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記者從山東省第三代社會保障卡首發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加載了個人CA證書、新增非接觸式讀卡功能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在我省發放,3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省本級和泰安市參保人將首先進行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的更換。目前,濟南市參保人使用的是第二代社會保障卡,已經在大部分定點醫院實現了一卡就醫、診間結算、醫療保險跨省異地聯網結算等服務,並且可以即時補領卡。
省本級和泰安參保人最先「吃螃蟹」
「為保證第三代社會保障卡換發工作順利進行,我們設計了全省統一的卡面樣式和卡內結構,並在人社部和人民銀行進行了備案,升級了國產密碼算法,改造了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的讀卡設備,目前已經具備了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的換發條件。」據省人社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夏魯青介紹,全省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已達7717萬,目前省本級已經採集了參保人員的參保信息,將逐步進行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的更換;泰安市300餘萬參保居民即將進入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制卡流程,並逐步發放到參保人手中。
記者在發布會上看到,第三代社會保障卡與第二代社會保障卡外形相似,寫有參保人信息的一面加載了水印和「閃付」標誌。
社會保障卡記載了公民的基本信息、參保信息、就醫信息和金融信息,廣泛應用於人社102項業務,在身份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就醫結算、繳費和領取待遇方面擁有強大功能。據介紹,我省發行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實行雙帳戶管理,有社保和金融兩個帳戶。大多數市醫保個人帳戶實行實名制管理,資金直接打入社保帳戶,既保證了實時到帳,又確保了專款專用。
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業務領域外,第三代社會保障卡還承載了其他政府部門的多項民生服務,如公積金、助農補貼發放、低保等,成為群眾享受政府各項民生服務的多功能卡。為了保證社會保障卡的唯一性和業務辦理的安全性,我省發行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全部加載個人CA證書,推動社會保障卡從線下走向線上。
此外,第三代社會保障卡採用接觸式和非接觸式「雙界面」讀卡應用來支持社保功能和金融功能,不僅可以實現「閃付」,還解決了多次插卡磨損、插卡方向不正確無法讀卡等問題,增強了社會保障卡的易用性,也為公用事業領域用卡如變身公交卡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第三代社會保障卡進一步擴充晶片存儲容量,增加生物特徵,有效提升了線下線上用卡的安全性和服務能力。
就醫過程一卡通 還能領取養老金
為適應人員的流動,解決退休異地安置人員領取養老金問題,省人社廳與合作金融機構籤訂了協議,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每月提取養老金免除兩筆跨行手續費,真正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3月13日,省社保局全面啟動省本級社保卡發放養老金工作,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即將實現「一卡通行」。夏魯青表示,通過發行第三代社會保障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共服務事項將實現從「同城通辦」、「同市通辦」向「同省通辦」的轉變,滿足人民群眾「跑更少的路、排更短的隊、享更多的服務」的願望。
一張小小的卡,還撬動了醫保服務流程的優化變革。據介紹,第三代社會保障卡所具備的優勢,將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融合居民健康卡,實現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的掛號、診療、檢查、取藥、住院、查詢、審核、結算等全過程的一卡通用。
「讀卡後可以直接掛號,醫生直接在診室裡診療、結算,患者不用再到醫保審核窗口排隊。同樣,結算後藥房系統就能收到病人的開藥信息,病人不需要再拿著卡到藥房窗口刷信息,等著拿藥就可以了。」據山東省中醫院副院長薛一濤介紹,參保人員持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到醫院就診,直接通過多功能讀卡機進行掛號、看病、醫保結算和扣費,減少了排隊審核、繳費環節,實現「邊診療、邊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