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獎項亦是如此。拿獎說明演員演得確實好,沒拿也不代表你演得不好,畢竟評審的審美標準是主觀的。無論成與敗,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才是最重要的。
相較於爭議不斷備受吐槽的「金鷹」,「白玉蘭」的口碑似乎要好很多。這幾年獲獎的電視劇,絕大多數都是當年水準上乘的好劇。就拿上一屆來說,《大江大河》狂攬包括「最佳電視劇」在內的五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實至名歸。
七日晚「第26屆白玉蘭獎」正式揭曉,所有獎項各有歸屬。跟去年一部劇大包大攬相比,今年儼然變成了「分豬肉」,六個主要獎竟然被六部不同的劇瓜分。一來入圍的劇勢均力敵不分上下,誰拿都算不上冷門;再者與其一家獨樂,倒不如皆大歡喜,給國劇人送上鼓勵何樂而不為呢?
先看看男、女配,單論競爭的激烈程度一點不輸給「視帝」、「視後」。結果田雨戰勝了陳道明、沙溢、張魯一、王勁松四位公認的實力派男演員,拿下「最佳男配角」。都說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近年來田雨在大小銀幕上塑造了眾多小人物,雖然是綠葉戲份不算多,卻把每一個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令人印象深刻,這個榮譽他配得上。
女配的五個候選人同樣來頭不小,詠梅是柏林、金雞影后,陶虹是金雞、華表影后加金鷹、飛天視後;梅婷是華表影后加金鷹飛天雙料視後,「小姨媽」鄧家佳是金雞、百花女配,小花李純也出演過《花千骨》、《如懿傳》等大製作。
陶虹勝出幾乎沒有任何懸念,以她在《小歡喜》的發揮本該提名「最佳女主」,被放到女配這裡純屬降維打擊。
本屆「最佳男主角」呈現老中青三代之爭,陳寶國代表老將,黃磊、孫紅雷是中生代,雷佳音和張若昀則是青年男演員中的翹楚。事實證明薑還是老的辣,陳寶國在《老酒館》裡貢獻了教科書級別的老辣演技,繼15年的《老農民》之後再下一城。
頒獎開始前,很多人預測這屆會誕生一位新的「80後視帝」,可惜雷佳音跟張若昀雙雙陪跑。對於他倆而言,輸給老戲骨一點不丟人,有實力有作品有觀眾緣,拿獎是早晚的事。
毫不誇張地說,這次提名的五位女主角堪稱史上最強,無論閆妮、孫儷、馬伊琍,還是海清和秦海璐,無一例外是圈內影后、視後級別的大青衣。孫儷的優勢在於《安家》收視爆棚,是上半年的「劇王」;閆妮和海清撞題材了,演的都是高三考生的媽,難免被放在一起全方位比較;秦海璐在《老酒館》裡的表現有目共睹,奈何這是一部大男主劇,她的存在感無疑大打折扣;至於馬伊琍,前年剛憑《我的前半生》拿過了,《在遠方》反響一般,並不足以讓她三年之內二封。
五位女演員皆盛裝出席,足以見得對這個獎的重視程度有多高。最終閆妮力壓群芳,一舉打敗了四位勁敵獲得本屆「視後」。
這個獎對「佟掌柜」可謂意義非凡,在此之前她已經手握金鷹和飛天,內地電視劇「三大獎」只差一座白玉蘭的獎盃。如今終於圓夢,閆妮也成為繼蔣雯麗、薩日娜、殷桃、孫儷之後第五位「大滿貫視後」。
其它獎項方面,《破冰行動》擊敗多部大爆劇拿到分量頗重的「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導演」則被《小歡喜》的導演汪俊收入囊中。
任何頒獎典禮皆是「一家歡喜一家愁」,《長安十二時辰》雖收穫超高的網播量,亦創下8.3的高評分,卻只得到「最佳美術」和「國際傳播獎」兩個小獎。由此可見網劇雖有資格參與專業大獎的評選,但要想真正得到主流電視圈的廣泛認可依舊任重而道遠。
又一屆白玉蘭獎落下了帷幕,得獎者固然可喜可賀,能夠提名何嘗不是另一種肯定。今年國劇螢屏可以說百花齊放好戲連臺,剩下的五個月期待有更多叫好又叫座的佳作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