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近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詩人、書法家、考古學家等等,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博學的才子,無論是他的詩歌,還是文章,以及書法作品,那都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如果你去到各地的博物館,一定可以看到他的字,蒼勁有力,不輸於古代的名家;另外他的詩歌也是洋洋灑灑,寫得很有氣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這首《戰聲》,這也是一首現代詩,通篇描寫得氣勢磅礴,每一句都霸氣十足,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戰聲緊張時大家都覺得快心,戰聲弛緩時大家都覺得消沉。戰聲的一弛一張關於民族的命運,我們到底是要做奴隸,還是依然主人?站起來啊,沒再存萬分之一的僥倖,委曲求全的苟活快不是真正的生。追求和平,本來是我們民族的天性,然而和平的母體呢,朋友,卻是戰聲。
那麼這首寫於1937年8月20日清晨,當時正處於抗戰時期,這個時代的郭沫若正值壯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抗戰中,所以他寫下這首詩,正是告訴了人們一定要站起來,拿起手中的武器保衛自己的的家園,整首詩一氣呵成,每一句都表達出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戰爭很殘酷,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團結在一起,要勇於鬥爭,只有這樣才能夠把侵略者趕出去。
雖然我讀郭沫若先生的作品並不是很多,但是這首詩卻是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在那個特殊的時期,每個人都憂國憂民,為了自己的國家去戰鬥,這也正是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也正是由於這些無產階級革命家,才最終把日本侵略者趕了出去,使得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從這首詩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郭沫若先生的家國情懷,還有他無私的奉獻,他就像一位戰士一樣,告訴了我們一定要起來反抗,不要做奴隸,要有骨氣,要去戰鬥。
開篇的第一句,便是直抒胸臆,寫得很是緊張,每當人們在戰鬥時,人們都覺得很快心,畢竟只有戰鬥,才能夠把敵人打跑,才能夠保住我們的家園。所以在後面的幾句中,他接著告訴了人們,依舊在大聲吶喊。要是沒有這樣的勇氣的話,敵人就會得寸進尺,我們不要做奴隸,要做真正的主人。一定要站起來,沒有任何的僥倖。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委曲求全,要是這樣苟活於世的話,那麼我們就會淪為奴隸。
尤其是最後幾句寫得最感人,也充分地說明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個性,我們不是爭強好勝之人,我們一向是追求和平,這也是我們的天性。但是現在被人侵略了,所以我們沒有和平,一定要起來戰鬥。所以詩人在最後一句,以一種極為悲壯的口吻寫得很有感染力,使得我們讀來也是熱血沸騰,讓我們從中能夠學會很多的東西,畢竟我們不好戰,但是面對敵人,我們一定要敢於出手。
郭沫若先生在抗戰初期,寫過很多這樣的作品,但是這首《戰聲》,最具有代表性,整首詩氣勢磅礴,每一句都很霸氣。我們不怕事,也不去惹事,但是千萬不要惹我們,到時我們一定是會起來反抗,這也正是郭沫若先生告訴世人的一個大道理,同時也表明了自己戰鬥到底的決心,讀這樣的作品最能夠打動我們。我們生來勇敢,從來不會害怕敵人,所以那些侵略者一定要知道,我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