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也叫香江,被譽為東方之珠,在上個世紀迎來了自己發展的黃金年代,而香港的文化也做到了影響全球,電影、音樂、文學,都是首屈一指,而在這之中,有一個特殊的題材,時至今日仍然被人們時常提及--黑幫文化,香港大大小小的黑幫組織有很多,但是主要的是三大幫派,分別為和勝和、新義安和14K。
電影《黑社會》
看過杜琪峯執導的電影《黑社會》和《黑社會2:以和為貴》,其中的社團「和聯勝」影射的黑幫正是現實中的和勝和,和勝和最開始由香港三合會轉化過來,之後分了很多幫派,但這些幫派總是打打殺殺,在1909年的時候,勇義堂堂主「黑骨仁」將幾大幫派的大佬聚在一起開會,並告誡四海之內以和為貴,不要整天打打殺殺,於是在每個幫派的前面加上一個「和」字,和平相處,有福同享有難同當,1884年,「盲忠」賴明忠創立「和合圖」,而在1930年,和勝和從和合圖中獨立出來,也就在那時候開始和勝和的勢力越來越大。
1974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警方對這些黑幫進行了一次嚴厲打擊,以致和勝和的勢力越來越弱,但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突飛猛進,影視圈也迎來了爆發的時期,而和勝和也發現了一個生財之道,就是賣盜版光碟,他們開始大量的投入到盜版光碟行業,這一舉動使和勝和的資金變得充裕了,結果和勝和死灰復燃,成為現在香港最大的一個黑幫。
電影《黑社會》
新義安是從萬安社分出來,起初叫義安社,由國民黨少將向前所創辦。剛開始人比較少,大概就兩三萬人,但是組織特別嚴密,幫規嚴明,幫裡不亂滲透。40年代初,「義安社」成為港英政府的整治對象,向前不得不將義安社進行「解散重組」,更名為「永安」和「新安」公司,之後被人統稱「新義安」,但這都撲滅不了新義安的發展苗頭,1953年,港英政府決定驅逐向前,有國民黨背景的向前最後前往臺灣,當時跟隨的還有一起打天下的林景、林勝兩兄弟,並將新義安交給兒子向華炎打理,由於不放心向華炎,向前囑咐林景回港,輔佐向華炎,並帶回最後一道命令,「新義安只可世襲,不可外姓掌舵」。
(坐著右二)向前
新義安在林景的輔佐下,「人才輩出」,「五虎十傑」更是為新義安打下大片江山。在80年代時,新義安主攻方向是拍電影,當時很多的香港電影片頭,都有寫著監製向華勝、向華強,而這兩兄弟正是向前的兒子,向華強作為商人,但他家族畢竟是香港的一大黑幫,因此他的身份也成為了網友們茶餘飯後的討論對象。
向華強、陳嵐夫婦
14K是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國民黨有個軍官叫葛肇煌,他來到香港,當時也是秘密發展國民黨的勢力,就入駐了一個幫派組織,叫洪門洪發山忠義堂,由於洪門的總會位於廣州西關寶華路14號,再加上本人又是國民黨成員(國民黨,英文為KuoMinTang),因此取名「14K」。(當然網上還有好幾種說法,真正是哪一種,也只有14K元老才最為熟知了)。
14K剛成立不久,很快在香港佔有一席之地,原因也很簡單,一旦遇到有糾紛打架等事,回到難民區調景嶺,14K在香港的起源之地,這裡匯集了眾多國民黨逃兵,打一聲招呼,各路國民黨士兵,即可立即參與鬥毆,而且這些士兵一直都有軍事訓練,更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各種戰役都參加過,更別說打群架這種小兒科了。
雖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許在當年動蕩的時代,黑幫可以橫行霸道,並一度達到鼎盛時期,但有著偉大中國後盾的香港依然屹立不倒,隨著制度的完善,黑幫也漸漸沒落,並終將消失在香港這片淨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