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乃百獸尊,一聲虎嘯,百獸低頭,而馬作為食草類動物,一般很難抵禦食大型肉類動物的進攻,從常理來看,如果將老虎和馬放在一起,這場生死搏鬥基本沒有什麼懸念,然而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裡,卻收藏了這麼一幅圖卷,裡面的文字詳細記載了明代時期的一場虎、馬之戰。
這幅圖卷的作者是明代皇帝朱祁鎮,就是最近熱播劇《大明風華》中的那位,歷史上的明英宗在經歷土木堡之敗被俘、南宮囚禁數年復闢之後,痛定思痛,其後政治清明,被稱為英明之主,然而即便是明君,誰還沒有個愛好玩樂的時候呢?
邊將送來了一隻猛虎
天順二年冬,紛紛揚揚的雪下了數日,紫禁城內外白茫茫的一片,已經復位兩年的明英宗緊繃著的神經終於放鬆了下來,景泰朝的那些逆臣基本清理乾淨,當年的痕跡被抹去得差不多了,而自己這個皇帝的位置,最終還是坐回來,而且坐穩了。
一連數日的大雪,使得京城內外交通也開始緩澀起來,內閣的摺子批覆得差不多了,而此刻,明英宗手中的那個摺子,卻引起了他的莫大興趣。
遼東邊將在山林中捕獲的一頭老虎已經運到京師之內了,奏摺中描述了如何捕獵到這隻猛虎的細節,艱辛危險之極,而且為此還傷了數匹坐騎。
一提到馬,明英宗就感到了有些不服氣,老虎再厲害,跟馬鬥也不可能沒個例外吧?因為自己園中就有一匹馬,好馬,而且性子屬於特別烈的那種,放在馬圈之中,不合群不說,還踢傷了幾個同類,要是讓這匹馬跟那個老虎放在一起,誰能活到最後呢?
腦洞大開的明英宗,這個想法很奇葩,但誰讓人家是皇帝呢?我的地盤我做主,人家想得出來就能做得出來。
很快,這場看起來力量懸殊的鬥獸表演,就在內廷的安排之下,開始了。
一場鬥獸表演,獸王直接被秒
朱祁鎮在內廷群臣、侍衛的護衛之下,在高臺之上觀看這場鬥獸表演,而出場的主角也依次登場,一方是遼東邊將捕獲的老虎,在籠子之內尚且嘶吼不已,畢竟是野生動物,野性十足,令人生畏,當其被開籠放出之後,碩大的虎身便開始在鬥獸場內巡走、奔躍,試圖找到一個可以逃竄的地方,這段時間,實在是憋壞了。
而另一方則是明英宗精心飼養的烈馬,通體棗紅色,只是四隻蹄子是白色的,被稱為白蹄棗騮,這隻馬性子很烈,但確實精神颯爽,讓人一看便知是匹神駿。
當這匹白蹄棗騮被放入鬥獸場內之時,一虎一馬瞬間對上眼了,食肉動物的本能讓老虎立即撲了上去,進行撕咬,而這匹讓朱祁鎮信心滿滿的馬,果然不是蓋的,求生欲非常強,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個時候怕是沒用了,白蹄棗騮立即奮蹄直擊,上來就是一頓暴擊。
估計這隻猛虎在山林裡面也是橫行慣了,猛地遇到一個反抗的,直接懵圈了,馬蹄上來就踹在了自己的口鼻之上,生死之間,馬兒下蹄必然狠命,兩下這隻本來準備美餐一頓的老虎就被踹得口鼻出血、奄奄一息了。
比賽剛剛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獸王老虎被駿馬瞬間KO。
龍心大悅
果然自己的預判是正確的,看到白蹄棗騮如此輕鬆幹掉對方,朱祁鎮開心至極,為此還專門寫下了一篇《白蹄棗騮蹄虎歌》,在這裡面,朱祁鎮將自己之所以能預判正確的道理,也很奇葩,那就是虎乃陰類,馬實陽畜,陽能勝陰,理固宜然。
這種道理推廣下來,那豈不是,是個馬就能踢死虎了?真是有種想法叫做皇帝的想法,太自信了!