遺詔在200年後被發現,揭開了當年雍正奪位的秘密
    康熙是歷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他的兒子也是歷史上最優秀的一批皇子,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秀的皇子,使得皇位繼承人的爭奪變得非常激烈,最終低調的雍正成功繼承大統
  • 玩壞了雍正,你們又對乾隆下手了
    老覺得它倆有種謎之血緣關係(上圖為何夢華電影《血滴子》劇照)雍正一生兩大謎團,成了港劇裡的最大黑點,一是即位,二是死因。歷史上「九龍奪嫡」的慘烈相煎,催生出雍正篡位的說法。甚至傳說,康熙是被雍正暗害而死。
  • 《康熙遺詔》滿蒙藏三文合璧版首次面世 康熙心中的最佳繼承人就是雍正!
    在清朝,一直以來,關於雍正皇帝的話題最多的不是他的勤政,而是他如何坐到這個皇位上的,是否通過了其他一些手段,是否符合傳統的程序。而事實上很多人都認為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但是有歷史學家說他就是合法的繼承人。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人們幾百年,一直是人們討論的話題,直到考古專家發現了一份隱藏了200多年的康熙遺詔後,這才將雍正皇位的來歷大白於天下。
  • 清宮謎案之雍正是合法繼位嗎?
    然而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雍正篡位說中的不少推斷都有自相矛盾、疑點重重之處。 九子奪嫡和雍正繼位,這段撲朔迷離的歷史,經過民間傳說、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的加工演繹,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紛紛揚揚近300年而不衰。
  • 康熙遺詔在200年後被發現, 揭開了當年雍正奪位的秘密
    康熙遺詔在200年後被發現,揭開了當年雍正奪位的秘密康熙大帝,號稱千古一帝,無論是文治武功,他在中國幾百位皇帝中的地位都絕對是一流的
  • 為什麼雍正皇帝在民間和野史在老百姓心中是位殘暴的帝王?
    特別是那一部火了20餘年的電視劇《雍正王朝》,更是形象的表現了雍正皇帝高尚的一面。當然不管真假,我們也不否認其陰暗的一面。可是,自雍正登基以後,數百年來,關於他的各種言論,在各種作品、民間野史有很多都把雍正皇帝說成是一位殘暴的帝王。這裡不去深究歷史真相,只是按照我們常見的認知,去分析一下為什麼雍正皇帝在民間和野史在老百姓心中是位殘暴的帝王。
  • 康熙遺詔在200年後被發現, 揭開了當年雍正奪位的秘密!
    康熙是歷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他的兒子也是歷史上最優秀的一批皇子,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秀的皇子,使得皇位繼承人的爭奪變得非常激烈,最終低調的雍正成功繼承大統
  • 雍正能夠登上皇位,真的如《雍正王朝》中一樣,是靠豐臺大營麼?
    歷史上的清朝時期,到底有沒有在豐臺進行駐軍,一直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法稱,位於北京西南部豐臺地區,駐防有大量八旗精銳,「豐臺大營」因此得名。或許這個時候有朋友會問,既然《雍正王朝》所對應的歷史階段不應該有「豐臺大營」,那麼劇中同樣反覆被提及的「西山銳建營」到底有沒有呢?答案是有,只不過,歷史上的雍正是沒有見過的,因為這是在乾隆朝時期才建立的一支「特種部隊」。
  • 康熙遺詔一式四份,有著三種文字,為何證明不了雍正沒有篡位?
    關於雍正帝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其實現在已經陷入一種比較複雜的局面,那便是很多人以電視劇中的不切實際劇情來進行闢謠,來以此認為雍正帝肯定沒有篡位,是正常繼承的皇位。真正使雍正帝有著是否篡位爭議的謎團,則是另有原因。
  • 清朝雍正皇帝,既然留下殺弟的證據,這是真的嗎?
    因為清代距離現代時間較近,所以有關清朝的各種資料極為豐富,除官方史料外,民間傳說、稗官野史也不計其數。但就像在網絡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們應該知道,民間傳說這種東西往往是三分真假。現在我要跟大家講的是,清朝有更多爭議的皇帝,雍正。
  • 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曾顯赫一時,幾年後身敗名裂被圈禁而死
    雍正帝 隆科多能夠躋身政壇,風雲一時,與他的身世、他的眼光有絕大關係。 影視作品中的隆科多 雍正的繼位問題,歷來是史家爭論的焦點,雖然近來認為雍正繼位合法的一派佔了上風,但堅持篡位說的人也並沒有偃旗息鼓。
  • 雍正王朝:大結局中,改詔書那段是什麼意思?事實是這樣的!
    《雍正王朝》最後一集確實出現了雍正改遺詔的鏡頭,但那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是為配合曾靜的敘述而拍的,這些鏡頭表現的是民間對雍正的流言誤解。《雍正王朝》最後一集,確實出現了一段雍正改遺詔的鏡頭。不僅如此,還有雍正毒死康熙,氣死母親。很多人看的不仔細,誤以為拍的是雍正的回憶。
  • 康熙喜歡乾隆才傳位給雍正的嗎 事實卻是恰恰相反
    正史、野史及電視劇裡都說康熙是因為喜歡乾隆才傳位給雍正的,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也許恰恰相反,應該是先看好雍正才看好乾隆的。有什麼證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